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有人问我你是个什么人?我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文艺青年,而不是产品汪。一是当文艺喵的日子太久,有些东西在年少发育时就进了骨髓再难去改;二是贴标签就代表了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这方面我还不太确定是否适合贴产品汪的标签。 自从入行,读了好多市面上的"产品经理书单",反复研读,不敢间断。前阵时间读完了唐纳德·诺曼的《设计心理学》,突然就觉得各种没趣:这些书里翻来覆去讲的各种法则,就是一个产品应当掌握的核心技能吗?又想到各种不同场合里同行们的侃侃而谈,真的就是所谓的用户需求吗? 觉得还是哪里不对。于是读完这本,我决定放弃继续跟进"产品经理书单",回到自己最舒适的阅读方向去:文学。于是上周起,我每天的日程表有了些变动。 (2) 每天起床后到出门前有听晨间广播的习惯。以前在听简七理财、经济学人和少数派播客,上周起每天早上都换成了蒋勋说红楼梦。 蒋勋﹙1947年-﹚,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福建长乐人。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 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小学四年级,当时看的是少儿精简版,读完便觉得不过瘾,直接买了原著,后来又陆陆续续买了脂砚斋评注版、周汝昌评注版等等,期间又读了将近二十遍。蒋勋先生的声音柔和且笃定,研读视角与红学研究不同,更贴近生活与人性。这周听到了两个观念让我印象颇深: 一是小说让人用平等的视角去看每一个人。红楼梦里上上下下几百个人物,作者并没有对某一个人刻意的褒贬,你会发现,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惹人爱和惹人憎的一面,才会让每个人物都那么鲜活。如果带着立场和观点去看人,或许就会忽略掉人性中的重要部分。 二是不去区分好的角色或坏的角色,你会发现在每个人物里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人性是复杂的,在这一刻善良,就可能在下一刻邪恶。看过越多遍,越会把注意力从宝黛钗的故事上分散开,注意到那些只出现了几个章回的小人物,并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而这时你才会从别的角色的眼睛里,更好的审视自己。 如果反应到产品的工作中呢?一个产品经理如果能跳脱出自己对产品的固有理解和看法,真正从用户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产品,那么解读到的讯息一定和之前的不同;从更广泛的意义看,对用户的理解能否从"产品需求"的层面再进一步,研读到"人性需求"的领域,会不会又领悟到新的层面? (3) 每天上班的通勤时间是我最规律的阅读时间,连着啃完了几本工具书,最近的读物换成了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 《解忧杂货店》,作者东野圭吾,图片来自网络 日系小说的用笔总看似平淡,内见周章。三个社会底层的无业青年在生活中永远不会被人重视,在无意间进入了这家跨越时空的杂货店,开始用拙略的回信承接了跨时空的咨询业务。三个青年对不公平的世界充满了愤怒和抵触,这样的心情你我难道就没有过么?而当一封封咨询信被送进来,三个青年充分地被需要、被感谢,与一个个陌生人建立了联系和羁绊,并正向影响了他们双方的人生。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面对选择时的决断,永远是人性中挥之不去的话题。当我们高谈阔论"连接一切"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样的话题已经从柏拉图时代谈论至今?科技的连接纵然有那么多技术难题要攻克,却都在面对人的连接时变成有规可依。 (4) 有时和朋友们聊到读书,我都会讲自己"越读越没品"的故事:小学时读世界名著系列,初中读鲁迅巴金张爱玲,高中时就开始看萌芽系的韩寒和张悦然,到了大学就彻底陷入到了言情网文圈,再后来读研,更是没品地只读畅销书和工具书了,好像和"互联网"、"金融"、"营销"不相关的书都成了"浪费时间"。 一方面,我很庆幸自己小时候被这么多文学作品包围,即便如今已N年没拜读过名作,也有数量可观的库存拈手即来。我也很庆幸曾经有个作家梦,试着以上帝视角观察着人类,创造着笔下的人物,这过程让我养成了习惯,面对不同的性格,要用多重角度去理解和解读。 另一方面,我也很羞耻这几年的读书习惯。畅销书,读;行业推荐,读;速成法则,读;这类书读得多了,仿佛每读一页就像是嚼着别人嚼过的剩饭,纵然是连吞带咽下肚,也不过是拾人牙慧。读书的乐趣,或者说是学习的乐趣,并不在于事后你能向他人滔滔不绝地说教,而是从浅入深地不断领悟,逐渐消化,直到某一处刚好和自己形成共鸣,此时醍醐灌顶,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新的境界。 聊需求也是一样。那么多人把"以用户为核心"当做标语,转而研究业界大佬今天有什么新动态,竞品又做了什么新功能,如果只停留在这些隔靴搔痒的工作,就永远触及不到需求的核心:人性。 (5) 产品经理的圈子里,好多子弹和盾牌的名字都叫"需求",而需求究竟在哪里?仿佛和爱情一样,每个人都想抓到它,可它就是飘忽不定。 我入行时间不长,很多时间只是在看、在听、在观察。只是围观的讨论越来越多,就越发觉得堆满金钱和快节奏的氛围里,认真计较一件事的人是那么少,认真琢磨一件事是那么难。所有人都在讨论需求,而绕过这些皮囊,内核无非就是亘古不变的人性。而这些产品经理书单上的工具书、圈中互捧的概念、相互夸耀的社交活动,哪个能帮助你理解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