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看过刘昕教授的译著《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一书,该书前言中的一句话让我感受颇深。大概的意思是:越来越发现,自己慢慢回归原点了,在人力资源领域浸淫多年,有那么一天,突然在想,究竟什么才是人力资源管理?这或许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漠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了吧。而丹尼尔-A-雷恩的《管理思想史》就是这么一部让你重新审视和思考管理原点的著作。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因工作结缘,所有的管理都是为了工作效率的提升,而效率如何提升便成了管理学永恒的话题。管理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管理者、被管理者和工作也就成了研究管理的重要出发点。造化弄人的是,仅仅由于出发角度的不同,管理思想的历史就被划分成了三个时代: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和现当代的管理思想。 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曾遭到过巨大误解,很多对管理学涉入未深的人,往往将泰勒的科学管理视为将员工当作工具的管理方式,认为它以效率和利润为根本追求,是真正的"喝着工人血液"的资本家管理。但也许我们无法想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现管理者、被管理者和工作的三方和谐共进,一直都是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价值原点。但是,如何共进呢?泰勒选择了工作这个切入点,他认为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人的收入就随之提升,在此基础上实现三方和谐,因此,泰勒千方百计改进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基于那个时代背景,泰勒做了"只要收入提高,工人就会开心,进而三方和谐"的前提假设。也许现在看来,这是一个无趣的假设,但历史是有节点的,任何东西都应该把它放到当时的历史中进行评价。在当代,泰勒受了太多的委屈,巨大成就和声望在历史进程中也一样会寂静地可怕,丹尼尔-A-雷恩在该书中为泰勒"平反"了,并给了泰勒"逍遥哲人"的封号。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管理思想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管理学家们当然不能停下脚步,以霍桑实验为标志的社会人时代就此来临。社会人时代的管理思想从根源上来说,是从被管理者出发,充分考虑被管理者的情绪和心理来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目的同样是实现三方和谐,达到效率提高。它的逻辑简单来说就是,只有人开心了,工作效率才能提升,组织才能发展。从社会人角度来看,我们很明显看到泰勒在思考的时候还是绕了一下,为什么不直接从人出发而从工作出发呢? 这无疑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对于历史而言,每个人都是无辜的,包括泰勒。 由于管理的三方面中工作和被管理者都被说完了,现当代管理学便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管理者,他们以领导力和管理者素质为研究热点,贯穿了管理技术、管理方法以及组织理论内容,现当代管理研究回归管理者确实是一个理论跳跃,从研究对方到反思自己,管理学真的是在进步。 通过管理思想的发展来看,管理思想深受经济、社会和政治价值的导向影响,它并非是闭门造车,凭空而出的理论。正如德鲁克所言,管理是一种实践。以史为鉴,可知兴衰,管理思想史无疑也具有同样的功能。看到前人在管理理论和实践道路上的探索,他们的激情和执著,成功与失败,都在历史上留下厚实的脚印。 当我们以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地去阅读这本书时,心中会油然地感到一种敬畏,真的会泪流满面。 原来,管理学始终在追求员工、工作和管理者三方的和谐,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组织效益提升和社会进步,这已经足以让我们这样说:管理是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