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是经由历史反复检验,最后沉淀下来的、能体现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最具代表性的书籍。比如《周易》、《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史记》、《资治通鉴》等书就是这样的书籍。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文明史,沉淀下来的经典可谓浩如烟海!面对如此众多的书籍,我们当如何去读,方能消化掉呢? 从古今中外许多学问大家总结的读书经验来看,笔者以为,就原则的角度而言,须守住两条原则:一是读书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根据自己的目的,有选择性的来读;二是对自己选准的、必读的经典必须至少读三遍。就方法的角度而言,须在这四个字上用功夫:懂、深、透、活。下边笔者结合前人的读书经验就这两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以期有助于热爱读书的各位网友。 一、读书要有目的 读书的目的从大的方面来讲,不外乎就是认识世界、积累学问、提高能力、开阔视野、提高修养;从小的方面来讲,应该是结合自己的实际,围绕一个中心点,或兴趣点,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阅读。笔者这里要谈的读书的目的主要指后一种。 我们知道,书海无涯,而人生有限。因此,我们在这有限的人生中,在读书时,就不能不有选择有重点的来读。比如做语文教师的,读书的重点就应该放在三个方面:国学典籍、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典籍、语文教育学和语文教育史方面的典籍;以此类推,做其他工作的自然也就应当把读书的重点放在同自己的工作密切相关的经典书籍的阅读上。 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读书(二)》中有一段话对这个问题阐述得很充分。他说:"读书必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性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以科目为中心时,就要精选那一科要籍,一部一部的从头读到尾,以求对于该科得到一个赅括的了解,作进一步作高深研究的准备。读文学作品以作家为中心,读史学作品以时代为中心,也属于这一类。以问题为中心时,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采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去读,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诸家对于这问题的意见,以供自己权衡去取,推求结论。重要的书仍须全看,其余的这里看一章,那里看一节,得到所要搜集的材料就可以丢手。"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或者用朱先生的话说"读书的中心"对读书的重要性。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文中说"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这句话同朱光潜先生的意见可谓异曲而同工。 二、经典须反复阅读 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的名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从经典阅读的角度讲,这些名言都很好地道出了经典阅读的基本特征,这就是:反复读。 在这个方面,许多前贤大家都给我们做出了杰出的榜样。比如苏轼留给后世最有名的读书法就是"八面受敌法"。他在给《又答王庠书》中是这样说的:"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从这段引文中读者诸君不难看出,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其要义就是:每一本有价值的书,都应该读好几遍,但每一遍应该有每一遍的目的,比如第一遍读,可着眼于兴亡治乱;第二遍读可着眼于典章制度。依此类推,第三遍应该有第三遍的目的,第四遍应该有第四遍的目的,等等。 苏东坡读书是这样,伟人毛泽东读书同样如此。毛泽东读书主张"三复四温",即对重要的喜爱的书在不同时期不断地反复阅读与重温。毛泽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比如,他读《资治通鉴》达17次之多,读《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鲁迅全集》等也达5、6遍,《二十四史》更是一辈子在读。 文史类的经典要这样来阅读,那么,数理类的经典呢?答案是依然如此。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读书主张少而精,对重要的书或论著要多读几遍。他说:"我过去念一本书或阅读一篇论著,从来没有念一遍就让它过去的。要么不念,要念就念个透……每次念的时候总觉得比前一次有心得体会。" 为什么一本书要这样读呢?他是这样自述的:"读书,第一遍可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体会。我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都是这样的。我最喜欢《聊斋》,不知读了多少遍。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无处查,我就读下去再说,以后再读就逐步加深理解。读数学书也是这样,要把一部书一下子读懂不容易,我一般是边读边想,边做习题,到读最末一遍,题目也全部做完。读书不必太多,要读的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 由此可见,经典不论文理,如何来读,不是一目了然吗? 三、须在"懂、深、透、活"上下功夫 经典须反复读,甚至一辈子来读,那么,读的时候,当如何下功夫,当如何提高读的效益呢?笔者的看法是,须在"懂、深、透、活"上下功夫。 1. 懂。何谓"懂"?就是对一本书的字词句篇的意义要理解正确、准确,理解到位。比如拿《论语》的阅读来讲,读《论语》我们首先要把书中的字词句理解正确,不可错解;理解准确,不可偏解;理解到位,不可缺斤少两。读《论语》,开始的阅读如果能做到这三项要求,就算是初步把《论语》读懂了。 2. 深。就是在"懂"的基础上,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有质疑问难的精神。比如《论语》有这么一句话:"吾道一以贯之",这是孔子说的一句话。在《论语》中,曾子的解释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许多人读曾子的这个解释,都不会产生疑问。在这些人看来,曾子乃孔子的学生,他的解释还会有错吗?但笔者读这句话,总觉着有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知道,孔子思想中最高的一个概念是"仁",而且我们读《论语》的其他篇章,读孔子的传记,同样是如此。换句话说,在孔子的思想中,"一以贯之"的应该是"仁",不是"忠恕"。这一点,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傅佩荣先生在他的《论语》解读中也是这样认识的。既然如此,曾子为什么要这样解释呢?这就不属于本文要讨论的问题了,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自己钻研钻研。我们就此打住。不过,从这里读者诸君不难看出,读书要深,就不能不由质疑的精神,"为什么"的精神。 3. 透。所谓"透",就是把这本书所阐述的内容,所讲的道理,从头至尾,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从里到外,弄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依然拿《论语》阅读来讲,要达到"透"的境界,我们除了要在文本本身的阅读上狠下功夫外,还得研读史料中有关孔子言行的其他记载,还得研读古人、今人、外国人写的孔子的传记,还得研读古人、今人、外国人研究孔子的研究成果,等等。只有这样,我们对《论语》阅读才能达到"透"的境界。 4. 活。所谓"活",就是活用,就是践行。把一本书读懂了、读深了、读透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读"活",就是结合实际、结合现实生活,尽可能做到活学活用。还是拿《论语》来讲。我们经过上述一系列的苦心研读,已达到"透"的境界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结合现实生活把《论语》中讲的仁义礼智信、孝悌谨学行等这些做人的要求落实到我们的思想中、行动中,并通过我们的宣传、践行影响更多的人。这就是"活"。读书只有达到了这个境界,才算是完成了对经典的阅读。 经典如何来读?笔者结合许多名人、伟人的读书经验虽然做了一番论述,但这个论述仅仅是个引子。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说过:"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句话启示我们,对经典的阅读其实是没有止境的。在这个方面,我们需要秉承的理念是:活到老,读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