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灌期,都是黄河流域的用水高峰期,根据全国水文气象干旱监测显示,近期黄河上游部分地区出现大旱,中下游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对水资源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黄河干旱的原因是什么呢?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呢?下面本站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黄河干旱的原因 天然降水短缺是引起干旱灾害的深层次原因。干旱的最初体现为大气有效降水显著偏少,即气象干旱,气象干旱是引起农业干旱的先决因素。黄河流经的西北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平原降水量在160毫米以下,基本不产生地表径流,农作物生长基本依靠灌溉补充水分。而黄淮海区域的干旱特征主要表现在天然水资源短缺引发的系统性深度供需矛盾,以及晴热少雨气候加剧这种矛盾而产生的持续干旱灾害。因此,流域降水资源缺少导致了农业干旱灾害的频繁发生,是干旱成灾的深层次原因。 部分地区的耕作方式造成"表层干旱",进一步加剧了旱情的发展。根据黄河流域农村水利研究中心在黄河下游灌区的调研,下游引黄灌区大多使用旋耕机耕作,旋耕方式具有一次作业即能使土壤细碎、土肥掺和均匀、省时、省力、省工等特点。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旋耕的耕深较浅,一般在12~16厘米,仅能疏松表层土壤,小麦播种后,麦种悬于松散的土层中。如果播种后有足够降水或及时灌溉,则使虚土落实,为小麦的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但由于在干旱年份,降水或灌溉不及时,小麦的根系生长易受限制。旋耕方式下,土壤上下层毛细管断裂,深层土壤水分难以向上迁移,表层土壤含水量急速下降,造成农田土壤"表层干旱",加剧了旱情的发展。 春灌期间用水集中,灌溉需水量大,加重了干旱期的供水矛盾。小麦越冬前适时冬灌是保证麦苗安全越冬、早春防旱、防止春寒的重要措施。冬灌可以促进越冬期小麦的根系发育,巩固健壮分蘖,有利于幼穗分化,并为第二年返青期保蓄水分,做到冬水春用。冬灌一般可增产20%以上,冻害及旱灾严重的年份增产幅度更大。据调查,黄河下游引黄灌区仅有部分地区进行了冬灌,绝大多数没有冬灌的习惯。灌区群众总寄希望于冬季降水,如冬季降水稀少,则加重了春季的灌溉供水压力,造成春灌用水集中,加重了干旱期间的供水矛盾。 种粮收益较低,影响农民抗旱积极性。由于目前种粮的收益比较低,远远低于农民能够从事的其他行业收益,如三义寨灌区堤湾新村一位农民所言"一亩地的收成不如一个月打工挣的钱多",农民种粮积极性一直下滑。国家实行有关刺激农民种粮的多项补贴措施以来,农民种粮积极性下滑的趋势有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总体趋势仍没有根本改变。干旱期间,虽然各级政府要求农民积极抗旱,但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加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欠缺,重新购置灌溉机械的费用远高于农作物的收益,抗旱行动迟缓。 灌区工程不配套延缓了抗旱进展。受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善等影响,灌区存在工程不配套、渠道衬砌率低、建筑物老化失修、渠道淤积等问题,导致灌区供水能力下降、灌区面积萎缩、下游渠道废弃。当遭遇干旱灾害、引水输水困难时,不得不耗用大量资源疏通被淤塞的渠道,阻碍了抗旱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就是本站给大家介绍的黄河干旱的原因是什么。希望今天本站给大家带来的介绍对大家了解干旱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