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武侠片里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如果说人就是江湖的话,家也许就是一个门派。 里面的人相亲相爱,毕竟都是一家人嘛! 但职场就不同了,绝对充满了腥风血雨。 在职场这个江湖里,你虽然也会有家人和朋友(但也可以忽略不计了),但更多的绝对是点头之交和貌合神离。 职场中,虽然专业技能很重要,但如果你不能在前几年get到足够多的有用的思维工具,往后的路可能会越来越难走。 今天,我们来一起看看最有用的几个职场逻辑思维。 二
多学科思维。 在著名的《穷查理宝典》一书中,投资大师查理·芒格认为,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这意味着,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如果我们仅仅采用一种思维方式去进行分析和思考,就只能得到一个狭隘的结果。 就好像美国的那句著名的谚语:"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 然而,芒格在对一家公司进行评估时,会把它放在一个更大的商业生态系统中,用一系列跨学科的复式思维框架来对其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和解读。 他觉得这种广谱的分析法,能让人更好地理解许多和候选投资公司相关的因素是怎样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 也就是说,我们在分析一个问题时,其实可以跳脱出问题本身,从多个思维角度去考量。 我们可以经常采用的学科思维有:数学、心理学、生物学、微观经济学、生态学等。 而在面临具体问题时,我们也要全面、多学科地去分析,以免受思维局限性的影响。 这就像罗振宇在跨年演讲里提到的那样,把商业行为看成是生态系统的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很多商业模式其实和生物演化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就是多学科思维的典型运用。 三
模型思维。 在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情况有千千万万种,并且每天还会遇见更多无法预知的新情况。 如果能够建立起模型思维,那么我们看待所有的新问题、旧问题,就都能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维度。 例如,很多大学课程里,都有一门很火的课程叫"数学建模",即把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建立成数学模型,来量化分析解读。 我们在工作中最典型的模型思维就是SWOT分析法。 在SWOT模型分析法里面,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会、T(threats)是威胁。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最终在产出结果时,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而遇见所有的事情——大到企业,小到部门和个人,我们都可以采用这样的建模思维去应对。 四
期望值管理思维。 职场里的人际关系特别复杂,但又极度重要。 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真诚地做自己,也要讲究方法地去和其他人相处。 而期望值管理思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在人际关系中,这样的现象遍地都是。 打个比方,一个地痞流氓突然干一件好事,会迅速建立好的印象;而有些人,平时表现极度优秀,大招尽出,领导要求反而越来越高,突然有一次满足不了领导,则负面评价随之而起。 正所谓坏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好人则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佛。 在感情上也是一样,好男人平时形象完美,突然犯一次错误,就遗臭万年;有些渣男突然干一两件改善形象的事,就好评如潮。 这要求我们平时做的,就是要学会憋大招,适度压抑自己的表现欲和虚荣心,关键时候出手。 学会经营自己还只是初级阶段,高手都在经营其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