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析我国中医高校教育改革


  李倩+杨应合
  【摘 要】中医高校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中医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医高校教育要充分重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使得学生更加注重中医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使学生的职业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养、实践能力能够综合发展。
  【关键词】中医高校;教育改革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医高校教育也要注重自己的教育改革,这样才能不断促进中医高校的健康发展,使中医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中医高校教育事业的改革有利于中医高校人才的培养,使中医高校人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不断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有利于中医高校自身的发展,使中医高校改进自身在发展进程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一、中医高校培养现状
  (一)中医高校教学结构不合理
  在中医高校的教育事业中,中医高校教学结构不合理导致中医高校教育事业没有取得更好的发展。在现阶段的中医高校教育中,大多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在理论知识体系中融入西医理念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但是教材的不断西化使得中医高校教育没有体现出中医教育的特点,容易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各种概念相互混杂,不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学校在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培养的过程中没有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中医高校教育像大多数学校一样"重理论、轻实践",这不利于学生实践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让学生的理论知识无法结合实践能力进行深化,使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对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阻碍。
  (二)培养目标不明确
  我国目前中医高校在教育中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一方面中医高校力求培养出医疗、科研、教学相结合的高级中医人才,使得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压力不断增大,在学习一方面知识的时候要注重另一方面知识的学习,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中医高校教育在培养中医人才的之后力求中西兼顾,这种培养目标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的时候思维产生昏乱,一方面要注重中医知识的学习,一方面要兼顾西医的学习,不能正确分清主次,使学生的发展方向不明确,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迷茫。
  (三)中医人才有西化趋势
  在医疗事业的发展中,由于西医比中医的治疗效果快,使得大多数人在治病的时候倾向于选择西医。中医虽然疗效较好,但见效慢,而且收费也较高,這使得中医人才在学习的过程中分不清主次,可能会偏重对西医知识的学习。然而中医人才对西医知识的学习缺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正确的培养方式,使中医学生既不能精通中医,又很难在西医中取得良好的发展,使得中医人才质量不断下降,不利于中医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中医学生缺乏临床经验
  中医高校教育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资源条件的限制,使得中医高校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医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不能让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医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通过实习实践获得,但在实习的过程中单纯通过一些纪律约束让学生跟随师傅进行实践,学生虽然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一些中医知识的理解,但没有真正的实践机会,同时在实习的过程中,实习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让学生不能在实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中医高校教育如何改革
  (一)明确教育目标
  中医高校教育要明确教育目标,分清教学主次。中医高校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可以融入一些西方的理论体系,但是要注重中西医的结合,在培养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自己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端中医人才,把培养的重心放在中医教育事业当中,对于西医理念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充分把握中医发展的优势,让学生注重中医知识的学习同时吸收西方思维中的精华,不断促进学生中医知识能力的提高。中医高校明确教育目标有利于中医教育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目标指导,真正促进中医人才的培养,促进中医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中医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
  中医高校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理论教学,转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理论 思维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动手思维和动手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化理论知识,充分了解吸收理论知识的精华,让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实践,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穿插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就能通过实践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真正提高中医高校的教学质量。
  (三)注重社会资源的利用
  由于受到资源的限制,使得中医高校理论和实践的穿插教学受到一定的阻碍。中医高校教育要注重社会资源的利用,注重和相关企业的相互结合,让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能够在企业中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够促进中医事业和企业的共同发展,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四)注重教师质量的提高
  中医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要依靠教师课堂教学完成,在中医高校教育改革进程中要注重教师质量的提高。一方面要注重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使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能够为学生做出规范指导。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师教学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中能够提高对中医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总结
  中医高校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中医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医高校教育要充分重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使得学生更加注重中医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能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辰辰. 中医学专业通识教育改革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
  [2]罗珺. 中医人才(卓越中医)培养模式改革和发展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15,(24).
  [3]张奇文. 术业有专攻——就试办中医少年班谈中医高校教育改革[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5,(03).
网站目录投稿:含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