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小杨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学日语的她在一家日本人的公司找到了一个总经理助理的位置。 小杨在日本出生,上到小学毕业才回来,一口日语十分流利,在大学里屡屡得到老师表扬,我们常常笑她是个"小日本"。而她对自己的这段经历也十分得意,所以找工作的时候,非日资公司不去。 上班快三个月了,日本老板对她很满意,想跟她签长期合同,小杨却有点犹豫,倒不是因为待遇不好,而是公司里有一个副总对她很是看不惯,经常给她小鞋穿。 在小杨去公司之前,这位副总是总经理助理,小杨是在他高升之后补了他的空缺,据说面试的时候他对小杨的印象还是不错的,现在为什么变了脸呢? 那天我去接小杨下班,被我看出了端倪。该副总在审看小杨递给他的日文报告,提出小杨报告中的几个问题,小杨立刻进行辩解--日语里这个词应该是这个意思,不会错的。上次你的这个错误就是我向山上先生提出的,他也认为我是对的。副总的脸色立刻有点阴,他合上报告--那好,我回去慢慢看。明天再给你。小杨又说:"今晚山上先生就要的。" "没关系,我亲自给他好了。"副总沉着脸走了。 晚饭的时候,我和小杨聊起了她与副总最近的矛盾,基本上都是这些琐碎的冲突。副总当年是看电视学日语自学成才的,这个经历一直是他的骄傲,可是自学的东西总有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年轻气盛学院派的小杨眼里自然揉不进沙子,所以常常会当面冲突。虽然对的常常是小杨,可是副总却是越来越不高兴。小杨问我:"我只是为了减少工作的差错率,我错了吗?" 斑竹点评:这段时间大量的职场新鲜人出现,小杨这样的困惑很多人都会有,明明只是为了工作,却忘了给别人留点余地。上文中提到的这位副总一定也是欣赏小杨的能力的,不然面试时对小杨好印象从何而来,毕竟小杨的专业知识是他欠缺的。可是小杨自己似乎欠缺了一点虚心和温和,一起工作,探讨问题的方式最好和缓一些,"可能"、"也许"这样的字眼能缓解矛盾,言语里面动不动就提到上司也是一种错误做法,这会让人有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越是优秀的人才越要注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