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归纳法是逻辑中最基本三个方法之一,对其的研究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归纳法自诞生以来一直经过后人的不断发展,直到今天,归纳法被应用于各学科领域的研究,包括对语言学的研究。本文通过浅析归纳法的发展历程,来总结当下学术环境中归纳法的发展,以到达使归纳法的运用者更了解这个方法,从而提升对归纳法的使用。 【关键词】归纳法;发展;二语习得;应用 作为是归纳法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亚里士多德的贡献自然难以被忽视。然而,自归纳法诞生以来,很多人质疑其科学性,认为亚里士多德对归纳法的研究缺少深度,过于肤浅。W·C·丹皮尔就曾质疑其严谨性。作为亚氏逻辑的核心部分,亚里士多德在《论前分析篇》中对其的定义为:"一个三段论是一种言辞表达,在这种表述中,某些东西被规定下来,由于它们是这样,必然得出另外一些不同的东西。" [1] 一、从古典归纳主义到现代归纳主义 (一)古典归纳主义 古典归纳主义的创始人是培根,经过赫舍尔、惠威尔的发展,到古典归纳的集大成者穆勒。古典归纳主义的原理就是:如果大量的A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被观察到,而且如果所有这些被观察到的A都无例外的具有B性质,那么,所有A都有B性质。 然而,由于古典归纳主义在经验事实上升到普遍原理上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英国哲学家休谟对"归纳问题"发起诘难。他认为归纳法是没有逻辑必然性的,只是一种心理习惯,而心理的是缺少可靠性的,由此质疑了归纳法的可靠性。 (二)现代归纳主义 现代归纳主义和古典归纳主义的区别在于,现代归纳主义认为,归纳法只是科学理论的证实方法,并不是科学理论的发现方法,而科学理论的发现方法是靠猜测和直觉。德国著名哲学家赖欣巴哈曾指出:"发现活动并不受逻辑分析所支配,逻辑学家的事情不是解释科学发现。"[2]并指出:"归纳推理的真正用途并非在于发现理论,而是通过观察事实来证明理论是正确的,这是归纳逻辑的主题。"[3]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归纳主义的支持者观点也在发生改变,他们开始区分"证实"和"确证"。卡尔纳普认为"证实"是最终的确定,得出的是最后的一个结论,这个结论之后永远不会出现任何东西会推翻这个结论。白乌鸦被发现之前,通过归纳,人们就曾确证,世界上所有的乌鸦都是黑色的,不可能有黑色以外的乌鸦,还产生了"天下乌鸦一般黑"这样的俗话。直到白乌鸦的出现,推翻了乌鸦都是黑色这个结论。所以说,在科学理论当中,我们只能确证,而不能证实。因此,现代归纳主义者们开始认为,归纳法并不是现代科学理论的证实方法,而只能是一种现代科学理论的确证方法。 现代归纳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又遇到哲学家波普尔的反归纳主义。波普尔认为,不能通过有限来证明无限,也不能通过过去来证明未来。我们不能通过从古至今死去的人来证明"人终究有一死",因为谁也不能证实未来不会出现不朽之人。除此之外,归纳本身的原理都得不到证明。古典归纳主义过于肯定归纳法的作用,而现代归纳主义过于贬低了归纳法的作用,二者都有偏激的倾向。不管怎样,归纳法都是人们从过去经验当中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科学发现必不可少的方法。 因此,归纳法不仅不能充当科学理论发现的准则,也不能充当理论证实的准则,甚至不能通过归纳法进行理论确实。经典归纳主义在这些诘难和冲击下,走向衰落。 二、不完全归纳和完全归纳 完全归纳,即"通过有限的对象进行穷进行观察后得到必然性的结论。"[4]某班总共有四十名同学,某次测试中,通过对每个同学分数的观察,发现每个人的分数都在六十分以上,所以可以得出结论,三年级二班的所有同学在这次测试中都及格了。这种归纳方法十分可靠。 不完全归纳,和完全归纳不同,顾名思义,不完全归纳是通过对某对象部分元素的观察,来得出关于这个对象全体的结论,又包括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这种归纳法存在的原因,在于这世界上很多对象是无法穷尽的,抑或是这个对象虽然有限,但是数量庞大,不能进行穷尽性的调查,没有人能够准确说出大海中有多少条鱼、地球上有多少个人,没有人不完全归纳法相对于完全归纳具有或然性,缺少严谨性。在不完全归纳方法的使用中,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增加观察元素的数量,以此来让或然结论无限靠近准确。 三、归纳法在学术环境中的运用 通过文献检索,目前归纳法被广泛运用到在第二语言习得、翻译研究、数学、地理、外语、化学教学等领域中,其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归纳法的意义重大。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本身拥有第一言语经验知识,通过对这些经验知识的总结和归纳,自下而上,从已知案例推理出一个规则,所以归纳法也叫从经验中学习。Richards J.C.教授把归纳法当作一种归纳学习方法,通过归纳學习方法,学习者可以不学习语法或其他规则,而从学习经历中自己总结出规则。"在语言教学中使用归纳法是指先让学生接触大量含有某个语言知识的语料信息,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提取、加工,进而从中总结、归纳出其规则和特性。而且这种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发现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培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5] 归纳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优点之一就是,归纳法对学习者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使其主动而非被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这就解决了语言学习中学习者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的一大难题。其次,归纳法是学习者通过对自己亲身经历所得出经验的总结,是学习者自己总结出的规则,比起老师将语法规则直接灌输给学习者的填鸭式教育,归纳法所得出的知识更适合于学习者个人,也更容易理解,学习者记得也更加牢固,不容易遗忘。 纵使归纳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被强烈推荐,其不足也难以被忽视。首先,归纳法耗时长,它需要学习者用大量的时间来总结语法规则并且将这些规则运用到实践中进行运用,最终才能得出学习者自己的结论,很可能对学习者造成误导,让学习者认为归纳就是学习的目的,而不是把归纳法当作一种学习的手段。其次,归纳法不一定准确,学习者自己归纳的知识,可能并不是正确的,这也许会打击学习者的积极性,使其自暴自弃,更愿意学习现成的、不需要自己总结的语法知识。 四、结语 归纳法都是人们从过去经验当中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科学发现必不可少的方法,归纳法将人类探索的触角伸向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在当下学术环境中,归纳法在各领域的教学以及理论探索研究中有重大意义。二语习得研究归纳法在二语习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合理使用归纳法,尤其是在外语教学中,能够促进二语习得更好更快的发展。然而,我们不能过分的夸大归纳法的功能,也不能过分贬低归纳法在学术环境乃至现实生活的中作用。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 论前分析篇[M].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55 [2]H·赖欣巴哈. 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J]. 1982(4) [3]H·赖欣巴哈. 科学哲学的兴起[M]. 商务印书馆. 1966 [4]金立鑫. 语言研究方法导论[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5]赵凛. 归纳法与演绎法在二语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