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高校科研领域已经成为贪腐的重灾区,研究弄虚作假、经费开支混乱等乱象频出,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文章基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高校 科研经费 问题 对策 科学研究是高校承担的一项主要职责,科研能力已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高校依托自身人才、专业技术优势,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瞄准所研究领域的技术制高点,通过创新研究取得先进的成果,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随着科研经费规模的不断扩大,规范科研经费管理也日益凸显。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项目预算与执行存在很大差异 1.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主体是课题组成员,由于缺乏预算编制方面的专业知识,预算编制质量普遍不高,往往在执行过程中才发现预算编制不全面、不科学,与项目执行差异较大,需要调整预算,尤其是横向项目预算调整更为随意,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无从谈起,使预算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 2.预算执行力度低,支出随意性很大。预算一经批准,应该严格执行,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调整变更。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部分项目负责人预算意识淡薄,经费随意支出的现象比较普遍,致使预算与执行结果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未经法定程序无理由自主调配,随意变更预算,造成支出结构的不合理;二是科研项目资金未到账的情况下,挪用和侵占其他科研经费的现象时有发生。 3.科研项目预算考核评价机制缺失。目前,高校对科研项目的考核主要集中在科研工作量的计算和科研成果的奖励方面,缺乏预算执行情况和执行效益的考核。尽管科研项目结题时有财务验收程序,但其关注重点是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缺乏绩效评价方面的内容。预算执行好的没有獎励,预算执行差的没有处罚,从而使项目负责人放松了预算管理,失去了控制预算的积极性。 (二)缺乏科学的、统一的、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 1.学校普遍采取优惠激励的制度导向。当前,科研指标已经成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指标,高校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评价排名,获得国家更多的政策惠顾和经费倾斜,出台了大量的科研优惠激励政策。这些政策普遍重立项、轻监管,把科研项目立项数量作为考评的依据,导致一些科研人员不认真开展科学研究,把搞科研看成了赚钱的途径,这是不当制度引导下的必然结果。 2.科研经费管理缺乏统一规范。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复杂而多元,纵向的来源有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各省、部、委和地方政府等;横向的来源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外国及地区、国际组织等,不同来源的经费对资金的管理要求各不相同,科研经费管理难以形成统一的规范,客观上给项目的执行和财务管理带来了难题。 3.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可操作性较差。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归口科技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归口财务处,科技处侧重技术层面,如申报、立项、结题、成果验收等,不关注科研经费的使用;财务处依据项目任务书对项目费用进行核算,缺乏对项目的实际运作和进展的了解,只能停留在票据的合规和合法性审核,无法实现对科研经费的全程监督。 (三)科研经费管理不够规范 1.科研经费支出管理混乱。真正用于科研开发的业务费、公务费等支出比例相对较小,用于科研相关人员个人支出比例较大,在经费使用上出现了许多的舞弊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类:一类是报销与研究项目无关的支出;一类是利用虚假发票、虚假业务套取科研项目资金,使得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下。 2.项目结题不结账的情况突出。科研项目结题管理不规范,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科研项目结余经费长期挂账不处理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科研经费的流失,违反了国家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这是高校科研和财务管理部门配合不够所致,科研部门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已完工结题科研项目,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文件规定,及时处理结余科研经费,对于结余留用无需上缴的部分,结转至新的科目并严格按相关规定使用。 3.科研成本核算不准确。长期以来,科研经费的核算只注重直接费用的归集,对人员费用和间接费用通常是根据合同总额按一定比例提取,采用的是粗放的科研支出管理方式,导致科研项目的经费耗用严重失实,科研间接成本挤占学校正常教育事业经费,其结果定不能真实地反映科研项目的实际成本。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公认的科研经费成本计量方法来指导高校的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开展此类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科研项目结题验收不规范 1.存在"重立项,轻结题"的现象。目前在职称评定、量化考核等方面,高校普遍使用的是"科研项目立项的数量和级别"这一指标,没有与项目的结果挂钩,导致有的科研人员想方设法多立项但并不真正研究,只要能够拿到考评制度所规定的分值即万事大吉,导致大量低质、低效的项目应运而生。 2.科研项目结题评审不透明,验收走过场。在课题验收方式上,带有较强的主观判断,缺乏客观科学的考核标准;在评估方法上,以领导带队检查等行政手段为主,缺乏系统的评估标准;在验收导向上,看重科研工作量而忽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当前高校的科研项目极多、但转化率低的尴尬现状。 二、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一)严格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1.严格预算编制。科研项目预算的编制除项目研究人员外,应当吸收科研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共同参与,以提高预算编制质量。项目研究人员从项目需求出发、科研管理人员从科研管理法律法规出发,财务人员从财务、审计角度出发,按照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科学、合理、真实地编制科研经费预算。 2.规范预算执行。财务部门严格依据项目组提供的项目预算书执行预算,并且按照具体的预算指标控制预算。财务人员可以借助财务系统管理软件事先设置好各项预算指标的上限,一旦报销额度超出上限,系统即会自动报警并拒绝支付。例如,某项目接待费指标支出上限为5万元,科研人员可以分次报销,只要累计数超过 5万元,系统就会提示超支而不能支出。 3.规范预算调整。预算具有约束性和严肃性,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执行,非经法定程序不能进行随意调整和变更。由于国家政策、市场变动、项目变更等因素导致的重大改变,确需对原有预算适当调整的,应按规定程序进行申报,待正式批准后方能调整。财务部门再依据审批后的变更预算重新设置该项目各项预算指标限额。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和制度 1.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当前,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按文件要求必须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其他项目一般采用合同管理。为了规范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高校应将所有科研项目纳入全面预算的范围,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2.根据课题经费的来源和项目性质分别制定相应的校内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科研项目在经费管理上侧重点不同,依据经费主管和下达部门的管理办法和要求,结合校内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具体管理办法,实现对各类项目的分类指导,规范校内科研项目的管理,从制度层面上保证每一类项目独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实现科研经费管理的全覆盖。 3.制定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科研经费财务报销细则。明确各级各类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做好、做实、做细科研经费报销的标准、审批权限,减少科研人员报账的盲目性、随意性,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要使科研、财务、审计等相关部门以及项目参与者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照章办事。 (三)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 1.细化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科目。按照项目的来源设置项目大类,可以设置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厅局级科研项目、横向科研项目、校级科研项目五大类进行分类核算。对具体项目设置的细类科目细化至办公费、印刷费、购置费、水电费、咨询费、手续费、交通费、差旅费、维修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劳务费、税金等明细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2.严格科研经费支出管理。凡是以学校为项目主体申请到的科研经费,不论资金来源渠道如何,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按照相关经费管理办法和统一的会计制度执行,规范经费支出管理。严格票据相关性、真实性审核,杜绝虚假业务和票据;规范劳务费发放,实行零现金支付;外拨经费必须以项目合同为依据,严格审核;严格执行政府集中采购的规定,对政府采购目录内的货物、工程和服务支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科研经费支出必须按照批准的项目经费支出预算执行,严禁违规使用经费,不能无预算或超预算开支。 3.明确责任主体,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研经费分级管理体制。学校是科研经费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实行科研经费校长负责制,由分管科研的校级领导具体负责科研经费的审批、管理和使用,落实财务、科研、审计、资产、监察等部门的权限和职责;院系对本单位科研经费使用承担监管责任,督促项目进度、监督项目执行,并为项目开展提供条件保障;项目负责人是科研经费使用的直接责任人,对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相关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四)完善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机制 1.加强校内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管。财务、科研、审计、资产、监察等部门要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协同管理,建立与完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监督体制。财务部门要对结题项目及时清算,仔细核对项目预算与实际支出情况,编制科研项目经费决算表。对有结余经费的项目,按照项目合同或学校的相关规定,及时予以处理;科研管理部门主要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经费预算,配合人事处进行绩效考核,审核科研外协费的拨付,并配合财务处做好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审核、监督工作;校内审计部门主要针对当前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检查科研经费使用是否存在超预算、超标准,挤占、挪用、擅自转拨等问题,并对其做出评价;资产管理部门重点核实利用科研经费购置的资产是否符合国家的相關规定,是否办理了相关资产手续,是否存在资产侵占的现象。 2.加强结题验收和结题审查。加强结题验收对于改变当前"重项目立项、轻研究过程和结果"的现状,净化学术环境、剔除学术不端行为,引导研究者深入研究,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推动高校科研工作长期良性发展至关重要。科研经费结题必须经财务部门审核确认与支出账务一致后方能进行。笔者认为,推行以下步骤和方式,可以将该环节落到实处。(1)委托专业事务所进行审计。在项目验收或结题前,委托专业事务所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经费使用情况以及项目财务决算报告等进行专门审计,对项目经费使用的合法性、规范性、合理性以及财务收支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方面进行专业化的评价,出具审计报告。依据审计报告和项目组提交的验收报告,进行财务验收,未通过财务验收的项目不能进行项目验收以及结题。(2)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项目管理单位要加强评审力度,对没有经过专家组评审的项目不予结题验收,要注重科研项目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采取量化的评价指标评审该项目究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研发目标。按照评审结果进行惩罚,对优秀的成果增加项目资金支援和政策支持,对于没有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经费按照原渠道追回,对发生违纪违法问题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严肃处理。只有如此,才能倒逼科研工作者从一开始就养成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并产出应有的科研成果。Z 参考文献: [1]韩英霞.高校科技经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当代经济,2009,(4). [2]罗燕琴.基于审计视角下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探索[J].商业会计,2016,(14). [3]孙凌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作者简介: 张县平,男,西安邮电大学财务处副处长,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高校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