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指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识,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 这是度娘上对"社交"一词的定义;由此可见社交是一种人际交易的过程,陌生人是这一过程中的主体,而熟人就是过程之后的副产物。 " 熟人"是指彼此比较熟悉,曾经打过交道,有一定关系的却又不是十分密切的人。 对于熟人的定义度娘也做了比较详实的解释;据此我们可以理解:熟人就是介于陌生人和亲人(血缘、婚姻、道德、伦理)之间的一种超自然人脉关系。 OK!陌生人和熟人的定义复习完了,现在我们就进入正题,探索陌生人和熟人作为社交领域前缀的伦理关系? 社交起于微末,发于方寸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一种集群动物,正是由于人类的团结协作,才取代了恐龙乃至地球上其他物种成为万物灵长。追根究底团结人类使其协作的力量又是人类意识形态统一、同化的一种过程,这中间除了身份地位相近人群的"等价"交易之外,还有地位悬殊者在强权之下的"价值"妥协。 或许有人要说这种妥协和社交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我们何不换一个境界,站在人类意志的高度把它当做是社交的一种"伎俩"?"强权社交"这个名词怎么样? 社交小了来说,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交流就是社交,一群蚂蚁和另一群蚂蚁交流也是社交;从大的方面说,种族与种族、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不也算么! 人们正是因为对自身现状(财富、金钱、美色、地位)的不满才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智能手机)来充实现实生活,而"互联网社交"的出现正好恰逢其时。 社交的本质是资讯财富的信息流交易,正是由于社会地位、财富、技能、知识储量的差异而产生的一种行为;在冷兵器时代它被放大成为各种势力、集团、种族、国家之间的"财富转移",在科技日渐发达的二进制时代,特别是当下流行的"互联网+"时代,它全民化之后,就具化成微信、微博、Facebook等社交品类。社交的范围被放大了(全民社交时代互联网连接了人和世界),同时社交的领地也被缩小了(只存在于智能手机的方寸之间)。 所谓的社交都是从陌生开始 作为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90后,他们似乎有着天生的"自我表达"基因,"娱乐至死,社交至上"。而他们的表现阵地就在现代化的社交矩阵之中,QQ、微信、微博、美拍、猫呼、被窝…… 当然他们之中也有追星的、二次元宅的、自拍狂人、电子极客……但是他们往往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斗,他们的背后有着更多的族群。个人亟需获得他人认可,而团队也需要更大的社群空间,当然还有推波助澜的创业者对于互联网红利的极端渴望,这就构成了社交App细分化的现实。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智能手机APP已逾百万之数,而朝生暮死的App也不在少数;甚至于有国人总结出社交App 10个月的生命周期。可以想象在如此环境之中诞生的"熟人"社交有多么脆弱。 他们虽然由于各种各种各样的兴趣、目的、爱好习惯等被串联在不同的社群,被识别为不同层次的"陌生人",进而通过不同社交模式的教育开始向好友(熟人)进化;但是地域、环境、身份地位等不确定因素却一直对这种"熟人"关系虎视眈眈;我们几乎不可能相信在社交关系中有陌生人发展成的的"好友"、"夫妻""师徒",更别说发生所谓的现金流关系(哪怕是支付宝的现金流也是在熟人范畴)。 由此可见这种粉丝关注类型的"熟人关系",哪怕你们的亲密度和社交频率极度频繁(约过炮,粉过票),也还只是一种"陌生人"。 微信,QQ号称熟人社交,那么你真的有这么多熟人吗 既然市场上所谓的"熟人"社交归根结底还是陌生人,那么从熟人发展开来的QQ和微信等熟人社交鼻祖又如何? 这里我们不妨从它们的好友增殖方式来看:QQ通过查找以及附近的人推荐,还有qq群构成了好友的关系链;而微信摇一摇和附近的则一度火爆了大江南北;从好友属性来看:qq和微信很少会出现亲人的身影,反倒是通过工作、同学和交际圈子加上了太多几乎不认识的人,甚至当好友数据达到一定程度账号还会升级成半职业的"营销账号",这里你就知道你们的好友关系有多"熟"了。 某汉堡公司曾做过一个实验:只要你删除Facebook上的10个好友就可以吃上一个免费汉堡,结果不言而喻。而现实也是绝对熟人之间无社交:父母和子女的代沟缺乏沟通;丈夫和妻子的隔阂经营婚姻;师者和学生的辈分身份差异;正因为彼此之间的了解又或者是自以为了解疏远了熟人,一句话,我们害怕被人看透,特别是亲人。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熟人社交是陌生人的圈子文化体量和质量达到一定水准的产物,它本质上还是陌生人社交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