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皇帝身边会有三类人相互竞争非常激烈。第一类就是百官之间的竞争,这算是一个正常现象;第二类就是皇帝的儿子,为了争夺皇位是不是亲兄弟也不重要了;第三类就是皇帝的后宫,为了争宠也是闹出不少人命。不过后宫这个团体,会比这前两类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在皇帝去世后,她们究竟会被如何处置。明朝对于皇帝的后宫就就曾出过一个比较惨的规定,下面就来了解下吧。 朱元璋,字国瑞,大明王朝的缔造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早年,因家中贫穷,迫不得已的朱元璋入庙为僧,以图口粮。其后,天逢乱世,寺庙无法维持僧人生计,朱元璋只好外出乞讨,在外漂泊三年。 流浪期间,朱元璋遍历各地,接触到不同阶层的人们,极大丰富了他的生活阅历极社会经验。正是这段经历,培养了朱元璋坚毅、果断的性格,从而,为其创立基业,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明朝建立后,底层出身的朱元璋尤为珍惜眼前的一切。 为了巩固皇权,他不惜牺牲名望,大肆屠戮开国功臣,以绝后患。其后,又恢复预造寿陵的制度,并且,对汉唐时期的陵寝制度作出许多改变。一切措施背后,都是为了推崇皇权,树立权威。如:在陵寝改革上,当时唐宋时期的陵寝多为方形,朱元璋把其改为圆形。 如此做的原因,一方面是考虑到南方多雨,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提高尸身的防腐性。像这种圆形陵墓,可以有效保持棺椁的密封状态,进而保证尸身长年不腐。其外,古代帝王经常修建的地宫,也被朱元璋废除,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地面建筑的设计上,增加用以祭拜的设施。 陵寝中放入宫女以用来伺候亡灵的制度也被废除,这不仅是统治需要,更是文明进步的体现。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掘弃这种迷信习俗,突出朝拜祭祀的作用。自朱元璋时期,就开始流行三叩九拜的祭祀规矩,体现出明室统治者对于皇室威严的加强。 在北京天寿山地区,有一座明室陵园,又称"明十三陵"。 它总体的建筑风格与以往朝代不同,有着明显的突破。如:自南向北、井然有序的构造出一座庞大的木结构建筑群。自明朝第三位皇帝迁都后,明朝的皇帝都把陵墓建在这里,至于风格区别以往的原因,一定程度上是受南方园林建筑艺术的影响。 明朝初期时,为了加强皇权,他就曾下令禁止后宫妃子干政,这点在葬制上亦有所体现。好生恶死,人之常情,捐躯轻生,非盛世所宜有。明英宗之前,明朝的历任皇帝死后,其妃子都要殉葬而死,其目的即是为了防止母氏专政,重蹈汉唐覆辙。 清人赵翼所著的《廿二史札记》中称道:"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如张凤、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世袭锦衣卫千百户,人谓之朝天女户,历成祖、仁宗、宣宗皆然... ..." 并且,根据史书记载,明宣宗死后,他的后宫妃子按照祖制也要随之殉葬。 这其中有一名宫妃名叫郭爱,进宫不过二十余天,却要殉葬而死。临死前,她写下一首《绝命诗》云:"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 关于殉葬过程,《李朝实录》中有详细记载:"殉葬来临的那天,宫内会摆满宴席,请殉葬的妃子们赴宴。每到这时,宫内就会哭声成片,凄厉中透着绝望。其后,她们会在士兵的强迫下,站上小木床,把早已准备好的绳索套在脖子上,最后气绝而死,场面可怖。" 这种殉葬制度十分残忍,直至明英宗时期,才被正式废除。可惜的是,英宗的指示未到,王妃巩氏、夫人施氏、欧氏、陈氏、张氏、韩氏、李氏等七人已从死殉葬。明英宗是反对以人殉葬的,他临终时遗命:"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 同时,他对从殉的宫人追赐封号,自此以后,皇室再无人殉葬了。 明室对于陵寝的保护十分用心,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以重刑威慑。例如,若有人意图毁坏帝王陵墓时,将以"谋反"罪名惩处。不管涉及何人,不论身份、不论主副,皆以凌迟处死。另外,若有偷盗陵园祭祀所用器物者,抓住一律斩首示众。 除了以上,陵园附近的树木亦不可砍伐,否则,一律斩首,并把家属发配远疆。尽管有严刑震慑,但是,明室仍不放心,常年在此驻扎有精良军队,负责陵园的守护。朱元璋父母的陵墓,称为"中都皇陵",位于安徽凤阳中都城西南方向。 陵墓主体肃穆宏伟,登高望远,可知皇陵选址极为用心,南有百里丘陵,北临淮河东流,东西两地由高至低,河水奔腾。据历史记载,其父母死于瘟疫。当时由于家中贫困,没有钱财购买棺材,朱元璋只好把父母葬在了山中。 当上皇帝后,他立刻着手为父母修建皇陵,前后经过十年,最后,在家乡建成明中都皇陵。皇陵内部有许多雕刻精良的碑石,栩栩如生,规模庞大,其气势不亚于明孝陵和十三陵。比较惋惜的是,在明末的农民起义中,这些珍贵的碑石雕刻皆毁于一旦,留给后世的仅有碎石残片。 综合来说,明中都皇陵在历史上意义非凡,它是明朝第一座帝王规模的陵墓,风格延续汉唐的建筑传统,同时,亦有着创新元素应用其中,属于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最早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