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只"语义兔"跑进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9级现代汉语课堂并成功占领C位,被封为现代汉语"课宠"。"语义兔"的创意者——王涛老师说,这只兔子代表了整个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兔子的脸和身子代表语义,而语义是语言学要解决的最核心的问题,所有的旁支分支语音、语法、词汇、文字全都围绕着"怎么样提取获得语义"而存在。 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语言学教学往往是枯燥乏味的。"语义兔"占C位成"课宠",这一看似奇葩的教学现象折射出核心素养时代新的学习方式——跨学科学习的魅力。"语义兔"是语文教育与美术教育融合的结晶。教师以简笔画形式辅助语文教育,让枯燥乏味的现代汉语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有效避免了教师的机械讲授和学生的死记硬背,寓深刻于平实,化抽象为具体,给人以强烈的视角感染和思维张力,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核心素养时代,跨学科学习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也是实现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的必然选择。跨学科学习是基于情境的真实性学习,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中小学开展跨学科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疫情之下,跨学科学习可以选择一个社会聚集现象,确立一个有意义的探究主题,多学科并进,分学科实施,按照"学习主题—学习任务—综合性学习活动"这一思路,开展有意义的项目化跨学科学习,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建构新知,生成智慧。并通过反思总结,写出学科研究报告,提出可行性建议,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实现学科育人的根本目的。 以"口罩"这一社会聚焦现象为例,语文、数学、社会(思想政治或历史)、科学(化学或生物)等多学科跟进,开展项目化跨学科学习,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开展基于口罩的探究性学习。 语文学科可以从疫情中关于口罩的一系列感人故事入手。讲好关于口罩的中国故事,探究出语文视野下关于口罩议题的结论,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数学学科可以从疫情中口罩的产能入手。通过对比分析中外口罩产能,发出关于口罩的中国之声,探究出数学视野下关于口罩议题的结论,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可以从疫情中关于口罩的新闻入手。通过辨论会等方式,对比分析中外关于口罩的使用问题,深入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与道路自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可以从疫情中关于口罩的内在构造入手。通过探究口罩的结构特点,提出科学佩戴口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科学素养。 针对同一社会现象,同向同步发力,多学科并进、分科进行项目化跨学科学习,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视角集汇成"条条大道通罗马"的综合效应,既培养了适应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又为破解社会聚焦难题提供了可行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