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有些甚至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受到全球游客的瞩目。同时,山景又因为其连绵起伏的外形、挺拔巍峨的态势,稳坐自然摄影出镜率第一的宝座。 不过,可别因为它"露脸"的频率高,就以为山景好拍,如何在小小的画幅内展现身姿庞大的山形,如何利用细节突出山体的特征,如何拍摄山中偶遇的各种生物,这些都是在山中旅行时拍出好照片需要解决的问题。 游览名山,普遍的过程是由远及近,从山外走向山中,本文借用此顺序,将登山拍摄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逐一介绍如何拍好山景这个主题。 远望全貌,展现大山真面目 正像古诗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在图片中展现出一座大山相对全面的容貌,最佳的拍摄视角只能是站在它的外面,从远处进行拍摄。 拍摄山体全景时,适合采用下上布局的三分构图法或对称构图法:前者的三部分从上到下依次是天空、山体和前景;后者则是通过可以反光的水面或镜面,人为制造出上下对称的影像进行拍摄。 📷山水相映 在山脚下拍摄远处孤立的山峰,可以通过附近的湖面或池塘,借用水中的倒影,构造出一幅上下对称的山水景色。 下图中,我刻意使用一片外形呈锯齿状的水塘进行构图,用池塘的外沿将山体的倒影包裹住。如此一来,画面上方的山体周围是蓝天白云,呈现一片冷色调;下方的山体则围绕着一片金黄色的水草,呈现一片暖色调。画面中的两个山体完全相同,但配角的性质却截然相反,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加深观众的阅图印象。 19mm / f/5.6 / 1/100s / ISO200 / -0.67eV 📷 层峦叠嶂 如果要拍摄的山景不是独立的山峰,而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可以使用三分构图法进行取景。上方取材天空,无论是颜色纯粹的蓝天,还是斑驳深厚的云层,都能很好地衬托出山体的形态;中间部分放置群山,应注意画面中的山体不可只有一层,而是要呈现出远近不同的多条山脊,增加画面的内容和层次;前景的选择最多,也最难控制,最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杂乱,以免干扰主体,建议选择能说明季节、时间等背景的环境因素,或是同行伙伴向群山进发的身姿。 120mm / f/11 / 1/100s / ISO200 / -0.33eV 寒冬时节,大雪初降,蔚蓝的天空下,群山连绵,前景中加入枯黄的松树和尚未完全覆盖地面的新雪,交代季节和气候环境。一队徒步爱好者前后有序地踏入树林,走向遥远的深山,如此前景既增加了画面的内容,也丰富了图片的主题。 35mm / f/11 / 1/200s / ISO200 / -0.33eV 📷曲径通幽 登山之前, 可以将通向山峰的路径作为前景,拍摄一张大山的全貌图。画面中,路径不仅作为前景存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引导观众的视线通往远处的大山。拍摄时,路径上的人不可以太多,也不能完全没有,最好的状态是有几位零星的游客朝山的方向运动,这样在为画面增添动感的同时,也暗示出登山的主题。 26mm / f/8 / 1/1250s / ISO200 / -0.67eV 高耸入云的高加索山脉,深不见底的山谷之前,有一座小山峰,峰顶有一座古老的教堂。日落时分,白色的云带汇集于山谷的对面,远远望去,仿佛教堂已登临仙境;夕阳的金光照亮了建筑,使其面积虽小,却依旧成为画面中当仁不让的主体;前景是一条通往山顶的土路,一辆白色的面包车吃力地颠簸其中,成为画面中的运动元素,也隐喻出去此地朝圣的故事背景。 70mm / f/11 / 1/100s / ISO100 / -0.67eV 观察细节,发现山石真性情 当我们进入大山,无法再继续欣赏它的全貌时,不妨改拍山体的局部景色。因为距离更近,可以发现更多值得玩味的小风景,同时更加理解山体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在图片中更加明确地展现出该座大山的外形特征。 在这个阶段的拍摄中,细致的观察力是必需的,以便在茫茫山景中找出特点鲜明的细节;同时,丰富的联想能力也格外重要,可以将"死"的景色变化出"活"的主题。 📷 借用想象力拍摄怪石 在我国很多名山之中,都可以见到将形状独特的岩石比喻成神话人物的现象。可以利用这些观赏经验,在国外的大山中游览时,也将那里的怪石拟人化,拍摄出一幅趣味浓厚的山景特写。在日本的层云峡地区游览时,山爬到一半,我发现了这个岩石群,你看它们像不像《西游记》里的师徒:警觉地观察着前方道路的,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第二位仰头望向天空的,是正在念经的唐僧;紧跟着身形肥胖的,自然是猪八戒;最后是白龙马,背负着师徒所有的行李。什么?你问我沙和尚去哪儿了?你难道都不看电视剧的吗?当然是被妖怪抓走了啊… 构图时,为了更好地展现"师徒下山"的隐喻,我采用对角线构图法,表现山崖的陡峭,并在"大师兄"身前留下一段空白,暗示出他们前进的状态。 50mm / f/11 / 1/250s / ISO100 / -0.33eV 喀斯特地貌算是各种山体中,最具视觉效果的一种外观形式。在对它进行拍摄时,可以放弃"画面中必须拥有一个明确主体"的宗旨,就它本身最大的特色"乱"进行拍摄;再通过清晨或者黄昏低矮的光线,在岩石之间制造出斑驳的光影效果,乱上加乱;由此拍摄出一幅夸张凌乱的怪石图,让人不难理解,为何古老时代的人类会将这些突兀的怪石想象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神物。 24mm / f/11 / 1/160s / ISO100 / -0.67eV 📷 用建筑衬托山势 由于照片是二维而非三维,因此,想在其中表达山体的陡峭和位置的远近都比较困难。最有效的办法是在画面中增加一个参照物,通过和它的对比,来表现山脊线的角度及山路的长度。下图中,蜿蜒于山脊上的小径,若是直接拍摄,观众根本无法感知山势之陡、路径之长,画面毫无说服力可言。一旦将顶峰的教堂拍摄进去,观众再看下面的山、山中的路,就能直观感受到攀登的艰难了。 300mm / f/8 / 1/1250s / ISO200 / -0.67eV 衬托山势所使用的建筑,不一定非要取自山顶,建在半山腰中也可以。攀登恒山的过程中,可以遥望高处的恒宗殿,以及更高处的北岳之巅。恒宗殿背后的山崖几乎是 90°垂直于地面,堪称绝壁,但如果没有身前建筑群通过自身的立体感进行衬托,这点特性就无法像现在这样明确地表达出来。 35mm / f/8 / 1/400s / ISO100 / -1.00eV 📷 晨雾中朦胧的山谷 群山之中的峡谷,因为被山体遮蔽了阳光,气温会比山外更低,水汽也更容易聚集。每当清晨来临,山谷中都会弥漫起厚重的雾气,展现出一片朦胧缥缈的景色。下图拍摄于五台山,位于东、西、南、北、中五座山峰怀抱之中的台怀镇,正沐浴在一片薄雾之中。我从东台看完日出,下到半山腰,镇上的雾气开始散去,庙宇集中的高地最先露出真容,深红色的建筑与其他尚处于朦胧之中的景色相比,显得格外清晰硬朗。 200mm / f/11 / 1/100s / ISO200 / -0.33eV 用心领悟,拍摄山中生灵百态 登山时拍摄的照片,佳作不仅来自山体本身,还会取材山中的各种生灵。因为生命的存在,这一类照片的活力会比单纯的山景更加充裕,故事性也更强。 山中拍摄环境比平地更复杂,值得拍摄的对象出现频率也更加随机,要想拍好这个题材,需要在主题构思和拍摄技巧方面更加灵活,随机应变地进行拍摄。 📷 千年古树的创意拍摄 从画面最底下的铭牌中不难得知,这株油松种植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至今依旧枝繁叶茂,让人不禁感叹"千年松万年柏",果真名不虚传。在拍摄这一类树干高大、树冠四散的古树时,如果是站在远处竖幅拍摄,无论树木的外形多么有特点,拍摄出来的图片都会少一份英气。因此,不妨直接来到树下,使用很大的仰角向上拍摄,把树干之高、树冠之大明确地展现在图片中。取景时,我刻意将太阳也加入构图,放在画面右下侧的黄金分割点上,作为整幅图片的亮点。 24mm / f/11 / 1/160s / ISO100 / -0.67eV 📷 抓拍山中动物的技巧 在山中游览时,经常会偶遇一些当地的特色动物,能拍摄到它们,也算旅行中的一份幸运。只不过这些野生动物大多身手敏捷,拍摄起来需要先开动一番脑筋。 下图拍摄于贺兰山,岩羊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以善于在悬崖峭壁之上纵跃腾挪而闻名。我从山中出来,远远望见一群岩羊在前方不远的草地上奔驰而过。通过目测,我认为领头的成年大羊奔跑速度太快,已经来不及拍摄,于是就把对焦点放在落后的五只小羊身上,它们奔跑的速度只比人类步行稍快,因此拍摄起来非常容易,我甚至没有开启追焦模式,只用普通的单次对焦就完成了拍摄。 105mm / f/8 / 1/400s / ISO100 / -0.67eV 在山里旅行,松鼠算是经常遇见的动物之一。发现它们时,只要动作轻慢一些,不要让对方觉得我们有攻击性,基本都可以走到很近的距离进行拍摄。要想让这种敏感度很高的动物配合自己的拍摄构思,需要一定的预判和耐心。比如右图,这只松鼠想下树,却又有点怕我,在上方的树杈上犹豫许久,不敢前进。于是我举起镜头,把画框确定在树冠和树干接壤的地方,完成构图之后便不再有任何动作。过了一会儿,小家伙终于放开胆子,慢慢走了下来,我便在它进入取景器的瞬间,按下快门,完成拍摄。 200mm / f/8 / 1/100s / ISO200 / -0.67eV 📷 展现挑夫的工作状态 所谓靠山吃山,大山脚下的百姓,很多都会成为往来游客的挑夫,以此养家糊口。他们背负重物,起早贪黑,冒着生命危险往返于山脚与山峰之间,根本无心欣赏眼前的美景。他们的工作状态,也是我们在山中旅行时值得拍摄的重要题材,只是注意拍摄时不要让对方觉得难堪,或是影响他们的工作。 35mm / f/11 / 1/160s / ISO100 / -0.67eV 山上的岩石因为风化,坠落的石块覆盖住山体。我向上攀登,每一脚都不知深浅,如履薄冰。这位挑夫却能牵着两匹载满装备的骡子,脚不点地地来到我面前,让人惊讶于他对路况的熟悉和体力的充沛。我们相遇时,为了方便他下山,我先让到了一边。等待的过程中,顺势为他拍了张照片,画面左侧加入那座众人仰慕的雪山,交代出整幅图片的故事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