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汉服,相比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汉服可以说是我们中国汉族人民从古至今的传统服饰了,具有着浓烈的汉族文化元素。汉服的历史可以说是已经拥有了几千年了,最早都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夏朝,中国文明初开的时候。那么关于汉服的演变和历史进程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汉服的起源 《史记》认为"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可见汉服在人文始祖黄帝时期就已经产生。 殷商时期 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服饰制度逐渐完善,并形成了以"天子冕服"为中心的章服制度。"乗殷之辂,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国思想的要义。周礼参考借鉴了夏商两代的礼乐制度。所以在未有考古实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汉服最早的出现应该是殷商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衣服的款式空前丰富,主要表现在深衣和胡服上。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影响,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及风俗习惯上都开始有着明显的不同,并创造了深衣。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 秦汉时期 秦统一中国以后,建立了各项制度,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汉朝的礼仪制度由汉高祖的太常叔孙通依据夏商周三代礼仪制度所制定。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蝉衣内有中衣、深衣。西汉时典型的女子深衣,有直裾和曲裾两种,裁剪已经不同于战国深衣。 南北朝时期 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影响,由魏晋的仍循秦汉旧制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渐趋融合。这一时期的服饰主要以自然洒脱、清秀空疏为特点。用巾帛包头,是这个时期的主要首服。 唐朝时期 唐代服饰承上启下,法服和常服同时并行。法服是传统的礼服,包括冠、冕、衣、裳等;常服又称公服,是一般性正式场合所着服饰,包括圆领袍衫、幞头、革带、长筒靴等。品色衣至唐代已形成制度。 宋朝时期 宋代服饰大体上沿袭了隋唐旧制。但由于宋朝长年处于内忧外患交并之中,加上程朱理学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服饰崇尚简朴、严谨、含蓄。唐代的软脚幞头这时已经演变为了内衬木骨、外罩漆纱的幞头帽子。 元明时期 元朝时期长衣统称为袍,其样式南北方差异不大,但材料贵贱精粗,却差距悬殊。汉族男性发式变化不多,但北方的汉族女性发式较前简化。明朝建立之初曾力图消除元朝蒙古族服制对汉服的影响,"悉命复衣冠如唐制",但未能完全贯彻执行。至洪武二十六年才开始确定了许多服制。 汉服的消亡:清朝剃发易服 清朝统治者为了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以便于维护满州的统治,实行"剃发易服"等统治政策,服汉衣冠、束发者治重罪。清廷用政令强制汉族军民一律改着满族服装,汉服由此渐渐消失了,但因为其本身强大的生命力,汉服的部分元素一直没有灭绝,现代汉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服饰、一些边远山民服饰,以及国内许多少数民族服饰,都还保持着汉服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