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最早的跳蚤市场竟源于西汉他才是跳蚤市场真正的创始


  跳蚤市场是从欧美传入国内的一种卖旧货的别称,相当于一个小型二手交易市场,因为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巨大,所以想淘到一些实用的东西几率还是挺高的。其实很多大学每年会举办一次跳蚤市场,这样既能方便学长也能方便新生。不过这种交易模式其实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过了,并不是近代才有的。而创始人其实正是新朝的建立者,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当时的跳蚤市场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一 、大学跳蚤市场创始人
  王莽(前45~23年),字巨君,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人,是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少年时期,王莽父兄便已去世,他奉养母亲、寡嫂,抚育侄儿,十分尽心,又加上他生活简朴,谦恭好学,在大多数声色犬马的王氏外戚中,简直是一股清流,清流中的泥石流。在长安城中,几乎人人都知道皇后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侄子,备受好评。
  当王莽正式入朝为官时,他的名声更是扶摇直上。汉成帝阳朔三年(前22年),大司马王凤在临死前向自己的妹妹太后王政君重点推荐了王莽,说他待人恭敬,做事有分寸,对长辈很孝顺。这一年,王莽便被任命为黄门郎。不久,王莽的叔父王商见他没有封地,便直接提议拿出自己的部分封地分给王莽。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30岁的王莽被封为新都侯,任侍中。他身居高位,却毫不骄奢,生活简朴,甚至拿自己的俸禄、卖掉自己的车马去救济穷人,乃至于满朝文武都为他说好话,认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贤人",正所谓是"王莽谦恭下士时"。八年后,王莽接替了他的叔父王根继任大司马一职,重权在握。
  汉成帝去世后,汉哀帝继位,哀帝祖母定陶傅太后打压王氏势力,王莽被迫隐居于封地新都,安分守己,就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一样,"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这期间,王莽的二儿子王获杀死家奴,王莽直接逼死儿子,这一举动被世人点赞无数,朝野上下纷纷为他鸣不平,强烈要求他早日出山,报效朝廷。迫于压力,哀帝只好召他入长安。
  到汉哀帝去世后,平帝刘衎继位,王莽被尊为安汉公,任四辅之首,总揽大权。为了再进一步赢得人心,他仍然继续自己的"真人秀",尤其注意网罗天下的人才,在他的主导下,全国各地前往京城的读书人以及奇人异士大概有几千人。为了解决这些人的住宿问题,元始四年(4年),王莽在长安东南部扩建太学规模,专门建造了"博士舍三十区",号称容纳万人,环境清幽,宿舍建设也棒棒哒。
  二、形形色色的勤工俭学
  汉代太学生在武帝时期才出现,最初只有50人,后来人数不断增多,元帝时期人数达千人。汉成帝时期,为效法孔子有三千门徒,便将太学生人数扩展到3000人。到王莽主政时期,太学生人数高达1万多人,人数之多创下了整个西汉王朝的记录。
  这些太学生分为两种:一是通过正常途径进入太学,相当于今天通过高考这种途径入学,免费吃住,日常消费则要自己解决;另外一种则是非正常途径入学的非正式生,相当于今天的自考生,太学里可能连住宿都不提供了。他们就要自己解决个人食宿及日常消费问题了。那些家境好的太学生,只管伸手问家里要钱就可以了,日子过得逍遥自在。而那些家境一般甚至家境贫困的太学生们只能各显神通,先填饱肚子再说。
  大概王莽也不会想到,在此次扩招的太学生中,他给自己招收了一个日后的掘墓人——刘秀。
  刘秀虽然是宗室子弟,但此时家境已衰落。在进入太学学习时,为了赚零花钱,刘秀曾与舍友韩同学合伙买了一头驴,让仆人租出去搞"跑腿儿",短途载客或者带货,赚钱也不少。此外,他还和同乡朱祐共同贩卖一种叫"蜜合药"的药丸,也小赚了一笔。
  太学生勤工俭学的手段不少,可谓形形色色。除了刘秀这种自己做小本生意的外,还有的是通过给别人抄书(即佣书)、干体力活(即佣工)或者是帮老师、同学做饭(即都养)的方式获取一点儿收入,维持在太学里的日常开销。
  三 汉代太学里的跳蚤市场
  王莽时期,太学里出现了一道新的"校园风景"——跳蚤市场。原来,这些太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很多人入京前家里都准备了不少容易携带的土特产。到了太学后,自己需要其他的物品,土特产反而不需要了。
  太学是专门搞学问的场所,然而,太学不给学生发教材,这是因为当时的印刷术还没出现,批量印刷不可能,所以很多人都是靠抄写的方式当作教材。但是,一个人不可能抄写所有的教材,所以有时候就需要和他人交换。
  太学与礼乐制度关系密切,太学生中也有一部分人爱好音乐,拥有不少乐器,但是又想学习新的乐器。
  为了满足太学生的上述学习及生活需求,太学在太学生宿舍的东北方专门设立了市,称为"会市"。因为这个地方种满了槐树,所以又被称为"槐市"。
  汉代的市与今日的超市类似,不过建筑规模、形制有严格的规定:市为方形或长方形,四周建有围墙,市门定时关启;市里的店铺或小摊贩不能任意占地儿,要"排排坐";各个店铺的货物要按种类排放,不能随意乱放;市中立有高层建筑——旗亭楼,上面有市吏负责监视市中的往来人群。
  汉代太学里的槐市与其他市有很多不同:
  首先,买卖双方都是太学生,其他人不得混杂进来,而且是以物易物哦。
  其次,时间是半个月一次,固定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而现在大学跳蚤市场只是毕业前夕进行,交易频率似乎挺低的。
  再次,交易内容不同。汉代其他市中的货物种类琳琅满目,与今日的购物超市大致无二。而槐市交易的主要是各地的特产、太学生所需的经书传记以及笙磬等乐器。
  看看现在大学里的跳蚤市场最畅销的是脸盆、水壶、衣架等等,即使是有很多书,但也是以各种教材以及各种考证的书籍如考研、教师证、公务员等为主,一些常见的小说或畅销书也很难见到了。怪不得有人说现在的学生快被就业压得喘不过气来了,连看课外书的闲情逸致都没啦!
  最让人向往的是,很多太学生来槐市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换点啥儿,而是找人"侃大山"。遥想汉代的太学生们身着儒服,宽袍大袖,峨冠博带,坐在槐树底下,彬彬有礼,你一句我一句地争论某个话题,或是谈论国家的某项政策,或是讨论老师留下的某个问题,真是温文尔雅。他们在这里精进学业,在这里交流思想,在这里认识世界,学术气氛相当浓烈,那么槐市其实是一处文化交流的场所。
  然而,这样的文化盛景持续了不到20年,更始元年(23年),刘玄率领的起义军攻陷长安,王莽政权崩溃,战乱中的太学解散,而盛极一时的槐市也风流云散,此后再也没有恢复,只存在于后世文人的追慕神往中了,明人钱子正《槐市》诗云:"炎汉中微道未湮,彬彬礼乐一时新。只今无树容栖鸟,极目荒基碧草春。"
  文史君说:
  尽管王莽备受后世史家的争论和非议,甚至被人戏称为"穿越君",然而他重视文化教育之举以及由此而出现的一系列学术盛事,都应该得到正确的评价,现代高校教学大概也应从中得到一点儿启示。
网站目录投稿: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