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谈内部控制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


  摘 要:《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发布,标志着适应中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内部环境,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
  关键词:内部控制;中小企业;应用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2010年4月,五部委又联合并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连同此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适应中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包括
  (一)内部环境
  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
  (二)风险评估
  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
  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
  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五)内部监督
  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此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针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应该说,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路是基于"代理制",其中隐含了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的前提。而我国中小私企的普遍情况是自有自营,私企业主从初始发现商机而始创业,随着销量的增加和市场的拓展,滚雪球式地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雇佣的人数也不断加大,使得业主从班组的"师傅"变成企业的"老总",管理的问题也愈显明朗化,有的为花钱雇的人不干活白拿钱而怀忿,但找不到有效的途径使雇员尽其所能地为企业服务;有的为自己地位突然跃升而不能自控,白天颐指气使,俨然小国之君,夜里又有被周围的唯唯诺诺玩弄了的被骗感。其实,从作坊到规模化的企业,干的活儿是同样的内容,只是以前一个人完成一项工作的几个环节甚至全部环节,现在是几个人或一个团队完成一个环节,也就是"分工";从效益的角度讲,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更容易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企业主此时要做的事是将不同环节的工作做一个统筹,将所有人的行为协调起来,以实现企业的目标,这就是所谓的"管理"。
  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企业应当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来设置内部机构,将权利和责任落实到责任单位,并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内容,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并形成有效的内部权力制衡;同时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和堵塞其中的缺陷;人力资源政策和企业文化也是内部环境营造中需要考虑的内容,"以人为本"和"企业文化"出现在很多企业的宣传标语中,但其内涵值得管理者认真思考。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依据,风险指事件的结果在未来时点的不确定性。企业首先应设立与生产、销售、财务等业务相关的目标,建立辨认、分析、管理风险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会造成损失的固有风险程度,以及即使采取了应对措施仍可能造成损失的剩余风险程度进行分析,剩余风险的分析的重点。然后对识别的风险进行排序,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的策略应对。
  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是内部控制实施的具体方式。企业可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检查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来实施。具体又可细分为:1.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不相容职务指那些若由一人担任,出现错误或舞弊而难以被发现的职务。2.授权审批。指内部机构或人员办理各项业务时,必须经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可分为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3.会计系统控制。指要有效地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4.财产保护。建立日常管理和定期清查制度,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处置财产,确保财产安全。5.全面预算。在期初各责任部门根据企业全年计划对本部门在整个期间的收入费用做出预算,经企业审定后严格执行,并严格预算调整程序。6.运营分析。综合运用生产、购销、财务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比例分析等方法,对企业运营情况做出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避免制度的僵化。7.绩效考评。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责任部门和员工的业绩做出客观评价,将考评结果做为员工职薪升降或辞退的依据。8.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和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做出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规范处置程序。
  信息与沟通是实施内部控制的载体,企业应收集各种内部和外部信息,并进行筛选、核对、整合,提高信息的有用性;同时建立信息沟通制度,使相关信息在企业内部各级次、责任部门、业务环节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和反馈。
  内部监督是实现内部控制的保障,可分为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实践中应当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是基础,专项监督是日常监督的补充。
  中小私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就消化了当地劳动力,为国家创造了税收。因其特殊的成长经历,使得其内部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划分容易产生交叉重叠与空缺的现象,使发展受到影响。从当前实际来看,许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比较突出。
网站目录投稿:紫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