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攒珠砌玉话聚珍漫谈古籍中活字本的鉴赏与


  活字印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与造纸、火药、指南针一起被称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活字本的收藏一直是古籍收藏中的一个重要门类。
  活字,顾名思义,指的是可以灵活使用的单个字模,用泥、木头、瓷、金属等材料制成,可用来组版印刷书籍,印完后又可拆散反复循环再用。活字的产生与使用,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人们曾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中发现有横置的文字,推测是铸造时曾使用过单个的字模,不小心错排而致。但这一说法,还仅仅是少数学者的个人推断,尚未在学术界形成共识。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为宋朝的毕昇发明。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庆历年间(1042-1048年),毕昇为活版,使用的字模为泥制。毕昇的泥活字印刷术历史上曾有过流传,据考古发现,与宋并存的西夏国就曾用泥活字印过佛经。但由于泥活字容易破损,不便反复使用,明清两朝,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并没有被广泛采用,直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苏州人李瑶根据沈括《梦溪笔谈》的记载,仿制了毕昇的泥活字,并用它排印了《金石例四种》、《南疆绎史》。较李瑶用泥活字印书晚12年,即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安徽泾县的翟金生刻意寻研毕昇遗法,仿制泥活字十万余个,用它印刷了&lt;泥版试印初编&gt;,&lt;&lt;仙屏书屋初集》、《水东翟氏宗谱》等三部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翟氏制造泥活字,方法有了改进,并非直接镌刻阳文反字,而是先制造出阴文正刻字的"母范",火烧令坚,而后再将胶泥填入母范,制成泥活字,其原理已与现代用字模铸造铅字近似。因此,宋代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到清代才真正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泥版试印初编-->
  毕昇发明泥活字后,又陆续出现以木、铜为材质的活字印刷,并逐渐成为活字印刷的主流。元大德二年(1298年),山东人王祯在任安徽旌德县尹时,别生技巧"造板木为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板木为字,用小细锯锼开,各作一字----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既满,用木榍榍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印刷之。"印成《旌德县志》一百部(已佚)。
  由于木活字制作相对较易,王祯之后,在明代就已迅速传播开来。入清以后,雍正时内府曾用木活字印刷硃批谕旨,乾隆时还曾制作木活字25万个,排印出《武英殿聚珍版丛书》134种。到了清后期,木活字已非常普及,各地书院、私宅、书肆用木活字印书的已屡见不鲜。
  像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程伟元萃文书屋排印的《红楼梦》程甲本、程乙本都是有名的木活字本。而清末江南的一些宗祠,采用木活字排印宗谱、家谱,更是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如果不是西方铅排印刷技术传入中国,则木活字大有取代雕版印刷之势。
  在木活字印刷得到广泛运用的同时,还出现了使用铜活字的印刷工艺(锡、铅活字虽史书有过记载,但至今未见有实物佐证)。现存最早的铜活字印刷品是明弘治三年(1490年)无锡华燧会通馆的《印正宋诸臣奏议》。在古代,铜是制钱的贵金属,华燧当时是无锡的巨富,具备制造铜活字印书的经济条件,"会通馆"是其书室名,由于它是我国铜活字的首发仞者,会通馆的铜活字本在古籍中很有名气。到了嘉靖年间,华氏的铜活字印书开始为无锡另一家巨富安国所替代。《无锡县志》载:"安国,字民泰,富几敌国----好古书彝鼎,购异书。"既有经济基础,又好购异书,这些都是他有能力以铜活字印书的条件。安国的铜活字本以"桂坡馆"命名,书中版心记有排字工人性名。嘉靖以后,一直到清初,还另星有过一些铜活字印刷,但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比不上无锡的华、安两家。
  清代使用铜活字的种数比不上前朝,但一部铜活字《古今图书集成》的摆印规模上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朝的活字印刷。雍正朝,经皇帝钦定,内府铸铜活字,排印《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五千零二十二册。《古今图书集成》的活字,尺寸规整,形款整齐,刷印无一般活字印本的墨色浓淡不匀和字形缺笔少划之弊,足见其为皇家内府监制的上乘之作。
  可惜的是,这套铜活字只用来印刷了64部《古今图书集成》,就被熔化用于制钱了。许多年后,乾隆皇帝提及此事还婉惜不已。这次铜活字印刷是印刷史上规模最大,也是质量最精的铜活字印刷工程。此后清朝的铜活字使用出现断层,再没有大规模的铜活字印书。直至道光五年,福建福清县出了个儒商林春祺,此人偏爱铜活字,用21年时间,耗费白银20万两,制成铜活字40万余个,命名为"福田书海",用来排印过顾炎武的《音学五书》、《水陆攻守战略秘书》及《军中医方》等一批书。
  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西方印刷工艺随之传入中国。咸丰七年(1857年)由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开办的"墨海书馆"出版了最早的汉文铅印本《六合丛谈》,开使用铅活字机械化排印的先河。由于西方铅活字是先制字模,进而制出一式一样的铅字,在效率和字形的整齐划一上胜过中国传统的镌刻、浇铸的活字。再加上随铅活字配套的印刷机械,速度每小时数千张,并且可以双面印刷,效率远胜传统的人工刷印。因此,传统活字印刷与西方铅印并行一段后,很快黯然出局,退出了历史舞台。西方的铅活字印刷一直沿用到上个世纪末。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启动"748"工程,掀起印刷史上又一次革命,几乎风行了一个世纪的铅活字也被技术更先进的电脑激光"活字照排"全面取代,这一先进技术发明的领军人物王选因此被誉为"当代毕昇"。
  活字本与雕版印本虽同为线装古籍,但由于印刷工艺上的差异,具备不同的外表特征。活字本区别于雕版印本的特征主要有:
  第一,边栏四角常有衔接不紧密现象,有时甚至离断一分左右。这是因为活字本的边栏是由板条捆扎拼合而成,不像雕版是在木板上镌雕而成,四角衔接浑然一体。这种边栏离断现象几乎所有种类的活字本都有发生,但唯独乾隆时《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个例外。这是由于当时金简主持排印聚珍版丛书时,是采用边栏整版与文字套印的方式,所有书页边栏专门雕成版来套印,边栏四周没有任何缝隙。
  第二,有些字有歪斜、倾倒现象。汉文活字为正方形字模,手工排版有时会出现歪斜,校正不严时,还会出现字模横置、倒置现像。而这在雕版印刷中是绝不可能出现的。因此,古书中出现横置、倒置文字,就成了确认活字本的最有力佐证。
  第三,字体肥廋大小不一,字与字间没有笔划交笔。活字印刷的字库至少需几万个字模,每字一刻,又多出众人之手,笔画粗细、大小难以照顾一致。同时,每个活字单独存在,排印时,字的笔划不会交叉。而雕版常常一气呵成,字与字间笔划常有相互交错现象。
  第四,墨色印痕深浅浓淡不匀,有一些字出现断笔、少笔现象。雕版是在平整的木板上刻字表面平整,刷墨印刷,每个字着墨轻重一致,墨色浓淡均匀。活字组版,版面凹凸不平敷墨刷印,容易出现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有的甚至缺笔少划。
  掌握住以上活字版特征,一般情况下就能对待鉴古籍是否活字本作出正确判断。
  在中国古代印刷史中,活字印刷一直是非主流印刷方式,《中国古籍善本目录》收录从唐宋到清末的图书共56787个编号,其中活字本仅340个左右编号(活字的丛书、类书只各给1个),在总量上与雕版刻本无法相提并论。正是由于这种稀少性,古时活字本就被视为"善本"。藏有百部宋版,号称"百宋一廛"的清代藏书家黄丕烈曾用"番饼"(外国银元)五枚购得明兰雪堂铜活字本《蔡中郎文集》,在书后题跋云:"书贾居奇,易余番饼五枚而去,珍惜爱惜之意,亦几几乎宋版视之矣。",可见古人喜爱活字本的程度。现今,宋元时期的活字本已基本无存,传世的活字本都是明清时代的产物。它们当中,以铜、泥活字为上选,尤其是明代的活字本,流传至今,已是凤毛鳞角,世人难得一遇,无论何种材质,均为"大珍",是藏家争夺的焦点。北京海王村曾有一册明华氏兰雪堂铜活字残本,拍得4,62万元。清代的活字本,以中期前的为上品,著名的《古今图书集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应为最为抢手之物。现今拍卖场上,一册《古今图书集成》零册,价格都在五万元以上。而清后期的木活字本,因多属民间自镌自排,活字镌刻多不精,摆印缺规少矩,收藏价值一般。但如果出之著名书坊,亦有不菲身价。至于铅活字,本是西方泊来之品,到民国已极为普及,成为当时平装书的主流品种,工艺上的收藏价值不大。唯清同治、光绪时期的铅印本,当时铅字排印刚刚传入,作为新工艺的最早印本收藏价值较高。
  千箱珠玉成"聚珍",攒珠砌玉印万册。活字版印刷,是我国古代印刷术中的璀璨明珠,也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随着古籍收藏的不断升温,活字本的收藏必将越来越多受到收藏者的重视与关注。 (黄山何文秀)
  2005年《东方收藏》创刊号----"攒珠砌玉话聚珍--漫谈古籍中活字本的鉴赏与收藏
  "
网站目录投稿:慕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