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布谷,割麦种谷……"一进农历五月,唱黄麦梢儿的布谷鸟就飞来了。布谷声声,把我的思绪带到了金浪翻滚,麦香袭人,丰收在望的故乡田野,眼前浮现出小时候开镰割麦的壮观情景。 俗话说,"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正像唐代诗人白居易《观刈麦》中描绘的那样,"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是呀,早上还是泛青的麦田,南风微拂,过了中午,就呈现一片金黄,翌晨就是开镰的日子。 开镰的头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磨上五六把镰刀。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父亲就着一盆水在院子里磨镰的情景。磨刀不误砍柴功。有把锋利的镰刀,才能在麦田里大显身手。磨镰的功夫在于静心,做到快慢适中。父亲不声不响不快不慢地磨出一张镰后,用自己生茧的手在刀刃上刮一刮,看镰刀磨得快不快。如果发出清脆的嚓嚓声,这镰刀就磨好了。磨刀有学问,刀刃一定要落在好钢上,要平直。上初中时我也学会了磨镰,初次磨镰还作了一首叫《磨镰歌》的诗,其中有几句至今记忆犹新。"漫天繁星舒笑颜,家家户户喜磨镰。一边磨来一边唱,丰收的歌儿响云天。今年小麦长得好,多把镰刀磨几番。手一摸,嚓嚓响,正合俺心愿。今晚高唱磨镰歌,明朝放眼看田间。" 丰收的乐章是从黎明奏起的。父亲天不明就吆喝:"起床、起床,下地割麦了,趁凉快!"一家老小早早起床,拿上草帽,提着水壶一齐奔向田野。开镰了!这原本静谧的乡村就像翻个儿似的沸腾起来了。望着那大片渴望被收割的麦子,人们挥戈上阵,屈腿弯腰,狂舞镰刀,赛跑似的在麦田里来回奔跑。随着镰刀的嚓嚓声,麦子倒下一片又一片。一趟麦子割到头,腰疼得直不起来了。中午,太阳炽热地拥抱着大地,人们在高温下挥汗如雨收割小麦,尽管累得筋疲力尽,但一想到七八个月劳动的果实就要到手了,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的。 我离开农村告别收麦已20多年了,布谷鸟高唱枝头的童趣已从生活中淡出,也知道夏收因为机械化轻松多了,用镰刀割麦以成往事。但每年听到布谷鸟的鸣叫,就情不自禁的想到那繁忙艰苦又充满激情的开镰日子,牵挂着家乡披星戴月、辛苦劳作的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