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甘地对印度独立的影响是什么甘地对印度的影响有多大


  甘地和曼德拉,一个印度的国父,一个南非的国父,他们两个有两个一致的特点:都是由西方国家扶持树立起的形象,并当作道德的标杆;其次就是两人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者,但是对于民族的发展没有任何贡献。相比于曼德拉来看,圣雄甘地的想法更加反社会,而且还能够被称之为"圣雄"。
  1、甘地不一般的"斗争"方式
  甘地生于一个印度教家庭,19岁时前往英国学习法律,之后在南非领导南非印度人争取权利,其手段就是非暴力不合作的前身,以印度仁爱、素食、不杀生来争取南非印度人的自身权力。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凭借在南非的"斗争"经验迅速成为国大党的领袖人物,将非暴力不合作上升到国大党争取民族解放的指导思想。
  非暴力不合作说到底就是用和平的方式采用罢工、抵制英货等非暴力手段以进行斗争,你打我我也不还手,最后到感动英国人,从而使英方服软,退出印度。
  我国新民主革命时期,进步青年抗议罢工能换来敌人的退却?对象都是帝国主义,换来的只有无尽的屠谬,难道换成印度就能够成功?
  其实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与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民族解放斗争方案没有关系。印度在英国殖民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英国人都承认印度是英王皇冠上的明珠。因此印度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印度这块土地。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相继发生四次非暴力不合作的运动,但无一例外全部在英国总督的高压之下宣告破产。
  丘吉尔听闻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怒吼道:"他应该在德里大门口被捆住手脚,然后让总督骑大象践踏。"
  显然,丘吉尔是绝对不会让印度独立。换一句话说,甘地的方式根本没有能力争取到印度的民族独立。
  让人作呕的是,甘地甚至在抗日战争中普及他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模式:"带着你们的毁灭手段来吧!我们给你两亿人,可是剩下的两亿人是不会屈服的。"
  如果这方式真的被采纳,那就真的亡国了。
  2、英国为何退出印度?
  英国退出对印度的殖民体系,其原因有两点,一是缺少足够的力量对印度进行控制;二是英国在印度设立的文官体系的崩溃,甘地小打小闹影响不了大局。
  二战结束之后,世界老大的地位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转变,英国从一个超一流国家沦为准一流国家,面对世界各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英国根本无力维持统治。想要继续维持就需要大量的军人前往镇压。
  二战后,丘吉尔的幕僚告诉丘吉尔:"如果想要重新掌控印度,需要派驻150万人的军队",元气大伤的英国人无力承担如此大的投资,加上丘吉尔曾经承诺在印度协助抵抗法西斯之后,将还给印度自由,丘吉尔也只好就坡下驴。
  此外,印度文官体系的崩溃也是英国不得不退出印度的一个重要原因。英国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实现对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统治,文官体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文官体系是英国殖民印度,上传下达行政执行的力量。二战爆发,英国本土无力抽出更多文官支援海外,那也就意味着对于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力将大大削弱。民族主义抬头,在孟买爆发兵变,在马尔巴尔、比哈尔警察体系失去作用,这都是在文官体系崩溃的前提下进行的。
  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变得岌岌可危,然而又缺乏力量力挽狂澜,和平退出印度代价最小,也是维持大英帝国最后的体面。
  一个时代的结束一定是系统性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根本无法动摇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基础,只不过被抬得太高了。称雄称之,也只有印度人喜欢罢了。
  3、甘地主张保留种姓制度,反对工业化
  甘地对于印度独立影响几乎等于0,毕竟英国不会说我退出印度是因为自己不行了,总要有一个让自己面子过得去,找一个高大上的理由。
  矮子里面挑将军,甘地就这样被抬了出来,树一块牌坊。
  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就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能够靠着求着别人打自己的自残式方式取得独立。
  这还不是甘地的奇葩之处。
  更为奇葩的是甘地作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毕业于伦敦大学法学院,接受过西方教育的甘地本该对于种姓制度深恶痛绝,然而西方的制度、思想一点没学到。
  相信印度教能够带人轮回转世,对于种姓制度也是持有认可状态,这使得甘地在英国接受教育也只不过是为了镀金而已。
  工业化应该是每一个农业国家追寻的道路,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生产力扩大,从而提高生活水平。然而甘地却一味地在宣扬自己的衣服自己织,反对铁路,反对机器生产,宣扬乡村的手工劳动方式,将半只脚踏进工业社会的印度硬生生地拉了回来。
  这,就是甘地对印度的贡献?
网站目录投稿:千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