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痛点如何破解


  在经历了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后来居上,全年销量达到130万辆,同比增幅接近8%,成为2020年国内汽车市场累计销量首个同比由负转正的细分市场。业内预计,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大幅增长,销量增速或将超过30%。
  不过,新能源汽车在撬动发展新动能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痛点——成本和里程焦虑。里程焦虑又可以拆解为两个问题:续航里程和充电桩的普及性。如何破解这些问题?对此,各方专家观点不一,本刊编辑综合梳理如下:
  彭飞:新能源汽车撬动发展新动能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于日前印发,为今后一段时期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具体路径,为行业从业者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迸发出的巨大活力,不仅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新动能,也成为推进绿色发展的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成为整个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支点,就在于新能源汽车中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以及充换电站等配套基础设施,都属于新兴领域,为市场参与者开辟了新的赛道,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目前,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中已经有所积累,成长起来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在部分领域形成了一定竞争优势。但要清醒认识到,面对未来需求,我国新能源汽车仍面临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生态尚需健全等问题。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强的优势,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定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再上新台阶。
  从更广阔视角看,新能源汽车的撬动作用不只局限于汽车产业本身。一方面,汽车制造业被誉为"工业中的工业",零配件多、产业链长,对上下游企业带动作用明显。新能源汽车对产品质量和制造工艺的更高要求,将推动我国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之"新",不仅在于采用了新的动力来源,更在于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重新定义了交通和出行。比如,依托5G、高精度地图、物联网、语音识别等技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几乎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汽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更成为能够进行人机交互、不断迭代升级的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将为人们提供更加智慧、便捷、绿色的出行体验,显著提升全社会的交通运输效率。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我国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不只是汽车产业,各行各业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只有在自主研发上加倍努力,掌握更多核心技术、前沿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通往未来的跑道上占得先机。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不同行业企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选准自己的定位,发扬企业家精神,定能推动企业发展更上一层楼,为我国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邓浩:如何破解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
  近日,一场席卷中国中东部地区的寒潮,加剧了不少新能源车车主的焦虑。罕见的低温天气,让冬天本就大打折扣的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和充电效率更加缩水,充电桩前往往车满为患。为了减少"电动爹"在路上直接"趴窝"的风險,不少车主甚至不敢开空调……
  尽管有着疫情冲击和补贴大幅退坡的不利因素,2020年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仍是收获满满的一年。2020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110.9万辆,同比增长3.9%,成为中国汽车市场首个实现增速由负转正的细分领域。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30万辆。在资本市场,无论美股还是A股,新能源上市车企及产业链相关配套企业的股票价格都是节节走高,2020年内涨幅最大的超过了1000%。
  与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新能源车企市值暴增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该产业发展中长期存在而冬季越发凸显的"里程焦虑",这个问题已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了明显制约。目前,新能源主流车型常用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受限于能量密度,难以实现长续航;而可以实现超高能量密度和长续航的固态电池,仍然存在着诸如充放电效率低、使用寿命短等亟须攻克的关键技术瓶颈,短期内难以量产。在动力电池技术获得重大突破之前,破解"里程焦虑"、护航产业发展的重任,就落在了"新基建"上,更具体地说,是落在了充换电网络建设上。
  以特斯拉、比亚迪为代表的"充电模式"和以蔚来为代表的"换电模式",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最主流的两种补能模式。应当说,从建设运营成本和补能效率来看,这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两种模式在市场上共存互补,互相竞争,共同进步,或许才最符合市场发展逻辑。
  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的基础上退坡20%。值得注意的是,"新基建"上的补贴支持力度反而在加大。全国各地纷纷出台相应政策,从设施投入、平台运营、电价等方面给予补贴或优惠,以鼓励充换电项目建设。政策优惠向充换电领域倾斜,有利于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充换电良性创新的商业模式,从而进一步拓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目前,全国多地已经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目标。例如,北京市计划到2022年新建不少于5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约100座换电站。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我们要抓住"新基建"的牛鼻子,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有效破解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并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技术能力,构建新兴产业生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从而持续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另外,众多机构目前的普遍观点是新能源汽车仍处于发展的风口,2020年新能源市场融资总额近10年来首次突破千亿元,这也反映了市场对新能源的普遍看好,预期2021年该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东北证券: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势已来
  东北证券指出,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一个未来5年5倍,10年10倍的大行业,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市场空间预计将超过6万亿元,整体产业链市场将超过10万亿元;新能源汽车的各环节都会在整车的带动下不断扩大市场空间,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动力电池、新材料、热管理等领域。
网站目录投稿: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