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6日,上海市财政局局长葛爱玲在做《关于上海市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时称,今年市本级财政支出预算安排,力争做到"三个聚焦"。 主要考虑 报告表示,2010年市本级财政支出预算安排继续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做到"三个聚焦": 一是聚焦惠民生。切实办好一批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项目,加大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卫生、公益性文化、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投入力度,支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旧区改造等工作,推进民生持续改善。 二是聚焦调结构。加大对科技、产业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投入,大力支持"两个中心"建设,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促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三是聚焦促和谐。支持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督体系建设,支持加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预防控制,支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社会突出矛盾,支持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世博会安全举办。 支出安排 在聚焦调结构中,相关支出安排主要如下: 1市本级科学技术支出97.6亿元。市本级支出中按法定增长口径安排的科学支出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1.2个百分点,达到法定增长要求。主要安排对接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本市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专项资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级重要科研设施和基地建设的地方配套资金,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专项发展资金、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科技小巨人专项资金、知识产权专利资助专项资金、信息化和软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市本级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35.2亿元,加上市对区县补助支出0.6亿元,市级支出合计35.8亿元。主要安排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配套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化工区专项发展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支持提升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3市本级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7亿元。主要安排出口信用保险专项资金、自主出口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等。进一步支持外贸发展。 4市本级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11亿元。主要安排金融发展资金,落实金融中心建设有关政策。 5市本级环境保护支出19.8亿元,加上市对区县补助支出8.4亿元,市级支出合计28.2亿元。主要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落实产业结构调整专项扶持资金、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专项扶持资金、高效照明产品和节能空调补贴资金等,支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6市本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250亿元。主要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重点工作 报告提出,今年财政将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一是推动"两个中心"建设。积极跟踪免征营业税政策的落实情况,做好航运税费政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关税收制度等调研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二是支持发展方式转变。研究适应服务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争取中央关于服务业税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在上海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三是促进扩大内需。 深化财政制度改革。一是研究建立完整政府预算体系。按照中央建立完整政府预算体系的要求,研究建立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统筹政府公共资源配置。二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三是深化综合预算改革。将仍在预算外管理的非税收入,除国家规定的教育收费外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四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并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中逐步推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改革。五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继续拓展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指导、督促区县加快推进"管采分离"工作。 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按照"资金在网络上监管"的工作要求,依托"金财工程"建设,积极打造"阳光财政"。一是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管理。拓展部门预算网上编审系统功能,完善项目零基预算管理模式。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研究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处理报废等标准,形成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机制。采取预拨、一次审核分次拨付等措施,继续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效率。同时,继续选择社会关注的农业、科技、教育等项目,扩大绩效评价试点范围。二是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建立财政动态监控系统,通过网络实时监督财政资金交易记录、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三是提高透明度自觉接受监督。以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事项为着力点,依法有序逐步加大预算信息向社会披露的范围和详细程度,进一步公开部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操作流程和资金安排情况,公开地方政府债券筹集资金、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贷款道路建设车辆通行费等政府非税收入情况,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狠抓增收节支。报告表示,进一步拓展公务卡改革范围,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公务卡管理,对办公用品、差旅费、培训费、会议费、招待费和5万元以下的零星公务支出使用公务卡结算,强化财政财务动态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