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一条新闻,说某市一个年轻的宝马女因为车不小心被路边的修车工刮了一下,立即下车对其一顿痛骂,还打电话把住在附近别墅区的父母也叫过来。全家人对修车工拳打脚踢,最后修车工不堪羞辱,同意马上回家拿钱赔偿。十几分钟后,修车工回来了,但他从怀里掏出来的不是赔偿金,而是一把尖刀,愤怒让他连续杀死了宝马女一家三口。 也经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新闻:上下班高峰的地铁里,两个人因为互相推挤了一下就互相辱骂甚至大打出手。记得有一次在呼家楼地铁,其中一方还拿出水果刀刺伤了另一个人,引起车厢内所有乘客的恐慌,最后好像两人都被抓进了公安局。 这样的新闻,或者说这样的事情,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因为它就真实的发生在我们身边。仔细想想,并不是坏人越来越多,而是我们越来越容易发怒。我们的身上的戾气就像已经充满整个房间的煤气,一个小小的电子就能让它爆炸。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变得如此暴躁? 从表面来看,是缺乏尊重和理解。 宝马女一家缺乏对修车工的尊重,其实也是缺乏对生命的尊重。 或许对于宝马女一家人而言,他们已经用财富将人群划分为三六九等,拥有更多的财富和社会资源就是高人一等,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在他们眼中是"不值钱"的,不值得他们跟他好好沟通。所以他们才会从语言侮辱到拳脚相向,一步一步把修车工逼向愤怒的绝境,却没想到这股愤怒会让修车工丧失了理智,最终导致惨剧的发生。 宝马女一家没有把修车工当人看,自然也就没把自己当人。 地铁里的斗殴事件,是缺乏对彼此所处困境的理解。 都市里的生活节奏太快,上学的要考虑毕业,毕业的要考虑就业,就业的可能要考虑创业,创业的还想缔造更大的事业。每个人都在匆忙的活着,活在各式各样的问题中:工作中的困难、家庭里的矛盾、朋友间的疙瘩……好像生活唯一的目标,就是去解决这些问题。 地铁里挤人的那哥们,或许忍受了一整天同事的不配合,也可能是已经约了几次的饭局又被放鸽子……而被挤的那哥们,或许正好那天在公司里被领导说了几句,又或者跟女友闹了矛盾。总之,两人的都处于一种焦躁的情绪中。彼此都觉得"我这一天怎么就这么倒霉,什么坏事都让我赶上了"。 尤其是,当其他的"坏事"因为人际关系的原因,只能憋在肚子里自己生闷气时,我们就会自动把自己归为这个社会的受害者,一种想要报复的心理就这样滋生了。这时候一旦发生不愉快,谁也顾不上体谅对方,就拿眼前的陌生人当成撒气泄怒的对象。 对生命缺乏尊重、对他人缺乏理解,折射的是我们对自己的内心缺乏关注和呵护。 以前有篇流传很广的文章曾说:中国,你的发展速度太快了,请停下脚步等一等你的灵魂。的确,灵魂跟不上物质的速度,就是造成我们如此暴戾的根本性原因。 我们身处的是一个"物性时代",每个人将所有精力都投进了一个没有终点的竞争,并将竞争结果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你在什么公司上班、担任什么职位、有没有房子、什么位置的房子、有没有车子、什么牌子的车、拥有多少现金存款、穿戴哪些奢侈品、平时去什么地方消费…… 争取并享受这些东西带来的愉悦感完全没有错,物质是推进世界前行的基本动力嘛。但是当我们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物质上时,问题就出现了:我们没有时间去关注自己的内心,不会尝试和自己对话,甚至连独处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三省吾身"。 诚如泰戈尔所感慨的:在消除贫困的时候,我们会拥有自己的财富,而拥有这笔财富,我们却会失去多少善心,多少美和多少力量啊。 当内心变得荒芜,我们已经迷路了,再也无暇顾及他人。 有人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分析得出结论,我们身上的戾气主要源于三种心理:挫败感、不安全感和无力感。比如面对一天天老去的父母却不能陪在他们身边的挫败感;比如对随时可能丢了工作丢了爱人的不安全感;比如使劲全部力气也无法解决户口歧视,或怎么努力工作涨工资都跟不上房价上涨的无力感。 一个人的坏脾气是个人病,一群人的坏脾气就是一种社会病。我们的暴戾既源自这个社会,又加害于这个社会。置身于一个充满挫败感、不安全感和无力感的社会里,人们要生存下去,必须要在心理上建立强大的防御体系,这些防御工事在屏蔽了某些坏事的同时,也将谅解、宽容、真诚、善良等美好的事物一起挡在了门外。 在《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本书的后记里,梁漱溟先生提到一个观点:人类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即:先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大部分人其实都处于解决第一个问题的阶段。从买高端手机、单反之类的玩物,到房子、车子等婚姻必需品,很多人在这个阶段已经焦头烂额了。就如地铁里的那俩哥们,就如你、我以及身边每一个还在默默努力的平凡人。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解决了人和物之间的问题,但因为这个问题解决的过于轻松,导致他们还没做好准备去迎接下一个问题。就如宝马女一家,名车豪宅社会地位都有了,却丧失了与人平等沟通的情商。 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在我看来是不能分割开看待的,某种程度来说,它们正好反过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先解决人和自己内心的问题。只有当你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观,才可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如何融洽互处的关系。 普希金说:"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以内心的宁静作为基本特征。" 这句话,献给每一个想让生命变得更丰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