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庄周·庄子枕髑髅而卧 亦题《髑髅》或《空髑髅》。战国寓言小说。庄周撰。原载 《庄子·外篇·至乐》。陈蒲清等编《中国古代寓言选》、公木等编《历代寓言选》、李格非等主编《文言小说》皆录入。作品描写:庄子到楚国去的路上,看见一架干朽的骷髅,庄子一面用马杖敲打着骷髅,一面对骷髅问道:"你是贪生失理,以致夭折性命,而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呢?还是你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为兵器所杀,而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呢?还是你有什么不道德的行为,愧对父母妻子儿女,羞愧而死,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呢?还是你食不饱腹、衣不蔽体,冻饿而死,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呢?还是你已经活够了岁数,老死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呢?"庄子问完了,那骷髅寂然无声,庄子便枕着骷髅睡着了。半夜里,那骷髅入梦来对庄子说:"从你所说的一切看来,那都不过是活人才有的烦恼,死了就再没有这些忧虑了。您想听听阴世间的情况吗!"庄子说可以听听,那骷髅便得意地讲开了:"死后的世界,上面没有称君的,下面没有做臣的,没有四季的变化,也不必一年到头劳苦奔波,大家都自由自在地把天地当成自己的生命。即使在人世当一个帝王,其快乐也不能超过我们死人啊!"庄子不信他讲的是真话,便试探说:"我叫司命之神恢复你形体肉身而还阳,你想不想呢?"那骷髅听了,皱着眉头谢绝说:"那胜过称王的快乐我怎能丢掉呢?那人间的劳苦我怎能再去承担呢?"这篇作品,比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宁做阴司鬼、不乐为生人的骷髅形象。骷髅是个追求"至乐"的尸鬼,他很懂人情世态,看穿了人间劳苦奔波、不得自由、没有至乐的真相。庄子似乎是在通过这个骷髅鬼的形象宣扬悲观厌世思想,好像以这个鬼的"现身说法",希图引人产生一种虚无感:活着是痛苦,死了才快乐。然而恶生乐死,并不合庄子齐物之论。行文中描写了生灵涂炭、白骨弃路的社会现实后,骷髅又加补充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可见活着的痛苦,都不外是君臣上下等级制度所造成的。因此骷髅说出"死则无此矣"的话,便成为对现实社会的反动统治者的揭发和控诉的言词了。可知,"庄子的悲观主义,不是真心悲观,而是悲愤; 庄子的厌世思想,不是真心厌世,而是愤世" (公木评语)。从表面看似乎是恶生乐死,实际上则是对现实的批判。从小说史的角度来看,本篇已初步勾勒了一个生活于阴间冥司的骷髅鬼,开了写阴间小说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