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坚持一定要到底吗


  当我们朝着目标不断努力前进,有时候,却发现目标越来越像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不知道应该继续坚持下去,还是应该放弃?「坚持」,或许会是大部分人高喊的选择,但是有时候,选择放弃,及时止损,才是比坚持更正确的事情。
  01.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个下雨天的夜晚,孤单的你准备坐滴滴回家,手机上提示预计排队20分钟,周围人流匆匆,秋风瑟瑟,结果等了半小时车还没到,正想放弃去坐地铁,但转念一想,既然已经等了半小时,放弃岂不是可惜了,结果又等了半小时还是没等到,就这样独自在路边站了一个多小时,任凭秋雨淅沥沥地下。   新入职一家公司,努力工作三个月获得了即将转正的机会,但是心里总是隐约感觉工作内容和自己预期不是很符合,但回头想想,既然已经工作三个月而且马上可以转正,放弃实在是太可惜了,出去还得重头再来,于是选择了忍耐,继续留下工作,熬了一年之后,还是选择了辞职离开。   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而这些现象都可以用一个词来解释,那就是——「沉没成本」。   什么是「沉没成本」?   经济学对成本的定义是:   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所谓「沉没成本」,是指已发生,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它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毫无价值,不会影响当前的行为或未来的决策。   「沉没成本」本该是我们努力排除的干扰,可很多时候,我们却因为不自觉地过于重视它而不断投入新的成本。   如果理解了「沉没成本」的含义,你就可以在滴滴过了半小时还不到的情况下果断选择坐地铁回家,不再在雨天里独自一人,望眼欲穿。   如果理解了「沉没成本」的含义,你就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果断提出离职,外面的世界很广阔,一定能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沉没成本」就是已经损失的成本,如果不懂得及时止损,甚至为了这个损失而追加成本,最后只会得不偿失。   而害怕损失的人,却往往损失最大。   02.那些毫无价值的「沉没成本」,就意味着我们当初的选择和行动是有问题的,而人最难以接受的就是承认自己的错误与失败。   一方面,我们不想让自己的付出白白浪费;另一方面,我们也在试图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且明智的。   比如,对于你手上的一支股票,虽然此时股票已经开始走低,但是你可能还要坚持,因为你想的是既然已经坚持了那么久,再坚持一下或许还有希望,结果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而敢于面对「沉没成本」的人,都懂得及时止损,将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   英特尔公司(Intel)2000年12月决定取消整个Timna芯片生产线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Timna是英特尔公司专为低端PC(个人计算机)设计的整合型芯片。在最开始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英特尔公司认为未来计算机将通过高度集成(整合型)的设计来压缩成本。但是之后PC市场发生了剧烈变化,PC制造商通过其它系统成本降低方法,已经达到了目标。英特尔公司看清了这点后,果断决定让项目下马,从而避免了更大的支出。   放弃过去错误的付出和努力,及时止损,并不是对自己的全盘否认,而是对如今更智慧的自己的一种反向确认。   03.我有一个同学,曾经学过一个股票投资的课,主讲资历很深,成功投资过华谊兄弟、茅台,听说他的课上有一个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这个词就是「止损」。   用主讲老师的话说:「炒股要想赚大钱不容易,但要想少亏钱还是很容易的,通过止损就可以做到,可事实上,大部分人没有止损思维,亏钱的时候总想着挺一挺就过去了,总觉得情况还会好转,结果越亏越多,最后再想收手已经来不及了。」   那么,什么是止损呢?   止损,通常更多地用在投资领域,是指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而产生的一种保护行为。不过这种保护性行为早已不限于投资领域,我们遇到很多情况都可以用到止损思维,因为止损思维能够让我们及时停止当前行动,避免后面产生更大的损失,在摆脱「沉没成本」这件事上,止损思维尤其重要。   当股票下跌时,设定止损线,跌到止损线,无论之前付出多少,都要立刻抛售。   当电影不好看时,设定止损线,再看10分钟,如果依然不好看,立刻走人。   当工作不符合预期时,设定止损线,再干一个月,如果还不符合预期,立刻换工作。   止损思维让我们为目标设定了一条红线,这条红线让我们无论在一件事情上付出了多少,只要触碰到了这条红线,就需要立刻做出改变。   在错误的道路上,停止就是前进。   在错误的事情上,每多做一秒都是浪费时间。   真正的勇士不仅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更要敢于放弃毫无价值的过去。
网站目录投稿: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