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尝试过拍摄风景、人像以及其他题材的作品。拍摄风景需要跋山涉水、早起晚归。而拍摄人像需要复杂的布光以及手疾眼快的抓拍,还有化妆师、服装师的协助。要拍好每一种题材都需要大量的学习,并且排除所有的困难。而专业的微距摄影相对于其他题材来说,在技术表现上更为困难一些,操作上也较为繁琐。一些在其他摄影领域约定俗成的规则,比如追求F2.8的大光圈,在微距摄影中显得如此苍白并且毫无意义。 不同题材各有各的困难处,只是表现在不同的方面,而微距主要是在技术的表现上。成功的拍摄,并且拍摄清晰已经是一种挑战,而增加艺术性更是一件需要花心思的事情。 正确的对焦和极浅的景深 最大的挑战在于正确的对焦和极浅的景深。对焦在其他题材的拍摄中其实不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如今相机的自动对焦能力都很强,即使是在暗处,配合自动对焦辅助灯,那么问题也不是很大。我们都知道,在人像摄影中,如果人物动了几毫米甚至更多其实是不容易察觉的,更不用说在风景摄影中将镜头对焦到无限远了。 而微距摄影时,镜头离拍摄对象越近、放大倍率越高,景深就越浅,可以清晰对焦的范围是非常、非常有限的。即使你使用F8光圈,这在一般摄影题材里非常小的光圈,在拍摄中也只能保持很少的一部分清晰。可以想像,在拍摄昆虫时哪怕它的身体稍微动一点角度,其实就已经脱焦了。即使昆虫不动,你还需要保证相机不动,如果这一切都不是问题,那么一阵风,哪怕只是非常小的微风都可以轻易毁掉一张照片。 你听说过「拉风箱」这个词吗?用在微距镜头上再合适不过了。这并非危言耸听,笔者尝试过不少微距镜头,不同厂商的、低阶的和高阶的,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自动对焦奇慢的问题,这大约是微距镜头的通病,和品质无关。因此在微距拍摄时,除非在放大比率较低的情况下,一般推荐使用手动对焦。将镜头切换至M档后,通常可选择两种手法对焦: 一是大致确定与拍摄物件的距离,然后转动手动对焦环,直到观景窗中显示出清晰的影像时,按下快门。 二是根据拍摄物件确定大致的放大比率,举例来说,拍摄蝴蝶1:2左右基本就够了,不必转到最近对焦距离,而拍摄瓢虫1:1还嫌不够,就需要将镜头转至最近对焦距离。然后靠身体和相机的前后挪移,找到清晰的焦平面后按下快门。 在很多情况下,上述的两种方法需要配合使用,也就是说,你可以前后移动机身,找到一个比较清晰的位置,然后再透过手动对焦环对焦。需要注意的是,这段清晰的对焦区域极窄,放大倍率越大就越难找到,在超过5:1以上的极微摄影中,寻找拍摄物件本身就如大海捞针。因此,我在拍摄极微物件时,比如一粒小米,通常采取固定相机并设定最近对焦距离,然后用镊子上下移动拍摄物件的方法。 损失严重的光线 摄影是光线的艺术,没有光就不存在摄影术。而在微距摄影领域,光线更是极其稀少的元素。那么光线去哪里了?总结一下,光线的损失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微距摄影是摄影领域中主要使用小光圈的典型。使用小光圈会阻挡大量光线进入,势必导致光线的损失。 二是微距摄影经常会用到近摄圈、增距镜、蛇腹等附件,这些都是「臭名远播」的光线杀手,有时甚至严重到会让观景窗中漆黑一片。 三是因为微距摄影一般离被摄体非常近,特别是在大倍率拍摄的情况下,镜头几乎贴紧被摄体,这会挡住大部分的光线。而如果使用闪光灯,通常闪光灯被设计成为照亮较远处的对象,而可伸缩的镜头和遮光罩经常会挡住光线,在照片上留下大片的阴影。 那么光线的损失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低速的快门,进一步意味着严重的震动以及报废的照片。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不胜枚举的,如果你提高ISO值,就会造成大量的噪点;如果你使用三脚架以保持稳定,那就使器材的可携性和机动性大打折扣。总之,光线的问题不解决,所有的事情将无从谈起。 解决自然光损失的问题,可以使用反光板将光线反射到被摄体上,并使用柔光板或柔光幕来扩散和柔化光线,减少物体产生的阴影。而解决闪光灯光线的损失问题,你需要购买外接闪光灯并使用离机闪光,或者采用环形闪光灯、双头闪光灯,以便在镜头周围产生均匀的、可操控的光线。另外,一个内对焦的专业镜头也可以避免镜头伸缩产生的挡光。 众多的摄影附件 我不敢肯定使用众多的摄影附件算不算微距摄影的一个难处,也许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微距摄影比一般摄影有更大的可玩性。你会接触到大量的接圈、滤镜和一些稀奇古怪、为数众多的小东西。这些小东西通常简单并且直觉,你肯定可以像儿时做手工一样,自己去设计和制作一些附件来提升相机的性能。你甚至可以结合多种玩法,比如「近摄接圈+长焦镜头+近摄镜片+反接镜头」以量身订做自己的超级微距大「炮」,达到超乎寻常的放大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