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我们的教科书观后感摘抄


  《我们的教科书》是一部由河毛俊作 / 葉山浩樹执导,菅野美穗 / 伊藤淳史 / 佐藤二朗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的教科书》观后感(一):失落
  才出了一半的剧就来写评论似乎会有些不全面,但是看了之后发现有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就是说现在不管在日本还是别的国家,学生的地位、存在感,是不是受到了歧视……我们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但是世界却无情地剥夺了这个权利,于是为了证明存在,为了摆脱无形的束缚,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又能做些什么呢?
  很多人失去了方向就跑去自杀,可是如果不自杀而是敞开心扉又会怎样?是不相信别人吧,不相信别人可以理解自己才走上绝路的
  而懦弱则是另一种,懦弱不是表面上的,而是心里的。心里的懦弱会使人走向更加可怕的深渊。
  学生这个年龄,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就如同剧中所言"上帝不会选择坏人给予惩罚,也不会选择好人给予帮助"这个时候总会遇到不乘心的人或事。要向前看才是
  《我们的教科书》观后感(二):意料外的結局……
  一直我都以為這片的主線是:
  因被欺凌而自殺的十四歲女國中生, 引發一連串事件,
  校方一直在推卸責任, 否認有欺凌事件的存在, 大家一起說謊
  老師們的真實面貌
  看完後, 發現根本不是這一回事嘛, 學校沒有錯, 至少在明日香的死上
  然後我在想會不會是因為題目太敏感了
  畢竟欺凌事件四處都有, 他們是要教育他們不要去自殺
  『如果我死去, 明天的我會悲傷, 昨天的我也會悲傷,
  所以我活著並不是只為了今天的我。』
  這個世界到處都存在被欺負的人,
  被欺負的人大多是一些懦弱內向的人, 不會向老師家長打報告, 或者是好像明日香這種
  『對黑的不敢說黑, 對白的不敢說白』
  這就是大人, 也是我。
  現在的都市人生活繁喧, 生活節奏快, 壓力大
  不只是上班人士, 學生都是, 自己、老師和家長施予的壓力經常讓人喘不過氣來
  打開報紙新聞中, 以前看到的自殺身亡事件幾乎不會出現
  不是因為沒有人自殺, 而是沒有新聞價值了, 人們彷彿是見怪不怪
  這樣的世界……是一個扭曲了的世界……
  這樣的世界……我們改變得到嗎……
  世界を變えることは、できますか?
  芽尾
  《我们的教科书》观后感(三):我讨厌加地老师。
  忍耐不下去了,看到第4话就彻底不想看了。
  第一集开始看到伊藤淳史那张脸,就一个反应
  "这不是电车男么,这老师怎么还是一副电车男没用的样子"
  我承认我是来吐槽的。学校为什么会聘请这样一个老师来呢?
  当老师不是只要有一腔热情就能够教好学生的。
  不是所有老师都和压库米一样那么厉害不光会说教还能用拳头打天下~
  加地老师上任第一天,试图对学生说教,没人鸟,点名,发现缺席一人,窗外一看,树下坐着女子一名~(这坐在树下的场景真的不是COS魔女的条件么?)于是满腔热血跑去当知心哥哥,试图让女学生对他敞开心扉。随后各种偶遇,知心哥哥的热诚打动了被一直无视欺负的女学生的心扉。答应翌日一定会准时来校。第二天教室,那声はい让知心哥哥满足感爆棚,以为自己拯救了一名可怜少女。可惜该来的事情一定会来╮( ̄▽ ̄")╭悲剧发生。知心哥哥懵了,开始质问学校并且一定认为有欺负现象。随之认识女律师,在女律师面前的样子让我无不想起电车男里的无用男。唯唯诺诺,分明没有什么本事,却自以为是,光凭一张嘴就想说服人。
  之后的情节完全不想去讲,只要看到有加地老师的出现就想快进。反而是女律师和前夫那段戏让我十分感动。而且我觉得只有她是真心在为这个自杀事情做些什么的人。
  一直觉得暴露出过多的黑暗面就只会将这个人或事推向更深的深渊而已,欺负事件只要是有人在的地方就一定会出现。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只是我不懂,为什么加地老师会在什么事情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去给明日香不停的说来学校来学校?你知道她是孤儿么?你确定没有人欺负她么?只是加速了她的死亡而已。
  这样的老师,最讨厌了。
  就截止我看到的第4话,当看到加地被集体老师无视的时候,爆爽无比。
  ╮( ̄▽ ̄")╭
  我激动了,以上只代表自己的意见…
  搞不好我只是对男主生理性反感呢~
  《我们的教科书》观后感(四):わたしたちの教科書-前8话观感
  至第八话,整个故事始终都没有看到什么光明。它的沉重已不在于イジメ这件事,而是通过イジメ及其发展而折射出来的教育制度本身的问题和教师这个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职业如今所要面对的大小环境。
  我始终觉得,加地老师是热血的。只是热血不代表它就是正义的一方。
  加地老师本身的性格是比较正直但又没什么主见的。他有他的判断,但又非常容易受人影响,以致先后被珠子和雨木牵着走。他的热血,表现在他对老师这个职业的热爱。老师是要保护学生的,他对自己没能保护好明日香是自责的,但兼良的"你不相信我们全班"的话,轻易击中他内心的责任感和善良。也许就产生了"明日香已死,已成为过去,现在重要的是保护眼前的学生"这样的想法。这和雨木的"我们要保护孩子,不能把他们交给媒体和聚光灯去审判。"是一致的。所以加地站到了学校一方。
  但他始终没能忘记明日香,珠子的追查也使他忘不了明日香。何况他在内心深处,应该是明白明日香死的不寻常。他希望自己是正确的,潜意识却告诉他不是,所以一年后对人对事才会那么急躁甚至可说是暴躁。
  珠子呢。珠子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丢了工作,失去婚约,官司还不一定能赢。
  珠子对明日香,一开始是非常冷漠的。在明日香死后,内疚感在与加地的互动中渐渐增长,至与前夫见面后达到顶峰。推动珠子站上法庭的,除了谷原一开始还不关利益时对她的鼓励,加地对明日香的追忆和自我痛悔,也是很大一股力量。越查越心痛,越感到歉疚,珠子虽然是理智的律师,但女人一根筋起来,是可以很坚韧的。
  这部戏无关"理想"。
  看看其他老师,网虫有之,兼职卖笑有之,家庭不和有之,负债累累有之,对他们来说,教师不过是一份职业,可以养家糊口。但你又怎知,当他们刚成为老师时,是否也曾如加地般意气风发想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
  ----------
  下午等人的时候写的,写了一半断掉了。回到家结果写不下去鸟....昏特。
  那就这么看吧...。
  《我们的教科书》观后感(五):我们的教科书
  之所以推荐此剧原因在于此剧对于校园欺凌事件的揭示以及分析相当的深入。算是在此方面的相当有深度的作品。
  关于校园欺凌,在日本影视剧中多有反映,也许是此剧篇幅较长,可以比较完整地呈现并深度分析。这种事件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学校有责任吗?老师呢?家长呢?此剧都作了相当详细的分析。事实上我看完此剧后觉得如果再上升一点,完全可以用《悲惨世界》中的话"这社会让男人犯罪,让女人堕落,让孩童挨恶"来诠译。正是社会的不公平,但又人为的希望觉得学校学生是公平的,而孩子们又成熟又不成熟才会造成这种现象。
  以兼良陆来说吧,他算是一个平凡的学生,也敬佩着父亲,可是当发现父亲的行为时,他应该是几乎崩溃了,而他没有崩溃的原因恐怕有相当多是转为欺负他人。剧中也说,不管是欺负者还是被欺负者都有着各自的问题,如果不发泄出来怕是早就疯掉了。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社会是丑恶的,不公正的。在以前时,还可以人为地在校园中创造一种温室般的虚假公正。但在信息完全通畅的当代社会,这种虚假已经无法再创造了。家长的老师的社会上成年人的种种问题以及表现都直白地被学生们认识到了。而学生们心智上依旧是孩子,没办法自我调适,不知道这就是社会生存现实,甚至都不能算是丑恶,只能说是社会的本质。于是在外表的虚伪和本质的丑恶双重压力下,人性被扭屈了。欺凌也就不可避免了。
  那有办法解决吗?不幸的是,我认为正面的没有,只有改变过去对学校"象牙塔"似的包容,直接地让学生们客观认识社会的本质也许才是惟一的方法。虽然未必真有效。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种"欺凌"也是一种虚假,事实上我觉得日本对孩子早期学校生活过于保护了。按照社会达尔文理论,这是不应该的,这种所谓的"欺凌"未必不是一种社会实践,如果无法适应,那就只能被淘汰,这就如同动物,如果没办法活到大,被吃掉也是必然的。物竞天择也是必然的。因为这当今的社会竞争已经是个人面对整个世界了。没办法活下去就只能死亡。作为人我们可以帮助弱小,作为一个种族只有强者生存。
  《我们的教科书》观后感(六):世界を變えることは、できますか?
  我们的教科书,片头是这样的粉笔字,工工整整的写在黑板的正中央,位于讲台的正上方,然后镜头拉远,拉远,一排排的课桌椅,早晨朝阳照射进来的安静整洁的教室。
  踩在污水中的白跑鞋,片尾是这样的镜头,不知为了什么急切奔跑着的学生们,不顾一切的跑着,跑出破败的到处都是残骸般的教学楼。
  "老师,我们可以改变这个世界么?"临时教师加地,相信着美好的校园和友谊的加地,面对突如其来的提问不知所措。他不知道因为这个提问的孩子,这个平静的校园即将发生巨大的改变,他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是个从头到尾都让人感到沉重得难以呼吸的电视剧,结局却出乎意料的让人感到欣慰。
  黑的不能说成是黑的,白的不能说成是白的,这就是差劲的、大人的世界,而看似纯洁美好的校园真的就与这样的世界绝缘了么?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18岁以前,坐在课堂里,忽然有一个前一天还跟他有说有笑的同学,突然在眼前消失了?走在校园里,忽然有一个上周还在听他讲课的老师,突然在眼前消失了?如果你说没有,那么恭喜你,你真的很幸运。或许即便你有过,这样的记忆也并不那么清晰,只是依稀似乎有听说过,对吧?
  漫长人生的开头十几年,并不是父辈以为的如此完美,毫无缺陷,朋友的背叛,老师的叱责,一个恶意的推搡,一支新买的钢笔突然消失,甚至无端被剪了头发,细微的伤害都可能变成一个让你终身遗憾的回忆。我就有过,被伤害的回忆,也有过伤害别人的回忆。
  我们可以改变这个世界么?作为起诉律师同时以母亲的身份为之努力的积木珠子最后才知道,那个离开了世界的蓝泽明日香,最后是想坚强的活下来的,她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她说今天的她如果死了,明天的她该会是多么伤心,她找到了为之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念,即便最好的朋友、最信赖的家人放弃了自己,她也会为了明天的自己好好的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念。
  我们可以改变这个世界么?当加地对珠子律师说,在黑板上留下点什么给孩子们吧。她用并不流畅的粉笔字写下了:世界を變えることは、できますか? 这句话。
  可以吗?主题曲里的话或许可以作为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给你这笔,给你这水,给你一个真相。
  《我们的教科书》观后感(七):変えられるのは自分だけかも
  能改变的,说不定只有自己。
  一口气看到现在,实在想要写点什么。
  看到有短评说,觉得很无聊,不知道,是不是只有被欺负过的人,才感受得到过程中的无助以及对帮助的渴求。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曾经被欺负过,在我生日的第二天起,现在看来,我当时可能做了不当的行为,可是,就算是现在,我一定还是会生气。可是那个时候一样小小的她们一定不明白我当时为什么会那么生气吧。第二天开始班上就开始传我收了同学的生日礼物之后把人家赶回家的传言,这便是我被欺负的开始,在我生日会上行为不当的同学来质问我前一天是什么意思,然后拉上了毫无关系的不良女,从头到尾我什么都没有说,或者说,什么都说不出来,被毫无关系的人呼巴掌,吐口水,回家的路上被团团围住,我不敢告诉家人,我不希望他们难过,因为他们知道我在学校被欺负一定会很难过,更不敢告诉老师,还好那个时候,有一个朋友一直陪着我,在我们回家路上被团团围住的时候,她一直紧紧的握着我的手,就像是得到了救赎一样。后来班上一个男生好像去跟老师说了我被欺负,不良女还问我是不是我让人告老师的,在老师让我去办公室的路上,我以为,我终于得救了,我甚至开始想父母知道之后我要怎么说这件事,然而到了办公室之后,我才是真正的绝望了,班主任在跟其他老师聊着天,漫不经心的问了我一句:XXX说你被欺负了吗?我怯怯的否认之后她便又随意说:那就回去吧。那可能是我到那个时候第一次感到如此的绝望吧。
  也许是因为我的不回击失去了兴趣的她们第二个学期就转移了欺凌的目标。
  可是我现在还是会想,如果那个时候我没有被欺负,现在会怎样?如果那个时候,老师稍微认真一点多问我一句,结果会怎样?
  因为直到现在,我还是不能面对那群人,或许她们早已不记得欺负我这回事,可我到现在都恐惧着人群,恐惧着看起来不良的女生,害怕面对同一个小学,同一个班的同学,发自内心的那种恐惧。因为这件事,我很长的时间里都没有什么朋友,如果没有被欺负,现在的我是不是会不那么感到孤独呢?如果那个时候老师解决了这件事,又会是怎样的发展呢?
  看完剧之后刚刚的我想,如果那个时候我死了的话,她们会后悔内疚一辈子吗?不会的,她们甚至连自己做了什么都不知道,那个不良女也只是在用自己的蛮横伸张着她所认为她在做的正义的仗义的事。而老师也许更不会为自己的不作为感到内疚,她会说她已经问过我了,并且抱怨的只是为什么这种事要出现在她的班级,也许多年之后提到这件事她会感慨的说一声那个女生也是可怜这样的话,然后不会再记得更多的事。到头来难过的只有我父母、以及过去的自己、明天的自己。
  可是有一次,我也做过一次不好的事,我也曾是加害者,我随手将别人桌子上的一支笔放在了当时被班上同学不喜欢的一个同学的笔盒里,然后她被批评了,在班会上,她是被冤枉的,而大家只简单断定了这件事,当时打开铅笔盒的她一定非常吃惊吧,我努力回想我当时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理由只是我不喜欢她而已,我就做出了这样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满足自己内心的邪恶就伤害了一个同学,可是小学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假如有一天我再遇见她,我希望,我有勇气能向她道歉。
  我想最可怕的不是伤害了别人,而是伤害了别人却还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我会觉得小孩子很可怕,因为她们会在做了一些伤害人的事之后,却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不能伤害别人,这样的事情我究竟是什么时候才学到的呢?在被伤害之后。再被伤害之后,在明白自己到底被伤害到什么程度的时候,才明白不能去伤害别人。
  这样的孤独也让我思考了很多,教给了我很多。
  陆在自己被伤害了之后,才明白自己做了什么,才开始后悔他做了什么,但很多时候,就像珠子说的神不是选择坏人惩罚的,那些欺凌者绝大部分都不会获得这样的觉悟。
  也许我们真的无法让所有人都能够认识自己做了什么,去理解幼儿园就该知道的简单不过的道理,但至少现在看到这里的你,以及被欺凌过的我们,对欺凌冷眼旁观的我们,曾作为欺凌者的我们,可以选择改变自己,事实上,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这样的改变。
  希望我们以后都能变成立派的人。
  《我们的教科书》观后感(八):わたしたちの教科書
  几乎一口气看完这部之前完全没想追的日剧。久久不能平静,虽然每次看完一部日剧都会不平静。
  被感动着,一个又一个的情节。
  的确,不是很容易从开头看出,这部剧到底要说什么。只是隐约的感到,这一定不是一个令人心情愉快的故事。
  上课中因为没有课本而突然流泪的稚嫩的侧脸。
  那张被撕破又被拼接完的发黄的作文纸。
  那个两个人都从尾部开始吃起的雕鱼烧。
  那个衣着邋遢,皮鞋蹭亮的面容呆滞的男人偶尔闪过的一丝明亮的表情。
  那张沉甸甸的当票跟坏了的男式手表。
  那个听到自己名字被正确叫出的少年些许惊讶的表情。
  那个崩坏少年的泪流满面。
  那个懦弱成人法庭上的勇敢告白。
  太多太多。太多让人感动的情节。
  感动之余又不禁让人思考。
  教师
  生活混乱,吊儿郎当的受贿体育老师。
  胆小怕事,唯唯诺诺有着家庭问题的国文老师。
  看似开朗,却在夜店打工,学生名字也记不清楚的英语老师。
  御宅族,精神脆弱的数学老师。
  看似能干冷漠,有着不堪过去的社会老师。
  已经无法组织欺负行为,坚决自欺欺人的副校长。
  所有人心里都有一个柔软的地方,每个人心里还有一丝的良知。在某种刺激下,他们会觉醒,作为一个教师。
  教师是普通人。他们的责任却过于重大。
  八幡老师说过:我们拿着试管,在浇灌整片沙漠。多么悲伤的一句话。
  所有学生在副课上做应试练习题,老师却视若无睹的继续讲课,多么悲伤的场景。
  先不谈欺负问题的严重,仅仅是在普通的校园中,也不得不承认这种现象的普遍。
  学生就像是顾客。顾客的要求必须得到满足。听学生的要求是教师的职责,否定顾客想吃的东西的侍应生是失职的。
  这个,真的是正确的吗?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教师,又是怎样的职业呢??
  所谓大人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那么难管教,为什么孩子不理解自己的苦心,为什么孩子那么叛逆。
  现在的大人们头疼着孩子教育问题的同时,是否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有没有成为一个像样的大人。
  在幼儿园的时候都明白,不能打架,不能拿别人的东西,要珍惜物品,要疼爱动植物。
  只是做到这些,现在的世界就一定不一样。为什么幼儿园时能明白的道理,长大就不明白了呢?
  为什么在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会回答不上来呢?心虚吗?
  这样的大人,有什么资格去管教小孩子呢?
  有没有人去理解一下,那些崇拜着大人的孩子,在发现自己崇拜对象的完美形象瞬间崩坏的心情?有没有人去体会一下,当时他们会收到怎样的伤害?
  在感叹如今教育问题,学生素质问题的同时,请首先照照镜子,正视自己。
  欺负
  在桌子上放除臭剂。
  在抽屉里放抹布。
  在桌子上放白菊花。
  在课本上涂鸦攻击性字句。
  关在厕所淋水。
  把鞋子,体操服藏起来。
  在座位边上放图钉。
  围殴。
  什么样的欺负行为最过分?
  无视。
  前一天还有说有笑的同学,忽然今天就完全不搭理你。不跟你说话,当你的话耳边风。
  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
  被所有的人当不存在。透明人的悲哀在于,无法反击。
  别人打你,你可以打回去。你可以告诉老师。
  如果,一瞬间,所有的人都无视你。你可以勇敢的说,我也无视所有人吗?
  孤独是最可怕的。被孤立更可怕。你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作为透明人,继续生存下去。
  加地先生
  他绝对不是一个好老师。他曾经是。
  因为喜欢金八老师,而立志成为一名教师。幻想跟班上的不良学生斗争,最后顺利打成一片。
  在把被涂鸦的教科书归还给副校长的那一刻。他,彻底的改变了。
  对着那样的教科书,他也相信了校园里不存在欺负行为的P话。
  在办公室被老师们无视,欺负,在班级被学生鄙视。身心疲惫的他,已经忘记了明日香的微笑,明日香的托付,明日香的死。
  一年后,变本加厉。
  面对恐吓信轻而易举的说出有人死自己负责这样的话。
  面对涂鸦的墙壁选择掩盖无视。
  面对同事精神崩溃只是一味责骂。
  无视山田加寿子的求助暗示。
  这个正式教员所做的一切,是那个曾经的临时教师绝对不会做的事情。
  在法庭上完全驳回了以前自己说的话。否定了自己以前的怀疑。
  这样的人,为什么可以在加寿子决定转学以后,来这样的一个180°大转变呢?
  是绝对的事实摆在面前不容许他继续狡辩了吗?
  那之前那么多疑点,为什么不去争取调查?为什么不怀疑?
  就是这样的人,之后还为加寿子制造了一个些许值得回忆的初中生活。
  多么的可笑。或许就是上天也看不下去,所以给了他一个教训,在轮椅上好好思考思考。
  积木珠子
  她是伟大的。她也是自私的。
  在曾经被自己冷淡对待的前夫女儿死去之后才发现,自己做了多么过分的事情。才想到找出死亡的真相。
  她是想弥补什么,她是想让自己好过一点。
  她所做的,的确是复仇。
  她放弃了一切,不惜与昔日恋人对簿公堂。
  她坚持到了最后。即使得知明日香不是自杀。
  虽然她的出发点可能比较自私,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她的确拯救了三个受伤孩子的灵魂。或者更多。
  世界可以被改变吗?
  可以,你的一举一动,影响着世界的变化。
  《我们的教科书》观后感(九):从日剧中看日本教育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xyksj.blogbus.com/logs/12739029.html
  (上)
  说来我真的是很爱教育啊,在看的那屈指可数的日剧中,教育题材鲜明的剧集就有4部,按照看的先后次序排排站的话应该是《女王的教室》《14岁的妈妈》《考试之神》最后一个是《我们的教科书》。
  这四部都是围绕着教育体裁编写的,《女王》说的是师生间的关系、《14岁的妈妈》谈的是早恋、《考试之神》讲的是家庭教师,即是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故事、《我们的教科书》则是讲的教育者、即是教师之间的事情。每部日剧都有着其独特的视角来阐释着彼此想表达的内容,彼此间关系不大,但是却充满着联系。
  《女王的教室》是这几部片子中,最能引起我共鸣的一个片子。也许是第一次看这种体裁的电视剧,也许是自己的学生的身份被很好的演绎在了这里面,也许是这部日剧的构思最为巧妙、编的最为精彩的缘故。故事设定在小学6年级,班里新来了位班主任,是超级黑化的魔鬼老师。黑化魔鬼老师的黑化程度大大超乎了我的想象,诸如"参加开学典礼是浪费时间""上课时不准上厕所,结果导致一学生尿裤子""实行学分排名制,分数最低的一组负责扫地等苦力工作,理由是让好学生做浪费他们的学习时间""只允许成绩top3名的学生使用柜子和问她问题""板书写好就擦,绝不说记下来了麽之类的话""我的班级不需要参加毕业留念""我的班级没有暑假"、总是讲些超级现实和超级消极的东西给学生们。就这样,这位黑化魔鬼教室不断的给孩子们压力,同时施加各种暴行,可以说她的做法正好和教育制度是相反的。当然,这引起了学生的反感和抵抗,并向家长进行了诉苦,结果家长们组成了家长团来为学生维权讨说法。更为精妙的是,这位黑化女教师非常厉害的把这些脸红脖子粗的家长一个个都驯服了,他们一起倒戈相向站到了老师的这边。
  孩子们最大的筹码没有了,虽然试过向教育委员会投诉,但是他们依旧失败。无奈,孩子们只有消极怠工。于是,一场在成人世界中的勾心斗角、互相拆塔利用的战争在魔鬼黑化老师的策划下开始了。最终,孩子们战败,最为战败者,他们只有服从。
  就这样日复一日,在快毕业的时候,孩子们发现,老师这样做是在为他们好。他们除了学会应有的知识外,同时还磨练出了一颗坚强的心。一个个畸形的小心灵都朝着健康的方向健康成长了,相信,他们应该会成为将来日本的栋梁的吧。
  这部日剧有特点、最大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使得一个个超出常规的举动都是那么的合理与无奈,引人深思,只是,太过于黑暗,估计登陆祖国荧屏是没戏的吧,铁定会被和谐。
  第二部《14岁的妈妈》,讲述的是早恋的话题、然后变成了早孕的话题、接着在各方面知道早孕这个事情后的反应,家人、同学、好友、学校、媒体、社会,至此让小主人公感受到了前所没有的压力。好在那个小妈妈坚强乐观,在家人的帮助下慢慢的挺了过来。故事很复杂,有太多太多的暗线交织着,是剧情扑朔迷离。但是,编剧却好像在惧怕着什么似的,想写却又不敢写,想说却又不敢说,所以这布局的深度就不怎么强,有些肤浅,皮毛而已。
  话题很沉重,也很能够让人反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的孩子们都怎么了?我想,这部日剧最大的功绩在于要正视生命,敬爱生命,尊重生命,把生命当作儿戏是可耻的吧。比较不大认同的就是同学们的反应,有些假。毕竟这个敏感问题不怎么好写吧,只能够自己没事慢慢遐想了。
  另一部《考试之神》是今夏的4月番,又是一个一反常态的家庭教师,悲伤的过去造就了现在的他,一个上初三的超级无敌大天才,对象同样是6年级的考生。"据说要是请她做家教的话就要家长下跪的哦""你是想考试还是想学习?""我是绝对不会失手的"3句话就让这部日剧的关系明了了起来。至于她的学习方法除了科学的计划外 另一个就是"狠"字了,没有狠劲,基本上是什么都做不到的。这让我想起了那句"天将降大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这样,家庭小教师、家长、学生在这一年中都慢慢的成长了。
  不过,这部日剧的表现力不怎么强烈,紧凑感很一般,当时是一周一周追的,追着追着就忘记追了。最后,索性出完了一起看了,大概是剧情有些枯燥的问题吧,男主角选的不好。这部剧我想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家长吧,反思自己在教子之中所犯的错误来说,这部日剧是很不错的选择。只是,他们真的能够看懂吗?
  最后一个是《我们的教科书》,这是前些时候才看的旧番。到了这部剧里,学生的戏份变少了,更多的是大人间的问题。故事始终围绕着"学校里是否存在着欺负事件"展开,直接引发这个讨论的是"学生坠楼事件",随着剧情的展开,这个事件也慢慢的明晰起来。
  学校有学校的无奈、老师有老师的无奈、学生有学生的无奈。这简直就是一个畸形教育下的产物,故事好像始终都在无力的反应着这句话。剧中到底谁错了?谁是正确的?如果不杀害脑细胞的话,真的是很难想清楚,貌似,谁都没有错,可是确实有着学生受到了欺负。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这应该是这部剧最想阐明的东西吧。
  (中)
  日本的黑化教育
  这四部连续剧基本上都在涉黑,凶杀、暴力、色情基本上都有了。而且发生在了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身上,虽然结局都是拨乱反正,不过无风不起浪,这种现象一定在现实中广泛的存在,所以才会被搬上荧屏。
  本以为中国的教育是很乱的,没想到日本的更乱啊。只是,造成混乱的原因是和中国的大相径庭。日本比起中国来更多的加强了技能的学习,弱化了知识上的教育。但是,知识决定命运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形成了好的很好、差的很差的一种两极分化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好的和差的就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差的就会有着扰乱社会安定行为的出现,而且会越来越多的表现出来,不安定,将会成为将来日本教育的一个大问题吧。
  中国的教育
  中国则是"应试教育",这应该是由历史背景所决定的,旧中国与时代潮流的知识断层不是一般的大,要想赶上弥补这个断层,只有学习知识,不断的学习和强化知识,才能够慢慢的弥补上这断层来。再加上,上一辈们,除了学习的任务之外,还有着谋生这个事情要做,学习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子占到了学生生活的全部。因为学习知识来之不易,所以他们也好珍惜。可是现在,教育机会正在越来越平民化,基础教育的模式已基本上形成。
  他们衣食无忧,往往剩下的就是学习和玩这两个任务。没有什么压力,也没有什么目的,只是单纯的接受教育。比起学习来,玩简直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所以就会不好好学习,自然不会有好的成绩,自然在高考的时候会感受到压力。现在的素质教育正在形成着新的断层,小升初,由于不用考试就近分配。但是却出现了新的问题,小学生连基础知识都不会!可悲,这样的小学生自然会边缘化,一步差步步差,最后成为边缘学生。
  有幸没成为边缘学生的初中学生们,就会迷惘,枯燥的学习有什么用呢?再加上中国的互联网错误的铺开,形成了娱乐至上的风气,正经的学术气氛却完全没有出现,(虽然最近出现了豆瓣和译言,不过依旧是杯水车薪,糟粕盛行)。再加上一些无良的电视文化天天冲击着学生们的生活,慢慢的就会迷失。要么去追星、要么就去沉迷于网络世界中,于是,第二个断层出现了。
  中考,再次淘汰了一些人,迈过中考坎的学生们进入了高中生活。但是学生们感受到了无比的压力,学习上的压力,竞争的压力。两次的减负,教材的改革,已经无形中出现了第三道断层,知识的断层。虽然小学的减负,中学课本的改革剔除掉了许多冗长的知识,弱化了n多能力要求,以此来做到另一种减负。
  但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个后遗症在高中体现了出来。接着,新一批的边缘学生出现了,他们天天往教室后一座,睡觉、聊天、捣乱,整天嘻嘻哈哈,过的也蛮快乐。而那些发奋学习的学生呢?他们就惨了。要补中学时期的断层,还要学习新的知识。
  这时高考的压力出现了,想上大学,却又考不上,于是迷失到了题海战术中去。究其原因就是中国人太多了,现今的财力根本不构建出足够的大学让你们去上。于是,竞争吧,孩子们厮杀吧,尽自己的所能去厮杀吧,结果就是死的死,伤的伤,只当给计划生育做贡献。
  中日教育的差别
  其实,中国和日本的差异还是蛮内涵的。实行的都是633的学制,小学6年、初中高中各三年。只是各有侧重,一个侧重知识的培养,另一个则侧重了技能的培养但却弱化了知识的教育。同时,社会风气的不同,也使其朝着俩个不同的地方发展。同样的高中毕业,日本学生的选择就会比中国学生的多,有着多种形式的大学供他们的进修,不过,要是想上好大学的话,还是要高考的,所以,这点上来看还是一样的。
  未来的中国教育制度
  大概在奥运会过完后,又会来铺天盖地的教育改革吧,这次又会改成什么样,偶好期待啊~不过,中国人很蛋疼,改来改去就那几样,简直瞎折腾,这点上看还是比较寒心的。
  (下)
  日本的部文化
  日本教育里的部文化是我非常喜欢的地方之一,另外一个非常喜欢的地方就是校服非常好看。和国内学校比起来,简直不是一个档次。
  在这4部日剧中,部也都有着不同场次的出现。在《考试之神》里则是作为择校的理由存在的,也可以说是繁杂沉重的学习任务的精神支柱。于是,在自己毕业的时候,就会有着,初中3年最幸福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大概就会有人说,在某某部里我怎么怎么了。
  这几部日剧里并没有很突出的描写部,不过能够看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就已经足够让人兴奋了。每天放学后,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然后再通过运动会或者文化祭、校庆之类的东西分享,既娱乐小众,也娱乐了大众。(话说,国内的中学生运动会真的和地下组织一样,估计是属于见光死的那个类型的,低调的可怜……
  单独说一说日本的部文化,我想还是因为国内的大环境里,部文化这个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强调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阴错阳差的形成了,智为首的错误集团,而且有着纠正不能的趋势。虽然我们有推行素质教育,学校也有试行过,偶也有幸参加过。可惜的是,仅仅维持了一个月。
  看来看去,还是中国人太多了。一个班7、8十号人,一起进行课外活动,一共8个班,我的妈呀,那叫一个隆重。篮球场上黑压压一片,都是人。老师牵头所组织的各种兴趣小组也因为经费和场地的问题,消失了。于是,课外活动就变成了,压操场和压操场,其实很像监狱里的放风。-_-
  很期待,类似于日本的部那样的东西在国内出现,不过,偶是没机会参与了。好在现在出现了一些这个趋势和矛头。学校也会举办一些艺术节之类的东西,次数也出1年1次增加到1年几次,每样都要来一回。虽然不能做到人人参与,但是,还是能够娱乐大众的。
  (完)
  --------------------------
  08.1.03更新
  本来只贴了到了 女王的教室 和 14岁的妈妈的那里,今天看到douban像偶推荐了这个,不禁感叹缘分啊,所以就贴过来了。建议大家都看看这几部日剧,很有意思。
网站目录投稿: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