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杨仁灿,今年88岁,1949年12月参军,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1954年回国,1964年转业到民航广州管理局,曾任民航广州管理局政治部宣传处处长、民航广西区局工会主席。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民航…… 保存完好的革命军人证明书 2000年的一天,老母亲把我叫进她的房间,颤颤巍巍地拿出一个牛皮纸大信封,小心翼翼地抽出里面的几张证件交到我手里。我细细一看,非常震惊,那是老母亲珍藏的革命军人证明书原件,还有1949年12月时那张印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绥远三支队招生广告"的报纸以及印着新生名单的那期报纸,这些都由母亲悉心保存下来,完全不像50年前的物品。我贴近了看,找自己的名字,那字很小很小,但还是找到了,仿佛看到了自己十多岁的样子。我紧紧握着母亲的手,感受到自己作为孩子的幸福。 生我的是妈妈,培养我的是祖国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一批"重庆清华"同学唱着"重庆的天是晴朗的天,重庆人民好喜欢"的新歌,报考"第四野战军绥远三支队"。12月6日,我被录取,并于12月14日报到参军,编入政训四队。年底前,部队移师湘西剿匪,我们这批七个队的学生兵就在湖南保靖进行学习。 我在政训队、政教队学习半年,经过"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等一系列革命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坚定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成立新中国,中国人民才真正站起来了""是毛主席给了我政治生命,要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的信心。学习结业后,我被分配到"四十七军一四一师供辎重一连"任文化干事。革命军人证书上"革命光荣"四个大字,是责任与担当,见证和照耀我向前进! 张口就来的连歌,我无悔的青春 1951年3月,我随47军141师参加抗美援朝,1954年11月回国。停战前我在连队干文教,停战后调机关当干事。我的任务是平时给连队讲时事、教唱战歌、教识字,代写代读家信,教英语的对敌喊话;战时搞宣传鼓动,写挑应战书,送粮弹救伤员,打扫战场。初入朝前两次送手榴弹时,因心里没底感到恐惧和慌张,但次数多了摸到规律后就不害怕了,也能按时完成任务。1951年11月,参加临津江东岸正洞西山反击战及秋季攻势战勤工作,我们担架二连"穿越封锁清川江,露宿平壤瓦泥旁;滚滚人车风雪路,人喊马嘶奔‘三八。敢冲照明汽油弹,智斗低空挑油担,两次参战上前线,送完弹药救伤员,打扫战场押俘虏,哈喽哈喽跟我来"。在六天六夜的正洞西山反击战中,我们深夜集合,随着连长的口令出发。"不要讲话……二、三排跟上来……一人扛一箱弹药……隐蔽……跑步跟上……"连长喊道。战斗结束后,我们缴获美步谈对讲机10多部,俘土耳其司机1人。二连唱着我编的连歌:"脚是铁,肩是钢,运输员的意志无比坚强!运粮食,送子弹,枪林弹雨救伤员。嘿嘿!勇向前!胜利属于咱们连!勝利!胜利!!胜利!!!" 相伴民航二八载,心系民航一生缘 1964年我转业到民航广州管理局。如果说军旅生涯14年是青春激情的岁月,而在民航的28年就是务实奋斗干事创业、与民航同成长的美好年代,这正与我们现在的南航精神"勤奋、务实、包容、创新"不谋而合。 我想用下面这首诗来概括我与民航缘: 六四转业到民航,一张白纸热胸膛。 运输"三同"打基础,边学边干渐入行。 飞行大队服过务,专业基地苦乐长。 "一报一旗"共奋进,兴业南航牵心房。 1985年,当时我是宣传处处长,在那之前我们只有安全简报、生产简报在民航内部印发传阅,宣传处的同志们一商量,觉得这样不行啊,我们民航要走向社会、对外宣传、鼓舞群众,我们自己要办报。没有资金怎么办?我们提出了"宣传为主、广告为辅、以报养报"的发展思路。我们的想法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大家铆足干劲分工协作,各自发挥所长。当时我们有一个女同事原来是护士,她也不懂办报,但她以前在当护士时认识的人多,就自告奋勇负责去各个部门跑批件跑广告。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1985年5月25日《广州民航报》创刊,首期出版,同年9月1日,《广州民航报》出现在我们的航班上。回想起来,我们的报纸是创新、勤奋、担当的成果。现在的南方航空报,我一期不落地每期都认认真真看。我听说手机上也能看报,读者还可以留言,还能跟大家互动,新媒体日新月异,看到这些变化我感到非常开心。 祝愿祖国强大,人民幸福;祝愿南航腾飞,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