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唐僧去西天取经为什么说是如来佛设的局 按照逻辑关系来说,《西游记》的开头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小说从石猴出世,到孙悟空学艺,大闹天宫,再到如来出面收伏妖猴等,好像跟唐僧取经的故事没有联系一样。 真正的起点,应该从这里开始。 某一天,佛祖召开讲经会,忽然慈悲大发,感叹我们这些东土众生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要用最至善的佛法来超度我们。 使这些迷失自我、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家伙能够洗心革面,行善积德,个个成为好人善人,成圣成佛。 那么,作为佛法的载体佛经,是教诲众生的法宝,让谁去东土做"形象大使"。 使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相信瑜伽大法、如意真经,并派人前来奉拜,诚心求取,回去弘扬呢? 正当如来犹豫之际,观音菩萨主动请缨,愿亲自去东土点化众生,实现佛祖的慈悲心。如来非常高兴。 因为他知道这个使者法力广大是必须的,另一个必须有较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观音菩萨无疑是最佳人选。 临行之际,如来交给菩萨五件宝贝,即锦襕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还有三个紧箍儿。 这五件宝贝有一个重大秘密,虽然是神话小说,但现实上是有所指的。佛家也有一个相对真实的故事,跟这个故事有关。 大约三千多年前,释迦摩尼佛在灵山的一次法会上,坐着不传经说法,正当大众处于一种惊讶状态时。 他拈起一朵金色菠萝花,示向众人。大家不知道佛祖用意,默然不语,此时弟子迦叶微微一笑。 佛祖高兴地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以心印心,教外别传,传付嘱迦叶。" 并将袈裟传给了迦叶,从此成为禅宗以心传心的开始,也是禅宗的第一宗公案。迦叶被中国禅宗尊为第一代祖师。 两则大致相同的故事,其实是佛法传承的一种形式,叫做"传法授衣",将你确定为继承人,并以本门最高的佛衣袈裟作为证明。 如来将佛法和袈裟等传给了观音,观音由此成为第二代传人,因此辗转相传,到了唐僧为第三代,等等。 从迦叶开始,禅宗正式确立,从此一脉代代相传,传到中国的时候,大约是在南北朝的后期。 最初,天竺僧人达摩来到了河南嵩山,他是禅宗第二十八代传人,在此面壁十年,开启了我国禅宗的历史。 晚年"传法授衣",将心法和袈裟传给了慧可。达摩被我国禅宗尊称为初祖,慧可是二祖,接着传三祖僧璨。 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终于出现了一个不世出的高人——六祖慧能,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语,让禅宗在中国发扬光大,影响到了现在。目前,我国寺庙大多是信奉禅宗的。 本来,每一代禅宗祖师都有一个"传法授衣"的故事,到了六祖就只"传法"不"授衣"了,达摩带过来的袈裟没有再传。 六祖认为,当时禅宗祖师传承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所以担心被嘱托的下一辈弟子得不到别人的认可。 就以佛衣作为证明。到了六祖的年代,禅宗兴盛实为必然,就没有必要再传授袈裟了,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有人要问,佛祖"传法授衣",传个什么"法",授个什么"衣"呢?或者说,这有什么意义呢? 佛祖"传法",《西游记》中称为"瑜伽大法",又说分为"三藏真经",这是一个总的说法,就是佛祖成道之后,所传扬的佛法。 如果从故事本身来说,概念相对较小,主要指禅宗心法。这个心法需要跟着名师修持。 哪一天顿悟或者渐悟,就会悟道,就会实现人的真正自由。 这里,主要谈"授衣"问题。"衣"主要讲袈裟,又称之为"福田衣"。因为出家人穿的袈裟。 分为一格一格的,就像农民耕种的稻田,因此称为"福田衣"。 最早的袈裟很简陋,要求很低,并且非常强调"低档",即不能用新布料制作。出家人的袈裟。 都是捡那些被丢弃的衣物或者化缘来的料子,经过洗涤之后,再加工而成,连颜色都有限制。 决不能用鲜艳的。当今大和尚那种光鲜高贵的袈裟,不知道符不符合佛祖的标准? 这个"福田衣"是很有讲究的,也很有象征意义。例如,毗卢遮那佛披的袈裟,格子里面画的是十法界。 最上面的这一格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到最下面是地狱,格子的像,一格一格代表虚空法界一切众生。 佛经上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格子一样大,代表的是"平等"。佛跟菩萨平等。 跟人平等,跟饿鬼、地狱也平等,"平等真法界",格子一样大。 除了这些理念外,最重要的是希望弟子们要自己劳动,并劝导芸芸众生要劳动,即种好自己的"福田"。 农民耕地是种田,种田也是种"福田",一个不喜欢劳动,很懒惰的人怎么可能会有善果,能够成佛呢? 劳动是基本的,深耕"福田"最重要的是要多做好事,消除自己的不善行为。做好事是种"福田"的基本条件。 日行一善,日省一过;日行一善,积善成德,日行一善,功满三千等。每日减少自己的不善行为,如随地吐痰。 乱闯红灯,随意杀生,乱停车等等。每个人不要轻视这些不善行为,日积月累,便成大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