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湛江市麻章第二小学的班主任教师在家长群里发了一则《社会捐赠倡议书》,还有一条号召家长捐赠物资的通知,以"接龙"的形式呼吁学生家长为学校捐赠口罩等防疫物资。 学校开学后,防疫物资成了紧俏物品。按照规定,学生每天要戴两只口罩,如此大批量的消耗,仅靠学校自身承担,压力巨大,也不现实。而硬性要求学生自备,也会给学生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家庭贫困的学生,更是承受不起。特殊时期,充分发掘社会资源,呼吁社会捐赠,可以弥补学校物资储备的不足,也可以保证一部分家庭困难学生的物资发放。 但是,班主任在家长群里号召家长捐赠物资的做法却适得其反,好心办了错事。教师在家长群里呼吁捐赠,一旦形成"接龙",每一位学生的捐赠情况便会向全班公开,导致自愿捐赠演化成摊派性捐赠。不明就里的学生也会简单地将其与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挂钩,导致盲目攀比,产生错误的价值导向。这无疑会加重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对于贫困学生家庭而言更是深度的伤害。 当爱心遇上摊派,便打了折,变了味。学生家长"接龙"得来的物资又将用作何处?是发放给全体学生,还是少部分困难学生?如果发放给全体学生,还不如让学生自备口罩;发放给少部分困难学生,本是为了困难学生好,但在爱心捐赠之前,却恰恰伤害了这部分学生。教师组织实施的任何行为,即使本意纯正,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尤其要考虑特殊群体的感受。 实际上,学校复学,物资供应保障的主体应是政府,学校的防疫物资理应由政府承担,社会捐赠只是补充。社会捐赠面向的群体应当是社会,而不仅仅是家长,更不能让捐赠成为家长的普遍性行为。 此外,对于学生开学后如何佩戴口罩,怎样佩戴口罩,防疫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予以明确的指导意见。学生上学、放学路上,面对社会公众,必须佩戴口罩。走出班级,面对其他班级的学生也要佩戴口罩。在相对固定的班级是否需要一直佩戴口罩,还需要科学谨慎地研究。随着气温升高,小学生能不能戴得住口罩,一整天佩戴口罩对其身体健康与发育是否有影响,都需要精准判断。 学校疫情防控是社会疫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社会安全,学校才能安全。学校疫情防控首先要确保学生进校时是安全健康的,学生在校接触人员是固定的,一旦出现疫情,随时阻断,迅速及时地予以处置,这是学校防控的重点。全员全天佩戴口罩,是否有足够的市场供应,是否有相应的物资储备,都需要认真分析。如果论证后,的确需要学生每天佩戴口罩,成本的分担也应明确,避免出现硬性要求家长自备、摊派性捐赠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