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雪域戈壁谱新篇


  2017年4月28日10时18分,随着最后一声炮响,由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承建的敦煌至格尔木铁路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塞什腾隧道全线贯通。建设者们通过近5年的坚持、1 500余个日日夜夜的鏖战,终于收获了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
  敦格铁路塞什腾隧道全长7 256米,位于青海、甘肃两省交界、地质构造活动强烈的塞什腾山中段,平均海拔3 200米。全隧道断层和褶皱构造较为发育,富含地下水,多为V级软弱破碎岩层。为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安全质量,施工单位不仅要在隧道出口端修建长达839米的泄水洞,同时还要建成一条斜坡度达10%、全长975米的辅助施工通道,这样一来,整个隧道施工长度達到9 070米。由于施工难度极大、安全风险极高,被列为敦格铁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
  万事开头难。2013年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敦格项目部进场,在荒无人烟的塞什腾深山中,没有一条可供车辆通行的路,没有一块可用来做临建设施的平地,更不要说水、电这些基本必需品。然而,条件再苦,也难不倒这支筑路铁军。经过实地勘察,项目部很快确定了一条既能方便标段内路、桥、涵施工,又能贯通隧道进口、斜井、出口三个工点的便道路线。随即,建设者迅速调配挖掘机、装载机等,有序高效地开展打通便道工作。短短2个多月时间,施工便道全部贯通;施工用水用电解决;2#拌和站顺利通过验收。项目部快速形成了施工能力。
  高寒缺氧、围岩软弱、涌水大、通风难……这些是塞什腾隧道的代名词。进入正洞施工后,参建人员必须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铁军作风,越是艰险越向前。
  面对软弱围岩,建设者们严格执行"管超前,短进尺,快循环,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的掘进原则,采取"三台阶"开挖法,逐榀开挖支护,并增设临时支撑,加密支护拱架安装间距,衬砌紧跟掌子面施工;建立TSP超前地质预报探测系统,加强超前地质预报与围岩观测。
  面对作业面涌水量大、反坡排水难,他们通过衬砌盲管出水,将临时排水沟排至扩挖的临时集水坑内,再利用水泵抽到洞外,采用三级沉淀池,确保排除的洞水达到环保质量标准。
  面对进尺加深、通风难,他们制订专项通风方案,针对各洞口进尺情况采取不同的通风形式:在出口距离洞内1 094米、1 514米处各设置1个通风竖井;斜井则使用大风机送风方式将风送至交叉口,采取三通接头向两端送风,加速污浊空气的排出。
  历经近5年的不断探索和总结,他们掌握了应对塞什腾隧道软弱围岩开挖方式、支护参数与工艺的方法,有效处理涌水和塌方,取得了一次次令人惊喜的成绩:2014年8月15日至9月15日,塞什腾隧道出口实现单月开挖进尺176米;2014年10月2日,长达975米的斜井顺利贯通;2015年11月,出口端断面不足8平方米、长839米的泄水洞圆满完成开挖;2016年11月23日,隧道出口至斜井段顺利实现阶段性贯通目标。
  隧道开工以来,不论是项目部领导、管理人员,还是内业资料员,大家都铆足了一股劲,拧成了一股绳。许多人许久没有出过一趟山、没有休过一天假、没有回过一次家,对此,大家没有一句怨言。
  32岁的项目经理陈小明,为了降伏隧道这匹桀骜不驯的烈马,每天一大早就钻进洞子,深入到掌子面,与现场技术员、工人探讨相关技术,分析围岩变化,将每一道工序理解透彻,彻底摸透了隧道特点,制订出详尽方案去应对各种问题。2015年11月的一天深夜,隧道斜井——格尔木端大量涌水,这是塞什腾隧道出现的最大一次涌水险情。他连忙赶赴现场,快速组织人员抢险,经过连续十几个小时的紧张抽水,积水被顺利排出,掌子面终于恢复了施工生产。
  "千沟万壑莫能阻,誓穿群山变通途"。建设者用如此豪言壮语,在雪域戈壁书写出了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勇于攻克高原长大隧道施工难关的新篇章。
  (
网站目录投稿: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