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这变化之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理应受到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关注和研究,从而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发展。下面我对这一问题,结合自己在十年来课程改革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谈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若教师忽视课堂教学,仅是按部就班地讲授数学知识,学生的学习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课堂教学质量肯定也不会高。为此,针对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做了以下尝试[1]。 一、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使学生对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利用设疑创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如教学"工程问题"时,我出了一题:现要修( )米的路,甲队要用10天可修好,乙队要用15天可修好,两队合修需几天可修好?我对学生说:"你们在括号里任写一个合理的数字,我都能算出答案是6天,为什么呢"顿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急于想知道答案,也就顺利地进入了新知识的探索阶段。 2、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求学的兴趣。要使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需经过一定的练习,但重复单调的练习易使学生厌倦,导致计算错误,这也就失去了练习的价值。因此,教师要分类精心设计作业,使不同智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成功中求进。 3、结合实例教学,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的用处,这既揭示了知识的价值,又能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诱因。如教学"时、分、秒"时,以平时同学的作息时间为实例做练习,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进而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常用数学知识,了解到数学的价值,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该老师所教授的课青睐有加。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课上,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教师的教学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更要以平等的态度、真诚的心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待差生,更应做到这一点,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进而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课下,教师要放下"权威"的架子,多关心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沟通,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更好地进行交往互动,从而确保教学活动的高效,使教学活动过程成为师生、学生之间有效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2]。 三、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也已逐渐被应用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其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够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情趣化,从而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意利用多媒体的这些优势,化抽象为直观,将数学中所涉及的结论、概念等抽象的理论知识及其形成过程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轻松掌握数学知识。如在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同时行走的时间,求路程和。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对此,教师可利用计算机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4分钟后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这样形象、直观的教学,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启发了学生思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此知识。又如"时间单位"这一节中,"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一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一年,这两个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教学中如果教师不改变传说教学方法,学生就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对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精心设计、制作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课件,在课堂上生动、直观地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地球是怎样自转的,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旋转的,并结合动画适时地给学生讲解,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理解"一日""一年"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既化解了难点,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了学生思维,加强了其理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加强操作,实践出真知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而小学生由于心理、生理发育还很不成熟,往往表现出直观形象思维比较好,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这种特点,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积极组织一些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初步的印象,这既尊重了小学生当前的学习特点,又能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丰富课堂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如在教学认识分数(分一分)时,我安排了两个操作情境:一是涂出教具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树叶、衣服、六边形纸片的二分之一;二是用圆、长方形、正方形纸片,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出其他的分数来。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面积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充分运用画一画、拼一拼、做一做,从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题目意思,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在教学长度、面积单位时,教师也可利用学生的身体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增强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记忆。如1厘米大约是一个食指的宽度,一分米大约是拇指与食指一拃的长度,一米是张开双臂的长度,一平方厘米大约是一个指甲盖的大小等。 通过这些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学生不仅能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还增强了实践探究的欲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变"学会"为"会学"。 总之,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千方百计搭建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平台,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更多的话语权还给学生,把更多的表演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更自信,獲得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思福.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J].考试与评价,2015(10). [2] 蔡顺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7):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