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语科技CEO金鑫 犀语还要和行业里的金融头部客户深度结合,把行业的智慧融合到智能解决方案产品里 在金融的工作场景上,一个金融从业人员审核600页文档大约要花3?5天时间,不仅极其消耗人力成本,而且还难免有疏漏和错误。 针对这项场景,上海犀语科技给出了解决方案。犀语科技运用中文NLP和智能算法技术,为金融机构提供文本分析、财务审核、智能资讯以及文档管理等服务,通过NLP技术和OCR技术从冗长繁杂的金融信息、文本、咨询中实现对文档表格、文字及图片信息的瞬时发现、提取、比对与分析,为客戶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将人力从机械的财务分析、数据审核中解放出来。一个人审核600页文档需要3?5天,而犀语智能文档审核技术只需要数分钟。实现全业务流程的智能产品 犀语科技CEO金鑫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NLP技术可以用在多个行业,例如医疗、教育、法务等,犀语将目光聚焦在金融领域,专注加工这一块儿。2016年底,经过一番思考和探索后,金鑫最终将创业方向定位为金融领域的大数据技术和AI技术,和前同事一起创立了犀语科技。在他看来,自然语言和大数据建模可应用在教育、法律等诸多领域,但这些领域都相对封闭,而金融领域已是开放的市场,并且金融公司大头的成本投入也都放在数据分析和处理文本方面,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巨大市场。 金鑫认为,金融领域不单是金融机构,犀语的客户群体是泛金融领域,包括证券交易所、中介服务机构、监管机构以及财经媒体、上市公司等,这些群体在金融文本处理、数据识别上的逻辑都是相同的。 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犀语团队在前期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深入各项工作场景,聚焦大量文本,找寻具有普遍性的地方。财务分析中的表格、数字、文字对自然语言有相当大的技术要求,犀语科技运营总监李鹏辉介绍,犀语科技利用自有知识产权的文本内容、表格内容、图像文本理解引擎,运用自己开发的NLP以及计算机视觉的技术完成服务。但只有引擎还不够,犀语还要和行业里的金融头部客户深度结合,把行业的智慧融合到智能解决方案产品里。 面对这么复杂的金融文档阅读、审核工作,犀语科技怎么产品化?李鹏辉说,虽然金融机构的文档多、文档复杂、规则变化快,但所有的语意都围绕着泛金融领域,所以相对规范。其次犀语在语料计算、算法驱动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研发模式,有效地提升了产品化能力。沿着这条路,犀语科技可以实现全业务流程的智能产品。金融领域智能文本专家 目前主要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犀察""犀文""犀见"。"犀察"可以依据预定的规则和要求,自动化审核工作底稿和文本,智能化检查并显示疏漏、错误、谬误,提示更正和修改建议。"犀见"针对海量金融信息,快速、高效、智能地解读、分析、推理、建模,从而判断市场事件对于金融业务的影响,帮助决策和风险控制。"犀文"则可以解决文档管理中电子化与结构化的问题,实现对文档数据的智能化的应用,为用户提供文档存储、解读、应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犀语科技的团队目前有50人左右,团队具有金融和技术双重背景。金鑫是世界银行业"巨无霸"花旗银行培养出的中国第一代创投人,也是外企"三巨头"之一的飞利浦公司的全球核心高管,具有丰富的金融背景:团队的首席科学家邱锡鹏是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其带领的研究团队在中国NLP领域属顶尖地位。 金鑫认为,真正的AI时代还未开始,因为AI的应用领域实在过于广泛。对于可预期的未来,他的团队将持续深在AI技术的应用领域,专注团队的内功养成。犀语科技下一步的工作重心是落地产品,在现有的成熟产品上做行业推广,不断地开拓新领域,同时也会在北京、深圳建立团队,进一步拓宽市场。关于犀语科技 成立时间 成立于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