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②。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③,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④: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⑤。 【释词】 ①这首词是明代文学家杨慎(1488—1559年)的晚年之作,出自他的《历代史略词话》(又称《史略十段锦》或《廿一史弹词》)。这部历史通俗读物,依历史发展分为十段,每段先是一首词,再来数首诗,然后以浅近文言讲述历史大事及王朝更迭,唱文均用十字句,后再系以诗或曲。《临江仙·滚滚长江》是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清代毛宗岗父子修订增删《三国演义》诗词时,选取这首词冠于《三国演义》回目之前,作为卷首词。 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两句是化用杜甫《登高》"不尽长江滚滚来"诗意和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意融合而成。 ③渔樵:打鱼、砍柴的人。这里指隐者。江渚:江中的小洲。苏轼《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④浊酒:农家酿的酒,不清醇。如杜甫《羌村三首》写父老乡亲看望诗人时"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⑤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两句点化了陈与义《临江仙·夜 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的词意。 【赏析】 明朝"一代词宗"杨慎当初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所有词作中在一百年以后最为流传的篇章,竟是《历代史略词话》说秦汉一段的开场词《临江仙》。由于毛宗岗修定《三国演义》时将它移植到《三国演义》的开头,便使它借助《三国演义》的流行而成为妇孺皆知的名篇。 毛宗岗为什么会选用杨慎这首《临江仙》呢? 首先《临江仙》表现了怀古伤今、感慨兴亡的情思。这在《历代史略词话》中反复被表达,如第一段开场词《西江月》下半阙:"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又如第二段开场词《南乡子》:"一枕梦魂惊,落叶西风别唤声。谁弱谁强都罢手,伤情。打入渔樵话里听。"因而构成了一种历史哲学的基调:摒弃世俗烦恼,站在历史之上,视古往今来盛衰兴亡,都如过眼烟云,转瞬即空,大彻大悟。这大概与其经历有关,杨慎出身显达,二十四岁中进士第一。一时宠遇,何其盛哉! 三十八岁遭谪戍云南,"永远充军烟瘴"。又何其哀哉! 七十岁返蜀,仍被械押还戍。终老穷荒,心怀悲愤,常以老庄之学,自我解脱。因而,他晚年所作的《历代史略词话》就形成了这种历史哲学的基调。恰与毛宗岗修定《三国演义》时的哲思,不期而合。毛宗岗在《三国演义》末尾写道:"此一篇古风将全部事迹隐括其中,而末二语以一‘梦’字一‘空’字结之,正与首卷词中之意相合。" 其二,创造了一种清空的意境,具有概括性。《临江仙·滚滚长江》一词的上片写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已如大浪淘沙,是耶,非耶?成耶,败耶?均伴随着时间的长河流尽。只有青山仍在,夕阳又红。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事业、是非成败、转头皆空、尽付东流的感慨。下片将笔宕开,写渔樵逸情,浊酒闲谈。那古今多少历史故事、英雄人物,只不过成了江渚上隐者聊以佐酒的谈笑资料而已。虽题为"说秦汉"的开场词,但却并没有对秦汉时期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品评,而是把极为丰富的内涵囊括到形象的几句词中,创造了一种宏大沉郁的意境。在明词中它是上乘之作,前人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以"清空"二字概括其特点,可见毛宗岗很有艺术眼力。 其三,话本小说的传统结构形式,常常以诗词作为"入话",是说话人在讲故事之前,为了候客、垫场,或烘托气氛,或点明主题,或抒发感叹之用。因此,"入话"选用的词章,都很注意通俗性。而杨慎的词就有"俗化"和"曲化"的特征,以这首《临江仙》为例,他虽受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和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的影响,与自己因为仕途挫折和贬谪的苦闷情调相共鸣,似乎对那些旷达闲适之格调特别喜欢,但杨慎词没有苏词和陈词那种深刻个性特征,显得缺乏深切的个人感受。"白发渔樵"的古今笑谈,只是貌似苏词,陈词的"豪情"演化为"闲情"的旷达,而恰恰这种缺少个性化,更多共性化、民俗化的情调,却很适合毛宗岗选用诗词的标准。三国角逐,群雄纷争,彼此鲸吞,以成帝业,然而那一时的豪杰,随着大江东去,到头来都不过是历史长河的过眼烟云。这一切都是"天数",把"是非成败"归结为"空",表现了天命难违的慨叹。由此引出"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命题。这不是个人的感受,这是历史的氛围、历史的情绪、历史的格调,所以说,借用杨慎这首词作为《三国演义》的卷头词,来涵盖三国历史的蕴意是十分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