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教学反思及撰写方法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只教不思,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思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只有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事实上,任何一位名师的成长经历,都是一个不断反思自己教学的过程。一节课下来,随手记下本节的得失感悟;一天下来,一段时间过去,回首审视走过的足迹,总结成败得失,这样才可少走、不走弯路。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一个有事业心和使命感的教师,就要成为教学的研究者,而教学研究的最佳途径就是从教学反思开始。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
  教学反思又称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批判地观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等方式,对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反馈、评价、探索,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教学中"教"与"学"两个方面活动的过程及效果,对其合理性做出准确判断,查摆自己缺陷,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教学反思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教师只有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深刻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才能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北师大博士生导师申断亮教授认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的思考。
  二、教学反思的意义
  1、促进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思考和教学理论的学习
  写教学反思时,需要对教师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要对教学现象、个案进行思考,因为写得翔实,思考也会趋于全面深刻,同时为了能写得更为深刻,往往需要参阅相关理论书籍,这样便促进了教师进一步学习,使自己的思考与相应的教育理论结合起来,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2、促进教师对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提升
  一般性的思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而撰写教学反思,将所思所想形成文字,能够帮助教师把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长期坚持,形成习惯,自身便会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精神的教师。因而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可见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好发展的重要方式。
  三、教学反思的方式
  1、教学前反思
  教学设计应体现"以学写教"的精神,因此,在备课时,应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并设计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对过去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反思自己或他人以前在讲授这一教学内容时曾遇到哪些问题,有哪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教学设计。
  2、教学中反思
  任何教学设计不可能尽善尽美,在其实施过程中,总会发现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优化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效果,及时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
  3、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反思,即课后反思。是教学反思的主要形式,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成败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教学过程中成败之处,分析产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办法。
  教学反思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形式,它有利于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四、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
  1、"教学反思"要有明确的目的
  首先,要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理性思考、探索实践之路。教学反思强调,教师不仅应清醒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且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其理性的层面上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追问"的习惯,往往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提高教师的解决问题能力。
  其次,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出发点。一方面,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进一步改进教学,使之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发现新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与解决的办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再次,要以教师全面发展为立足点。只要我们立足于平时教学实践,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起来,这样就能有效提高我们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实践理性层次,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2、"教学反思"要有可靠的依据
  (1)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是现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基本依据。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符合课程标准得到要求,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2)学生的发展。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是否有所收获并得到发展是我们教师始终要关注的问题,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3)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从细节上讲,一节课的教学程序、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活动的组织、教师的点拨引导是否到位,学生参与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课堂的气氛是否活跃,课堂教学效果是否理想等,这些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课后将它记录下来,作为有效反思的依据。
  五、教学反思"思"什么
  一节课下来,一段教学工作结束之后,需要教师思考的内容很多,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如: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课堂上对一些偶发事件的处理;学生的优秀表现;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等。如果将这些归纳一下,可以简单的说就是以下四个方面。
  1、思效。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进行课后反思要做到"当堂思效"。即上完课后要对本课的教学效果作一个自我评价,比如分析学生哪些内容掌握得好,哪几部分有困难,哪些学生学得成功,还有多少学生需要指导等;同时,还要坚持"阶段思效",即对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2、思得。一节课结束后,回顾教学过程,体会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教师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总结成功的经验,如能及时记录,可作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有意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把他们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也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3、思失。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必定会有所失,学生的性格各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教法的运用,板书的设计,学生的反应等方面,课后都会觉得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对于教学工作的不足,对它们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采取措施,及时补救,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时的参照物。
  4、思改。"思"的最终目的是"改",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本节课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何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新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术;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得失的客观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教学反思的写法
  从文体结构上,建议把"教学反思"看成"一事一议"的实用性议论文。其写作结构可以概括为"教学实例——得失(成败)分析——理性思考"。
  第一、二部分是"反",第三部分是"思"。第三部分是重点,应详写,尽量写出深刻的切实可行的方案策略。
  一般来说,首先叙述具体的教学活动(应简略些),接着分析在这一活动中自己的成败得失之处,最后针对成败得失,结合新课程、新理念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贵于及时,勤于反思,功于坚持,勤于思考。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做为一名教师,若能长期坚持,必能探究出一些课堂教学中常有规律性的东西,必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反思型、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
网站目录投稿: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