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的人活在过去,踏实的人活在当下,焦虑的人活在未来。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会有焦虑,而安全感,来源于现实与期望的差距。比如最近南京地价的飙升,和个人收入的差距,因为差距越来越大,安全感就越缺失,焦虑就越来越大。 曾经,出差途中,靠着高铁的椅背,静静听着列车呼啸的风风的声响。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那时,真希望这火车能一直开下去,没有尽头,这样,就不用去思考明天还有什么工作。 曾经,下班之后,一个人从公司慢慢踱回住所的那段路,竟然变成了我一天之中最快乐的时光。我可以听着歌,一步一步走着,慢慢走着,本来走15分钟可以走完的路,我常常要走30分钟。因为我舍不得这么快走完,这样我就可以,整个人大脑处于一种放空的状态,什么都不去想,获得片刻的宁静。 曾经,每年我都要回湖北老家小住一周左右,宁静的山村,有我童年所有的快乐,有我还健在的爷爷奶奶。每晚听着外面的小虫的鸣鸣声入睡,早上听着小鸟的叫声醒来,宁静而优雅,这是我每年最期待的时光。 因为心无所寄,所以心安。 但是,摆脱不了焦虑。房价涨的太快,个人成长的太慢。什么时候,才能够心无所寄。什么时候,才能够心安。 学得越多,见得越多,越发现自己懂得少,越不安。而时间又过得这样快,快得我什么都抓不住,拼命学习也不够跑。 这个世界就这样,以一种庞大而荒凉的姿态向我展开,整个人生漫长而没有可以期待的地方。 有种深深的无力感,失控感。 做这个订阅号,其实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喜欢生涯规划,想把生涯规划和人力资源结合,提高自己的专业度,能和大家分享,一起学习,一起提高。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所以,坚持每天都写一篇,不管是工具,还是理论,或是感悟。 写着写着,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短短的大半个月时间,已经有200多人关注,而且经常有私信寻求帮助。 我没想到,我在社交媒体上的无心插柳,居然有这样的效果。受到激励的我更坚定每天去写,从选题到排版再到选图,都精益求精。我努力吗?我觉得真的挺努力的。 渐渐地,我发现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在写前三篇文章时,我纯粹在享受写作的快乐。可之后,我就开始越来越关注每天所得到的成就:有多少阅读量,有多少关注,有多少收藏,有多少私信…如果阅读量或关注量比昨天减少,我就会不开心,就会焦虑。我会觉得,凭什么?我都那么努力写了,为什么还不如昨天的? 这种"越努力,越焦虑"的情况在我的订阅号生涯中,大概持续了大半个月。现在,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状态,也终于想起,我最初选择订阅号,是为了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他人,是为了享受写作的快乐,而不是为了成为一个为"阅读量、关注数"斤斤计较的用户。 于是,我在文章上不再刻意强求。如果我有时间,我就多写。如果我没时间,我就少写甚至不写。如果心情不好,想通过文字来沉淀情绪,我就多写。如果心情一般,就去做别的。虽然我写文章时还是一丝不苟,但我不会再对文章的成就"牵肠挂肚"了。我也不再抱着"努力就一定要有结果"的想法。只要我努力去写了,能得到多少认可,都随缘。 总之,我希望写文章不是主导我的生活,而只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毕竟,生命中还有许多比写文章要重要得多的事。 今天,当我回看这段经历时,我有如下的感受,相信这些文字可以解答题主"越努力,越焦虑"的疑惑: 其实,"越努力,越焦虑"的一大根源是"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就应该成功"的想法在作祟。如果我们认为努力和成功有必然联系,那我们自然会"越努力,越焦虑",自然会在努力没有取得期待中的成功时,开始自我怀疑,开始惶恐,开始困惑。 可成功的本质是不可控和复杂的: 1、我们对这个世界其实并没有多少掌控 比如,一篇文章,是否能得到过千甚至过万赞,我能有的掌控很小。是的,我的第一篇文章吸引到了很多关注,但这与我的努力没有必然联系。有可能是这篇文章刚好符合了大家的口味,也有可能是我发文章的时间刚好对了,也有可能是某个大号替转载了,让我的文章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这些,都是我无法掌控的。用统计学的话来说,这些都是confounding variables. 所以,应该放下沉重的心理包袱,只要为你能掌控的部分好好努力就行了,剩下的,就交给命运吧。 2、成功的背后通常会有很多失败 越是艰难的任务,越是容易让我们遭遇失败和挫折。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会在成功前遭遇很多次失败和挫折。这些失败和挫折,并不是对我们能力的否定,并不能说明我们不够努力,或者我们不够聪明。相反,它们是宝贵的学习机会,能够让我们看到自身的不足,进而获得改进的方向。 如果我们揣着"努力了所以就会成功,就要成功"的执念,那我们自然会越来越害怕失败,自然会越来越焦虑。 最后,别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 祝所有努力的人,都能拥有一颗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