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述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乎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新年古称"元旦""元日""岁旦"等,民国之后改称"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宋代最为盛大的节日之一,全国人民都要隆重庆祝。在"除夜"和"元旦"这两天里,宋人有一系列消灾避邪、祈福求吉的习俗,同时,社交娱乐等活动也同样十分重要,充斥着浓浓的年味儿。 禳灾与辟邪 由于古代的科技发展水平较低,人们无法理解生老病死以及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常常对未知的神秘世界感到不安与恐惧。为了消灾避祸,人们设计了许多方法来消解内心的忧惧。这些方法逐渐演化成为固定的习俗,年俗即是其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张贴门神是古人安宅辟邪的重要方式之一。"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是宋代门神的一种,其起源很早,传说羿是被桃杖打死的,后来鬼怕桃的传说便在民间流传开来。宋人陈元靓所著《岁时广记》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宋代桃符的相关情况,"桃符之制,以薄木板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狻猊是龙之九子之一,白泽是上古神兽,二者都是祥瑞的象征。郁垒与神荼则是站立在东海度朔山桃树下的两名神将。桃树的东北桃枝处有个鬼门,所有鬼都从此处出入。神荼和郁垒二将把守这道鬼门,祛除为祸人间的恶鬼。而写春词或祝贺、祈祷语言的桃符估计就是春联最早的形式。 钟馗是宋代又一门神形象。宋代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岁首画钟馗于门,不知起自何时",可见新年挂钟馗的习俗由来已久。沈括是最早记载钟馗故事的文人,他在《补笔谈》中记载了钟馗打鬼的典故:传说唐玄宗得了眼疾,曾梦见一大一小二鬼。大鬼戴帽子,穿蓝衣裳,袒露一臂,着皮靴,他捉了小鬼,刳其眼睛,然后吃掉了。玄宗问之何人,大鬼说自己名钟馗,是武举中被淘汰之人,发誓要为陛下除尽天下妖孽。后来,玄宗的眼疾竟奇迹般痊愈了。于是,命画家吴道子画钟馗图,下发给相关部门,以祛妖邪。吴道子《钟馗捉鬼图》大概是最早的钟馗形象。在五代十国时,挂钟馗驱鬼辟邪的习俗已经很普遍了。宋代民间新年挂钟馗,是继承自前代的习俗。 古人常将燃放爆竹视为驱鬼避邪的重要方式,宋人高承《事物纪原》记载:"元日爆竹于庭,以辟山臊。山臊,恶鬼也。"爆竹声音越响亮,节日的气氛越显浓厚。宋代出现了以硫黄作为原料的爆竹,声音尤为响亮,谓之爆仗。后来,元旦燃放爆竹也有祈福纳祥的寓意。 除了驱除鬼怪之类假想之物外,宋代民间百姓还想出多种方法以消除现世的灾难。一是驱病魔。"爆竹声飞,屠苏香细,华堂歌舞催春。"屠苏是一种用多种中草药浸泡的酒,据说有克制瘟疫邪气的神奇功效,瘟疫泛指各种各样的传染病。古人新年饮屠苏酒以求来年不患瘟疫。《岁时广记》还记载了一个有趣的驱病方法。北宋都城之人用面做成蛇形,再准备炒熟的黑豆、鸡子共三种东西。在元旦四更时分,让三个不同姓的人掘地,将三物逐件用铁钉各钉三下,嘴里念咒语:蛇行则病行,黑豆生则病行,鸡子生则病行。念完咒语后将三物掩埋即可。强调三个不同姓要一起行事,这显然是宋代城市发展的结果。市民阶层扩大,人与人之间沟通更多,这一民俗主观上是百姓期望自己与家人能得到更多人的庇护,显示了民众团结的力量,客观上可以增进市民之间的联系。 二是规避农业生产损失,毕竟这是古代社会人们最为重要的生计。民间于腊月捕老鼠,断其尾,在正月初一太阳未出时,家长到蚕室祷祝说:"制断鼠虫,切不得行。"三次祷祝后,置之壁上,希望永无暴鼠。毫无疑问,鼠害是古代农家的大敌。更为有趣的是,鼠与"暑"音同,因蚕适于凉爽、干燥的环境,因而养蚕之家最忌讳酷暑天气,此举也是期望所养桑蚕能获丰收。三是禳兵灾。宋人在元旦时,会取鹊巢来烧掉,以求避免兵灾。范成大在《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诗的注解中说到,元日当天,成都士女聚集于安福寺塔下,燃香挂幡以求消兵火之灾。战争带给普通百姓的伤害最大,男人从军离家,非死即伤,女人独操家业,光景凄惨。所以,避免战祸是百姓,尤其是古代女性的共同愿望。 祈福与求吉 "愿与儿孙,尽老今生,神寿遐昌,年年共守岁。"守岁是古人祈求福寿绵延的一种习俗。这一习俗最早见于晋朝周处所写《风土记》,隋唐以后,成为全国重要的年俗。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不论士大夫之家还是民间百姓,家人围着炉火团坐,彻夜不睡,一起守岁。除夕守岁,必须要准备"消夜果儿",也就是各种色彩的点心、五色豆子、蜜饯、糕点之类。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消夜果儿",相互话家常,交流感情。"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这表明就连孩子们也坚持不睡,在一旁戏耍玩乐,为这漫长一夜增添了许多乐趣。 受儒家孝道思想的影响,在重大节日时,几乎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动。在宋代,元旦的早晨或晚上,民间设祭桌于家中,置香烛、茶点,家长率家族成员依次祭祀。一般来说,女眷不可参与,这是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的表现。不同地区的百姓祭祀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在宋代,儒、释、道三教高度融合,所以宋人的宗教信仰杂糅,但以佛教为主。宋人周孚记载:"天下之民,其奉事佛者十室而九。"平时供奉不断,在节日时更要重视。从除夕开始,便会"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道教在宋代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与佛教相比,信仰道教之神似乎有更多的现实意义,例如辟邪与治病。据《岁时广记》载,元旦四更时,民间百姓会摆上酒食祭祀瘟神,然后将祭器等一起扔到墙外,祈求来年无瘟疫。此外,民间供奉的道家之神还有寿星(长寿象征)、太上老君(宋代民间兴炼丹延年)、财神(财富象征)等等。 除了祭祀之外,宋代民间百姓还有许多极富想象力的祈福方式。宋人温革《琐碎录》记载,在元旦时,北宋都城开封人用盘盛柏一枝,柿、橘各一枚,把柿子和橘子从中间掰开,众人分食,认为这是来年"百事吉"("柏柿橘"的谐音是"百事吉")的预兆。这是利用谐音来祈求来年百事吉祥。 宋人还有新年求富的习俗。南宋诗人范成大《打灰堆词》记载,宋人在元旦天将亮,鸡将打鸣时,持棍棒捶打鸡粪,祈求利市,谓之"打灰堆"。传说南北朝时,有个叫欧明的商人经常祭祀彭泽湖湖神,湖神非常感动,就问欧明有什么愿望。欧明回答:"但求如愿。"湖神就送给欧明一个叫"如愿"的婢女。如愿一直勤勤恳恳,但是一次除夕却起得晚了,欧明训斥了她一番,她赌气跑到后院灰堆里,竟然消失不见了。欧明很着急,拿木棍边捶打,边呼喊如愿。因而,"打灰堆"又叫"乞如愿",是古人一种略显滑稽的求富习俗。 社交与娱乐 如当今一般,古人在新年时,也有许多社交与娱乐的活动。在宋代,拜年是非常普遍的年俗。"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细民即普通平民,民间百姓也要穿上新衣服,与亲朋好友互相拜年。一般而言,位卑者向位尊者、年幼者向年长者拜年,要求是六次跪拜,但尊长者可以随意减少,参拜者按照尊长者的意见行事。拜年之时通常要带一些礼品,这是一种礼数。有些地区还会有些特别的讲究,如陕西汉中地区,当地百姓崇尚白色,要穿着白衣,戴素冠拜年。传说是为诸葛亮戴孝之后就一直流传下来的习俗。"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刺签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也就是说,如不能亲自上门拜年的人,会令仆人投名帖(类似于贺年卡)拜年。不管是古代,还是今天,拜年都是人们联络感情,传递祝福的重要方式之一。 宋代民间新年也不乏充满趣味的娱乐活动。正月初一,政府会开放关扑三日,令百姓尽情玩乐。关扑是一种有赌博性质的游戏,参与的双方定好价钱,掷铜钱定输赢,由输家付钱,赢家取走物品。平时被官府严令禁止,只在节日期间特许开放几日。《东京梦华录》记载,元旦时,北宋都城开封马行街、潘楼、州东宋门外、州西梁门外、州北封丘门外、州南一带,关扑的彩棚连成一片,棚里铺陈着冠梳、珠翠、头面、衣服、花朵、领抹、靴鞋等琳琅满目的商品,叫卖声与街上的歌舞声夹杂在一起,热闹非凡。《梦粱录》记载,元旦时,南宋都城临安市民,不论贫富,竞相到道观、寺庙游玩,终日不绝。 上述的诸多宋代民间新年习俗只是当时众多年俗的一部分而已。这些习俗在今看来,有许多迷信的成分,但对于古人来说,却承载着非常美好的精神寄托,也为这一年一度的佳节增添了不少生趣与温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