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人际关系更加生动活泼 人们的语言表达有着约定俗成的习惯性规则。在特定的情况下,人们也出于表达的需要打破习惯的约束,并反其道而行之,便形成了反语。反语是一种极端的拐弯抹角,彻底的迂回表达。 反语的用途主要有:①直接表达禁止和压制时,以反话表达正面的意思。②面对荒谬不硬加驳斥,而是谬上加谬,使其荒唐之处极端放大而达到归谬目的。③正面语言难以表述强烈情绪时,以及语表达加强效果。④通过颠覆既定习惯,产生幽默。它的主要形式有:反话(正话反说)、反饥(反说正说)、骂话(以写示爱、明褒暗亵)、气话(明褒实贬)、俏皮话(反规则的幽默)等等。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有"第三风耳朵"捕捉弦外之音,尤其是反话,才能免于被动。 1.正话反说的"荒谬放大镜" 有些话绝对不允许你说出来,为了避免尴尬,不妨从其反面说起。须知真理再向前一步就可能变成谬误,反面的话稍加引申,就可能走到反面的反面。 楚庄王的一匹爱马死了,他非常伤心,下令以上等棺木,行大夫礼节厚葬。文臣武将纷纷劝阻也无济于事,最后楚庄王还下决心说:"谁敢再劝阻,一定要杀死他。" 很明显,不论怎样改头换面,只要一说"不",必是自取其辱。优孟知道了,直入宫门,仰天大哭,倒把庄工弄得异常纳闷,迫不及待地问是怎么回事。优孟说:"那马是大王最喜欢的,却要以大夫的礼节安葬它,太寒酸了,请用君王的礼节吧!"庄王越发想知道理由了,优孟继续说:"请以美玉雕成棺……让各国使节共同举哀,以最高的礼仪祭祀它。让各国诸侯听到后,都知道大王以人为贱而以马为贵啊。"至此庄王恍然大悟,赶紧请教优孟如何弥补自己的过失。终于将马付于庖厨,烹而食之。 以优孟地位之微,如果直陈利弊,凛然赴义,固然令人肃然起敬。然而他正话反说,力挽狂澜,所作所言岂更不令人击节吗? 反语是语言艺术中的迂回术,是更为极端的迂回术。正话反说便是以彻底的委婉,欲擒敌纵,取得合适的发话角度,达到比直言陈说更为有效的说服效果。 齐国有一个人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大怒,命人将这个胆大包天的人绑在了殿下,要召集左右武士来肢解这个人。为了防止别人干预他这次杀人举动,他甚至下令:"有敢于劝谏者,也定斩不误。"文武百官见国王发了这么大的火,谁还敢上前自讨杀头之冤。曼子见武士们要对那人杀头肢解,急忙上前说:"让我先试第一刀。"众人都觉得十分奇怪:晏相国平时是从不亲手杀的,今天怎么啦?只见晏子左手抓着那个人的头,右手磨着刀,突然仰面向坐在一旁的齐景公问道:"古代贤明的君主要肢解人,你知道是从哪里开始下刀吗?"齐景公赶忙离开坐席,一边摇手一边说:"别动手,别动手"把这人放了吧,过错在寡人。"那个人早已吓得半死,等他从惊悸中恢复过来,真不敢相信头还在自己肩上,连忙向晏子磕了三个大响头,死里逃生般地走了。 晏子在齐景公身边,经常通过这种正话反说的方法,迫使齐景公改变一些荒谬的决定。比如,有一个马夫有一次杀掉了齐景公曾经骑过的老马,原来是那匹马生了病,久治不愈,马夫害怕它也把疾病传染给马群,就把这匹马给宰杀了。齐景公知道后,心疼死了,就斥责那个马夫,一气之下竟亲自操戈要杀死这个马夫。马夫没想到国君为了一匹老病马竟会杀了自己,吓得早已面如土色。晏子在一旁看见了,就急忙抓住齐景公手中的戈,对景公说:"你这样急着杀死他,使他连自己的罪过都不知道就死了。我请求为你历数他的罪过,然后再杀也不迟。"齐景公说:"好吧,我就让你处置这个混蛋。" 晏子举着戈走近马夫,对他说:"你为我们的国君养马,却把马给杀掉了,此罪当死。你使我们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不得不杀掉养马的人,此罪又当死。你使我们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杀掉了养马人的事,传遍四邻诸侯,使得人人皆知我们的国君爱马不爱人,得一不仁不义之名,此罪又当死。鉴于此,非杀了你不可。"晏子还要再说什么,齐景公连忙说:"夫子放了他吧,免得让我落个不仁的恶名,让天下人笑话。"就这样,那个马夫也被晏子巧妙地救了下来。 我们发现:正话反说可以放大荒谬,让人更为明白地见到了荒谬的真面目,从而达到了更好的幼谏效果。 汉武帝刘彻的乳母曾经在宫外犯了罪,武帝知道后,想依法处置她。乳母想起了能言善辩的东方朔,请他搭救。东方朔对她说:"这不是唇舌之争,你如果想获得解救,就在将抓走你的时候,只是不断地回头注视武帝,但千万不要说一句话,这样做,也许有一线希望。"当传讯这位乳母时,这位乳母有意走到武帝面前,要向他辞行。当时东方朔正在旁边侍坐。只见乳母面带愁容地不停地看着汉武帝。于是,东方朔就对乳母说:"你也太痴了,皇帝现在已经长大了,哪里还会靠你的乳汁养活呢?"武帝听出东方朔是话中有话,面部顿时露出凄然难堪之色,当即赦免了乳母的罪过。 总之,说反话的效果源于它的"显微镜"作用,荒谬之上再加上更荒谬,则荒谬就无处躲藏,显而易见了。 2.反话讽刺更为辛辣柳治徽是我国著名历史学者。所着(中国文化史),70余万言,多次印行,影响很大。 有一天,一位自诩为"新学者"的青年跑到柳老那里,说:"线装书陈腐不堪,对社会简直一点用处都没有,不如付之一炬。" 柳老微微一笑,口气平和地说:"你这个主意,我非常赞同。但我还有更好的建议。这行动不做便罢,要做须做得彻底。否则,这儿烧毁,那儿没烧毁,还是起不了很大作用。应当来一个全国统一行动,把所有的线装书通通付之一炬。不,这不够,把我国的线装书全烧毁,世界各国图书馆还有许多线装书被珍藏,不把这些书统统烧光,说不定它们还会‘走私’进来,又重新在中国蔓延,这样,我们就会前功尽弃了。所以,不仅中国的线装书要烧掉,全世界的线装书都要统一行动,全部烧光。这样,不但线装书不会在中国蔓延,而且外国许多汉学家,也不会孜孜不倦地钻古纸堆了。否则,他们如果来华访问,在经史子集上提出些问题,和我们商榷,我们瞠目结舌,无言对答,岂不贻笑大方,太难为清了吗?"年轻的"新学者"听后,面红耳赤,只好匆匆地道别。 柳老作为一个堂堂的大历史学家,竟然赞同焚烧线装书,甚至必须烧完全世界的,其反讽之功实为老辣圆熟。"新学者"就是再迟钝,也不会听不出话中之刺。 反讽之创意始于抓住听众的判断。用适度的夸张和乍听之下颇有道理的反话,使人从"信其有理"到"发现矛盾",再进而抓住你要表达的思想核心。 例如,欧斯卡。魏德常常说些机智的反话。他写过"我不赞成任何违反自然忽视的事","君子就是从未无意中动粗的人","我们随时都可善待我们毫不关心的人。"这些夸张的反话乍听之下很有道理,细细玩味才发现其矛盾的地方。 有的反讽使用者有意通过自我嘲讽的方式将同情、慰藉和爱传达给对方:有一位推销旅行用品的新手,在路上碰到一位老前辈,就向他大诉苦。"我做得太不好。"他说,"我每到一个地方就受人侮辱。" 面对这种诉苦,老前辈无疑是深有感触的,他觉得需要帮助这年轻人,但他却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那太糟了,"老前辈甚表同情,"我没法了解那种情况。40多年来我到处旅行推销,我拿出来的样品曾经被人丢到窗外,我自己也曾经被人扔出去过,被人蹭下楼梯,被人一拳揍在鼻子上。但是我想我比较幸运些,我从来没有被人侮辱过。" 天哪,这还不叫侮辱?这是不折不扣的侮辱!这位老推销员运用反语和自我解嘲的方式,表达了他对那位年轻人的关心和同情。这种方式之所以有力量,还在于它传递这样一种重要信息;这一切对于一个推销员来说,都算不了什么!从而给对方以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清朝有一学上名童引年,颇有名气,因此自视才高。一天,童引年游览吴山,骤然下起了大雨,匆忙间到一户农家避雨。家中有一老者,拿出一把纸扇请引年题字。引年轻视老者,随便题几字敷衍。他故意把羁(灶)字误写成龟字;孔雀两字,颠倒错写。心想乡下人愚笨不识文字,不懂词义,也不改正,并假托同年朋友黄殿撰的名字就把扇子还给老史。 没想到那乡下老史拿着扇子看了看,笑着说:"老拙一直认为"酒鳖"二字,没有贴切的对,今天扇头上‘荣龟’两字,难道不是天设地造的对子吗?"又审视良久说:"我这乡下老妄自小没有读书,不知雀孔是什么东西?想来就是庚仓劳伯之类吧厂接着又露出肃然起敬的样子说:"中翰才名,足以响彻宇宙,何必假托殿撰之名。请你一定写上自己大名,称呼也须斟酌,殿撰其实是愚老门下的学生。" 引年听着老史的话,心中羞愧汗流如雨。立即叩其姓氏住址,这才知道老者原来是浙中名进士,侨居吴地已经十年了。 3.颠来倒去的幽默美学在一般情况下,表达总有一个固定的顺序,总要一丝不苟地遵守着习惯这个约定俗成的法则。 那么,在交际时,如果故意颠倒一下这种习惯了的顺序,将会产生何种效果呢?答案是,只要你颠倒得巧妙,就一定会产生美丽的效果。不信,请看下例广告:①成年人必须有孩子陪同方可进入本店!(见于儿童用品商店) ②小朋友,请拉紧妈妈的手,别把妈妈丢了!(见于儿童乐园) 这是两则极美妙的广告,其特点是颠倒了主语与谓语的顺序,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颠倒,才一举突出了"此处儿童第一"的服务宗旨,自然,如此颠倒,对于成年人也是一个极巧妙的提醒! 让我们再看另一种类型的颠倒。 ①每小时车速40公里,您可以活到80岁!每小时车速80公里,您只能活到40岁! ③一位画家问门采尔:"我用三天时间画的画,为什么三年也没卖掉?"门采尔回答:"那是因为您没有用三年的时间画,用三天的时间卖!" 这第二种颠倒是原句式基本不变,但句中表示数量的字眼已颠倒了位置。显然,这是用颠倒法表达的机智的提醒——前者突出了谨慎驾驶的重要性,后者突出了精益求精的重要性,而且,正是因为妙用了颠倒,真心实意的提醒才表达得格外不同凡响。 现在,让我们看看第三种类型的颠倒。 ①公共汽车上人多,一位女士无意间踩疼了一位男士的脚,便彬彬有礼地道歉:"对不起,踩着您了。"不料男士回答:"不不,应该由我来说对不起,因为我的脚长得太不苗条了。"哄的一声,车厢里立刻响起一片笑声,显然,这是在赞美。这是幽默型的颠倒,它温暖而机智。 ③一位女士不小心摔倒在一家整洁无比的商店里,手中的奶油蛋糕弄脏了商店的地板,便歉意地向老板笑笑,不料老板却说:"真对不起,我代表我们的地板向您致歉,它太喜欢吃您的蛋糕了!"果然,老板的热心打动了这位女士,于是下决心"投桃报李",买了好几样东西后才离开了这里。 请注意这两处颠倒,这是应该享用道歉的人偏偏要颠倒一下自己的身分,偏偏要充当一次彬彬有礼的致歉者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颠倒,才那么巧妙地把自己的美好形象推销了出去!何为聪明?这就是。 最后介绍一下第四种类型的颠倒所制造的美妙效果。 老师让小学生造句,结果造出来的句子是(下面的幽默分为两类,你能说出它们的不同和它们属于哪一类吗?):如果——罐头不如果汁营养丰富。 天真——今天真热,是游泳的好日子。 十分——妹妹的数学只考十分,真丢脸。 难过——我们家门前的大水沟很难过。当然这种幽默绝大多数不是孩子故意搞出来的,而是一种言语错误造成的。幽默来自我们这些成年人的理解。 总之,为了幽默的错位不是言语失误(孩子的话当然例外),幽默的错位是听话人完全能够理解说话人动机的一种语言现象。这种语言现象可以叫做"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人们在日常会话过程中,总是要遵守一定的合作原则,比如说,关联原则(后说话的人所说的必须要和前者所说的有关联)、质量原则(说话人不能说谎)、数量原则(提供恰当的信息量,不要太多或太少)、方式原则(说话的方式要恰当)。现在似乎还要加上角色原则。如果是故意违背这些原则就会引起言外之意。幽默也可以说是故意违背会话会作原则的一种言语现象。 从孩子的错误中我们似乎也能有很多启发,特别是角色的错位。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能见到,例如,学生学着老师的口吻(或者相反),一般人学领导的口吻等等,总之对立的双方都可以进行角色的错位,利用这种错位而造成幽默。 一天,一个警察发现一个独自在大街上徘徊的小女孩,她只有两岁半,金发碧眼,长得非常迷人,但她说不出自己叫什么名字,也弄不清住在什么地方,警察无可奈何,开始翻她的衣袋,希望能找到一点线索,小女孩没有反抗,但她嫩声嫩气说出的一句话却让警察大吃一惊:"别害怕,我没带枪!" 如果把这个故事拍成一段电影小品,一定会惹得观众大笑。有很多时候,孩子真的是幽默高手。 4.用骂示爱情更浓有些语调在表意的同时,往往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如赞美喜爱(通常称为褒义)、憎恨厌恶(通常称为贬义)等。平时人们爱憎分明,选词达意,褒贬得当。而易色就要打破这种规律,故意褒贬错位,貌似"不明是非"、"不识好歹",实则通过交换感情色彩表达一种更强烈的爱憎喜恶,而且幽默有趣,意味深长。 如一位自命为"中国通"的外国教授,向他的学生讲授中文课时说:"中国人将物品称做"东西‘,例如桌椅。热水瓶、电视机等等,但有生命的动物不称东西,例如,虫、鸟、兽、人,…等等,所以你和他不是东西,我自然也不是东西。" 汉语中,"东西"这个词有三种感情色:褒义的、贬义的。中性的。这位可爱的教授本想取"东西"的中性色彩,没想到调皮的"东西"到具体语境中却"叛变"蒙上了贬义色彩,形成意义的反差,色彩的光怪陆离,使自鸣得意的教授出尽洋相。自命不凡的"中国展‘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面前自叹不如,自认倒霉。 在关系密切的人之间常爱用贬词褒用的方法来缩短心理距离,显示亲密无间的关系,像"打是亲、骂是爱"。亲朋好友之间常听到诸如"你太残忍了"、"太不人道了"、"不要剥削了"。"你有点黄世仁的味道"。(围城)里有一句:"他(方鸿渐)抗议无效,苏小姐说什么就要什么,只好服从善意的独裁。"(编辑部的故事》牛大姐:"那是雷锋辈出的时代"…那会儿做好事都跟当贼似的。"这些都是贬词褒用,是化过妆的褒义。 这种反语的运用,当以恋人情侣之间的斗嘴最为典型,有作家将其戏称为"碰碰车式的恋爱语言"。 玩过碰碰车的人都知道,那乐趣全在于东碰西撞、你攻我守。这种游戏的新鲜与刺激绝非四千八稳地行车能比的。在许多青年恋人中,尤其是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情侣们中间,有一种十分独特、有趣的语言游戏,很像这种碰碰车游戏,那就是斗嘴。台湾女作家玄小佛在她的短篇小说《落梦》中,就描写了戴成豪和谷循两位恋人间的一段斗嘴:"我真不懂,你怎么不能变得温柔点。" "我也真不懂,你怎么不能变得温和点。" "好了…积缺乏柔,我缺乏和,综合的说,我们的空气一直缺少了柔和这玩意儿。" "需要制造吗?" "你看呢?" "随便。" "以后你能温柔点就多温柔点。" "你能温和也请温和些。" "认识四年,我们吵了四年。" "罪魁是戴成豪。" "谷泪也有份。" "起码你比较该死,比较混蛋。" 不难看出,这对恋人,两人彼此依赖、深深相爱,但是都具有独立不羁的性格,谁都想改变对方,谁又都改变不了自己。然而从两人针锋相对的话语里,我们分明感觉到他们彼此的宽容、相知,我们会很真切地感觉到浓浓的爱意从他们的内心流溢而出。这段对话十分典型地反映出恋人间斗嘴的特点:一是目的的模糊性。恋人间斗嘴一般并非要解决什么实质性问题、作什么重要决定,而仅仅是借助语言外壳的碰撞来激发心灵的碰撞,从而达到两颗心的相知与相通。因而恋人们常常为一句无关紧要的话、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斗得不可开交,局外人很难领会到其中的奥妙与乐趣。 二是形式的尖锐泼辣。恋人间的斗嘴从形式上看和吵嘴很相似。你有来育我有去请;你奚落我,我挖苦你;毫不相让,"锻林必较"。但与吵嘴根本不同的是:斗嘴时双方都是以轻松、欢快的态度说出那些尖刻的言词,有了这层感情的保护膜,斗嘴就成了一种只有刺激性、愉悦性却无危险性的"软摩擦",成了表现亲密与娇嗔的最好方式。不难想象,当谷泪说出"起码你比较该死,比较混蛋"时,脸上是带着亲切而顽皮的笑容的。如果换一种冷若冰霜的态度,那么这句话就不再是斗嘴,而变成辱骂了。 正因为斗嘴具有形式上尖锐而实质上柔和的特点,它就比直抒胸臆式的甜言蜜语有了更大的展示清人间真实感情与丰富个性的广阔空间。所以沐浴爱河的许多青年男女都喜欢进行这种语言游戏,在这种轻松浪漫的游戏中,加深彼此的了解,增进相互的感情,同时也调剂爱情生活,依恋爱季节更加多姿多采。 (红楼梦》第十九回写宝玉到黛玉房里,见她睡在那里,就去推她,黛玉说:"你且别处去闹会子再来。"宝玉推她道:"我往哪里去呢?见了别人怪腻的。"黛玉听了嗤的一声笑道:"你既要在这里,那边去老老实实的坐着,咱们说话儿。"宝玉道:"我也歪着。"黛玉道:"你就歪着。"宝玉道:"没有枕头,咱们在一个枕头上。"黛玉道:"放屁!外头不是枕头?拿一个来枕着。"宝玉看了一眼,回来笑道:"那个我不要,也不知是哪个脏婆子的。"黛玉听了,睁开眼,起身笑道:"真真你是我命中的‘天魔星’!请枕这一个。"她把自己的枕头让给宝玉,自己又拿一个枕着。 这一段斗嘴,就为"抢"一个枕头,事很小,语言也都是很普通的日常口语,而且黛玉骂得毫不客气,要在一般关系的男女之间,这一句话就会伤了和气。但在恋人之间,打是亲、骂是爱,斗嘴只是示爱的一种活泼而随意的方式,所以宝玉和黛玉都没有因斗嘴而斗气,相反却越斗越亲密。 斗嘴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游戏。有时它还是消除恋人间摩擦的一种别致而有效的方式。比如你和女朋友出外旅游,很不顺利,不是走错路线,就是耽误了食宿,这时候女友就会撅起小嘴抱怨:"哎呀,怎么跟你在一起就老是碰到倒霉的事呢?"面对指责,你可不能跟她动气:"嫌我不好,你另找别人!"这样谁都不好看,还会伤了感情。你不妨跟她斗斗嘴:—对啦,我们就是夫妻命嘛! —什么叫夫妻命?夫妻就该倒霉吗? —夫妻就是要共患难呀!想想看,要不是有你在身边,我一个人哪里应付得了这些? 相信她听到这些话,气自然会消的。 既然斗嘴是一种有趣的语言游戏,那么它和别的游戏一样,也有一定的规则,需要恋人们特别注意。 ①要把握好感情的深浅。谈话有一个总的原则:"浅交不可深合。"这话同样适用于恋爱中。如果双方还处在相互试探、感情腾脆的阶段,要想以斗嘴来加深了解,可以选择一些不涉及双方感情或个人色彩的一般话题,如争一争是住在大城市好还是隐居山林好,斗一斗是左撇子聪明还是右撇子聪明等等,这样双方可以不受拘束,安全系数也大。如果已是情深意笃,彼此对对方的性格特点都比较了解,斗嘴就可以爆笑怒骂百无禁忌。 ③最好不要刺伤对方的自尊。恋人间斗嘴,最爱用谐德的话语来挪揄对方,往往免不了夸张与丑化。但是这种夸张与丑化,也要照顾到对方的自尊,最好不要涉及对方很在乎的生理缺陷或他(她)很敬重的父母,也不要挖苦对方自以为神圣的人和事,否则就有可能自讨没趣,弄得不欢而散。 ③要留心对方的心境。斗嘴因为是唇枪舌剑的交锋,就需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充分的心灵余裕,才能享受它的快乐。因此斗嘴时要特别注意恋人当时的心境。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愉快时,可以随便耍嘴皮、开玩笑。可你的恋人正在为结婚缺钱而愁眉不展时,你却来一句:"你怎么啦?满脸;H社会,像谁欠你二百吊钱。"没准会受到抱怨:"人家心烦得要死,你还有心逗乐,我找你这个穷光蛋真倒透霉了。"这样,斗嘴的味道就会变得苦涩了。 青年朋友们,当你们已开始对甜言蜜语腻味的时候,不要忘了玩玩斗嘴这爱情碰碰车! 5.莫将骂言听成赞语清朝有一县令,被分配到山东省候补,第一次谒见抚军。按照惯例,凡是部属圭参见长官,必须穿蟒袍补服(所谓蟒施是清代官员的公服,用缎做成,一般为夹层,视官阶大小,上绣五蟒至九蟒不等。补服是加在蟒泡上的外褂)。即使酷暑也不能免除。因为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季,这位县令刚在抚军的厅堂坐下,就汗流使背,热不可当。于是拿起随身携带的圆扇振臂狂挥。抚军说:"为什么不脱掉外褂?"县令说:"是,是。"于是让他的仆人帮他脱掉了外褂。过了一会儿,挥扇如故,抚军笑着说:"为什么不解带宽袍?"县令说:"是,是。"于是离开座位一件一件解带去袍。回到座位上,县令自顾自地在抚军面前谈笑风生,不自觉地把扇子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不停地换来换会地扇个不停,把风扇得飒飒有声。抚军起初以为他是耐不住地热,继而为他的放肆而生气了,于是斜视着眼睛用反语戏弄他说:"怎么不连衬衫也脱去,那样比较凉快。"这县令应声就脱去衬衫。抚军看他这般无知无礼,立即拱手说:"清茶。"抚军的左右立即传呼"送客"。因为清时官场习惯,属员谒见长官,长官不愿意再继续谈下去,就以"清茶"示意。茶碗一端,侍役就高呼"送客",这时客人必须立即辞出。县令听到"送客",仓促间没有办法,来不及穿戴,急忙取了帽子戴在头上,左边腋下夹着抱服,右肘挂上念珠,提着短衣,踉跄而出,犹如杂剧中扮演小丑登场。抚军署中的官吏小厮,吃吃地笑得直不起腰来。县令刚回到公馆,抚军命令他回原籍学习的告示牌,已经高高地悬挂在大门外面了。 县令的耳朵出了差错,误将抚国的气话当成了真心话,丢了自己的乌纱帽。这种听不出反话的"聋子",怎能继续留任下去。令人奇怪的是,这种县令竟也有"同志"。 山东一进士任知县,谁知读书,不理民事,政出多门,被人控告,于是被逮捕,收关在刑部监狱里。 进士被关押在牢里很坦然。他睡的是一张巨大的床。进士每天横躺在那张大床上。披览典籍,觉得很方便。三年过去了,遇上了朝廷大赦天下,进士被赦免,将要出狱,狱中的管理人员来向他道贺,进士在狱中来回走动,不忍离去,说:"这地方很安静,读书最好,可惜不能在这里呆一辈子。另外我到这里几年,有一件事始终弄不懂。"狱吏问他什么事不懂。进士说:"我曾经反复琢磨,还是须要请教。此张床特别大,当初是先把床放在这里,然后再盖房子的吗?"狱吏听了,忍不住笑了,说:"是这样。鲁班的巧妙用心,被您明眼人一口道破了!"进士说:"岂敢,我不过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罢了。" 所谓"嘻笑怒骂皆文章",在与人交谈时应该有"第三只耳朵"来捕捉对方的弦外之音,方能达到真正的交流。这个进士书读了不少,却不能解读一个狱吏的话中"文章",被人嘲笑也浑然不觉,真是愚腐至极、麻木到家了。可以想见,这种呆子谈情说爱时,是一定没有打情骂俏的情趣,交朋结友也开不了玩笑,讲不成幽默。这都是因为他们的神经末梢大多已是年久失灵,不再敏感。别人在骂他,他却以为在夸他,虽长了一双耳朵又有何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