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内对《活着》的分析不胜枚举,大多都研究其悲剧色彩,作者的创作意图等,对于人名隐喻的研究非常稀少。余华将人名与命运相联系,通过人名暗示人生轨迹。本文从福贵,有珍,龙二和春生四位人物及其人名的隐藏关系出发,研究《活着》中的人名隐喻,揭示人名隐喻在《活着》中的隐喻作用,即暗示人物命运及延伸文章主题,以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活着》;人名隐喻;命运;对比反差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隐喻。如今随着语言研究不断深入,隐喻不仅仅被视为简单的修辞隐喻。莱考夫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在语言中,还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运用贴切的隐喻,向读者传递写作意图。余华在构建故事的同时,巧妙地为人物命名,通过人名与命运的相互映射,为读者呈现强烈的阅读画面。本文从人名出发,进一步研究其与人物命运以及主题意图的联系,从而使得读者对《活着》有着更深的了解 一、《活着》的人名隐喻 人物一:福贵。徐福贵出身于地主家庭的,名字承载了父母对他的期望。徐父为其取名为福贵,"福"字蕴含"福气",与"祸"相对;"贵"字包含"富贵",与"贫"相对,反映了徐父期望儿子能继承家业,光宗耀祖。可惜福贵年少不学无术,不仅没能重振家业,还在与龙二赌博中输得倾家荡产,开始了贫苦的后半生。祸福相倚,龙二因其地主身份,被人民政府枪决,福贵逃过一劫。福贵的后半生还经历了亲友的悉数去世,最后只剩一头老牛作陪。他的前半生过得幸福富贵,然而后半生的贫穷磨难与前半生的对比给了读者强烈的感官反差。当读者为福贵的人生感到惋惜怜悯时,作者又安排了老牛"福贵"与他晚年做伴。虽然福贵的一生坎坷,然而他仍对生活抱有希望,这些人生经历不失为上天赐予的财富。 人物二:家珍。家珍是福贵之妻,出身于米行之家,家珍父母为其取名为"家珍",取义为家中掌上明珠,希望她能被人以稀世珍珠相待。但嫁与福贵后,不仅要忍受福贵的鬼混,还经历了夫家的家道中落,在福贵"失踪"后独自抚养子女与婆婆,扛起养家的重担。终于等到了丈夫回家后,又患上了软骨病。她本应享受子孙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然而子女相继离世的悲痛又成为压死家珍的最后一根稻草。家珍的人生与她名字形成的反讽是较为典型的人名隐喻。 人物三:龙二。龙二是改变福贵命运的重要人物。他是赌场高手,在与福贵的赌博中,因为老千手段使得福贵倾家荡产,继而拥有了徐家的全部资产。首先,"龙"字在中文语境中代表着最高地位,"二"字在中文中多有差一等级之意,"龙二"也就是比龙低一等级,中文中对应的有蛇,这也暗示了他的身份,即地头蛇。其次,"二"字也暗示了龙二人生的两次变故,其一为他赢了福贵,代替他成为地主;其二,他因地主身份,再代替福贵成为批斗对象,被人民政府枪决。在这一主人公命运转折的人物中,作者并未花较多的笔墨讲诉其故事,但是独居技巧的命名已然暗示了人物的人生。 人物四:春生。春生原是福贵战友,但却在战争中失联了。再次相见是在医院,福贵的儿子有庆在为春生的妻子献血中因抽血过多而死。彼时,春生是县长,而福贵则是平民。原本仕途平坦的春生,没有逃过"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在红卫兵的折磨下,选择了结自己。春生名字取自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原诗是赞扬野草的韧劲。春生在战争中劫后余生并进入官场,若按正常轨迹,他的人生与仕途都应顺风顺水,然而"文化大革命"彻底改变了一切。有庆在给春生要生产的妻子献血的过程中,因抽血过多而死,春生因此欠了福贵家一条命。"文化大革命"中,他没有熬过批斗,选择了自杀。春生最终没能成为韧草,而是选择了与苦难同归于尽,这种对比反差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文化大革命"对于春生这类人的折磨。 二、《活着》中人名隐喻的作用 作者为人物命名时,并非随心所欲。人物的名字是整篇故事的精髓。合适的人名可以充分展现人物的魅力与特点,表明主旨。《活着》中的人名有以下两种隐喻作用: 暗示人物命运发展。余华在《活着》中多采用命运反转的方式为人物命名。福贵的大部分人生都是贫穷艰难;有珍尝尽人生艰难,经历了子女的先后离世后也撒手人寰;龙二经历了一夜暴富后,成了他人的替死鬼;春生县长没被炮火击中,却逃不过"文化浩劫",选擇了自我了结。作者通过这种人名隐喻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发展,这种人名与人物命运的强烈反差对比,给予读者更为强烈的情感冲击。 延伸作品主题。《活着》中大部分有姓名的出场人物,其命运都与名字有着反差。这种对比传递了作者对于生活磨难的深刻理解。活着本就艰难,要克服生活中的磨难活着更是值得颂扬。主人公福贵一生虽未能幸福富贵,且遭受了各种磨难,可他仍然选择与命运抗争,努力地活下去。他受过的磨难对于他来说也是上天赐予的人生财富。 三、结语 人名隐喻既不属于结构隐喻也不属于空间或实物隐喻,而是一种只存在于小说文体中的特殊概念隐喻。人名隐喻完全依托文学语境,且与文章风格,美学,主旨紧密相关。人名隐喻的文学语境就是全文主旨及人物性格,离开这两个影响因素,人名隐喻意义也不复存在。人名隐喻的首要原则就是符合一定的文化背景下的命名习俗,其次是特定的文学意图,如此人名到人名隐喻的功能才能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 George Lakoff,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 宋中秀, 浅析文学作品中人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143-144. [3] 楼光庆, 从姓名看社会和文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2). [4] 余华,活着,[M]. 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