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行业存在明显的销售淡旺季,淡季和旺季的销售差别很大,这给企业在两种状态下的用工、资金和业务管理造成很大的波动和困难。那么,存在销售淡旺季的企业,在其管理和经营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最大限度控制成本,提高经营质量呢? 一、淡季人员管理 淡季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是是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和提高人员质量。 1.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一般有裁员、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三种方式,要能够管住人、用好人,让人充分发挥积极性,必须建立符合淡旺季特点的薪酬体系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支撑。 (1).适当裁员 由于淡季生产和销售都大幅降低,很多企业一般采取淡季裁员的方式来解决。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关键是如何能够做到淡旺季之间人力资源的衔接,不能因为淡季的裁员而影响到旺季生产销售工作的正常运转。 在裁员对象选择上,淡季裁员应选择技术含量低、对熟练程度要求不高的工种,因为企业在旺季很容易招募到这样的员工。延吉机场根据淡旺季的特点,对一些需要具有一定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的岗位,在淡季采用轮流放假的方式,达到了既节约开支又保证了工作质量的目的。 即使裁减的是流水线的工人,也要制定一些合理政策,吸引这些人在下一个旺季再回来,因为选择熟练工人,可以减少培训时间,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深圳宝吉公司主要生产圣诞树,每年圣诞节前5个月是生产旺季,之后就进入淡季。公司为了吸引熟练员工回归,规定次年旺季开始之前回来上班的工人可以报销部分路费(不用票据)。既控制了淡季的人工成本,又保持了较高的回归率。而放假的工人大多选择在其他工厂工作,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失。 一般来说,企业不应该裁减技术性较强的工种的员工,或者是责任比较重要的员工——例如中层管理/营销人员。因为这些技术员工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磨练,营销人员的经验和人际资源也需要时间积累。如果裁减这些人,不仅不能为企业节约成本,还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经营保暖内衣的暖倍儿公司,在淡季中大幅裁减营销人员,导致淡季的销售网络乏人维护;而到了旺季时人才缺口无法短时间内补充,仓促招来的新员工因为业务不熟练而效率低下;由于需要时间来彼此适应和建立信任,增加了沟通成本,市场推广大打折扣。 (2).调整人员结构和业务流程重组 裁员虽然可以在短期内降低人力成本,但是负面作用也不可忽视,追求卓越的企业必须关注公众形象,应该尽量通过管理提升来减弱裁员对企业的冲击。某些企业采取固定工和临时工相结合的方式,并结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的手段,既保持了员工队伍的稳定,增强凝聚力,又满足了旺季的工作要求,大幅降低员工队伍中的抱怨和舆论的负面评价。 成功的业务流程重组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营效率,但是重组初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短暂混乱,特别当业务流程涉及到客户时,更是如此。例如订单相应流程、退换货流程、返利流程等。所以,企业应该尽可能把这种流程重组放在业务量较少的淡季,这样,即使出现混乱,损失也能小一些。 (3).建立符合淡旺季特点的薪酬体系 人员的管理必须与薪酬体系相结合,利用经济杠杆的力量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在人力资源成本和效益之间获得良好的平衡,这是所有管理的核心。 对于一个具有淡旺季波动变化的企业应该建立符合其特点的薪酬体系。由于淡旺季的不同表现,所以也应该在薪酬体系中得到体现。一般的做法是制定一个基本工资,也就是底薪,淡旺季都一样,属于刚性部分;在此基础上根据旺季特点增加柔性部分,如加班费、绩效奖金等,一方面调动人员积极性,另一方面弥补基础工资相对偏低的不足,从整体上保证薪酬的吸引力。 2.提高人员质量,加强人员培训 淡季是组织员工学习的大好时机。首先,从时间上来说,旺季时企业生产和销售任务紧张,参加培训对业务的影响较大,而淡季时时间相对充裕。其次,从培训效果上来说,由于淡季员工工作任务相对较轻,保障了学习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在淡季,企业员工可以通过总结旺季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找出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提出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 在具体时间安排上培训应放在淡季的中期比较好。因为在旺季结束后立刻进行培训,大家尚未从疲劳中恢复过来,崩紧的神经刚刚松弛下来就要投入到培训之中,员工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抵抗情绪。如果在淡季后期进行培训,则学习的内容可能来不及消化就该投入到繁忙的下一个旺季,培训效果也不会太好。 二、淡季资金管理 在淡季由于销售下降,企业资金回流减少;但原材料采购、研发费用等支出却有增无减,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资金紧张问题。如何防止企业在淡季发生支付危机,保持现金流动的均衡性,是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重点考虑的内容。 1、督促经销商回款 进入淡季后,督促经销商回款成为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企业只有及时收回货款,使资金快速回笼,才能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保证企业利润的真正实现,才能保证淡季里有充足的资金应付各项成本费用支出。 首先,可以制定回款奖励制度,减少应收账款,保证企业资金安全和现金流健康。某酒业公司规定,凡当月结清货款的经销商可以享受月销售总量1%的回款返利、连续180天无应收账款的经销商享受180天销售总量0.5%的回款返利、全年无应收账款的经销商享受销售总量0.5%的回款返利,并且上述奖励可以累加。用渠道激励策略来刺激资金流回笼。 其次,企业进入淡季,可以加大回款力度。某些企业把督促回款当作淡季的一个主要任务,由营销人员和法律顾问组成回款小组与经销商充分沟通,将销售资金回笼率提高到95%以上,维护企业财务的正常运转。 在收回应收账款的过程中,应该以销售人员为主,以财务人员为辅。联想通过实践,发现在回款问题上,销售人员比财务人员更能发挥作用,因为销售人员与客户熟悉,回款的力度大,而财务人员不容易解决问题。一些跨国公司根据其在发达国家的经验,采取由财务人员负责回款的做法在中国的效果就不好。 还有,要把回款金额和销售人员奖金挂钩的方式来刺激业绩指标的完成。具体方法就是以实际回款数量作为基数来发放奖金,而不能以合同金额或客户提货金额作为基数。这种政策会促进销售人员重视回款和信用风险,从而减少应收账款和坏账数量。 2、资金统一调配 对于集团公司来说,其下属有多个子公司或控股公司,当某些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公司的产品处于销售淡季时,其他的子公司也许正处于旺季之中,因此集团可以通过下属企业的资金调配来平衡子公司淡季资金问题。一般采用设立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的方式加以解决。 由于集团掌握了各成员或分公司的资金情况,且重大的原材料采购、对外投资都需要由集团授权审批,当某个集团成员出现淡季采购资金紧张时,集团便可以首先利用其他子成员的富余资金,既避免了扩大外债规模,又降低了集团总体的存款余额,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公司,由于受羊绒行业资金季节性交错制约,每年的原料收购旺季的资金"瓶颈"较为突出。从4月份开始,原料收购进入旺季,而在4~8月基本上处于销售淡季,资金需求波动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集团公司确定以内部银行为中心的资金管理体制,采用"四统一分"(统一机构、人员、制度、资金,各成员核算分离),有效解决了淡季原村料采购的资金需求。 三、激励渠道商淡季进货 某些行业在销售淡季的时候,生产却是旺季,这时就会出现很大的资金库存压力。为了减轻压力可以激励经销商直接在淡季进货,通过价格、促销等各种优惠政策刺激经销商淡季备货,利用社会资源来分散企业的压力和风险。 在空调行业,由格力开创的淡季打款贴息政策已实行了好几年,效果非常明显。某些企业推出的优惠政策是:如果经销商淡季打款,不仅能够得到企业贴息的好处,在旺季可以得到免费铺底,对经销商很有吸引力。 事实上,某些行业经销商淡季打款已成为惯例,如果某个企业不这样做,就会丧失竞争力。彩电大王长虹在做空调,就因为没有重视空调业独有的"淡季打款"规律而蒙受损失。 由于长虹主要依赖彩电渠道来销售空调,销售彩电的经销商短时间无法认同空调行业的这种特殊回款模式,而长虹也没有把这件事当作一个淡季的战略任务来看待,没有和经销商做深入沟通,既没有配套的优惠政策,又没有给予必要的压力,所以导致长虹淡季时空调订货不足,不仅影响了淡季生产,更直接影响了旺季的市场销售。 淡季进货对经销商来说也是有利的,一方面能够取得较低的价格,降低了采购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充足库存、避免旺季时产品脱销的不利局面。同时,淡季备货还有利于维护与供应商关系。苏宁电器于1991年首创经销商淡季打款给生产商的新模式,获得了厂家的巨大支持,积累了市场优势为后期市场发力打下了基础。 企业在鼓励经销商淡季备货的同时,如果是期货(如空调)就比较容易处理;如果是现货,厂家就需要注意调控发货数量,不宜要求增大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因为当太多的货压在经销商手里时,他们很可能会经不住"现金回笼"的诱惑,以低价脱手,造成淡季倒货、窜货,导致企业构建的价格体系崩盘,造成的危害很可能超过了这种政策的利益。 四、生产与销售在淡旺季的协调 1.产销协调 生产资料的采购关系到企业能否正常生产及生产成本和赢利水平,对于有销售淡旺季的企业来说,其上游供应商的生产销售也有淡旺季的特点。对于资金比较充足的企业,利用原材料处于销售淡季时进行大规模采购或利用预付款方式进行订购,既保证原材料的成本可控,使总成本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赢得成本优势;还可以为下一步的生产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效规避了旺季生产时可能会出现的原材料短缺的风险。其次,企业还可以与供应商以参股投资等方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样可以更大程度获得竞争的成本优势。 有淡旺季特点的企业需要解决好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协调问题,以房地产行业为例,房地产市场一年内有旺季淡季的区别,现在又在实行新的预售管理办法,因此选择上市时机是一个关键问题。因此,房地产公司必须提前做好规划。一般来说,企业一旦拿到了土地,开工、进度、上市就必须考虑淡旺季的影响。当房地产公司有多个项目时,需要做好项目之间的平衡,部分项目抢在这个旺季完工上市,部分项目可以等到下一个旺季来临之前再完工,这也有助于减弱资金压力。 有些产品种类、规格多的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会出现结构性脱节,某些生产出来的产品脱销,某些规格产品又大量积压。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销售预测与生产计划之间脱节,主要原因是销售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信息缺乏沟通,销售部门的销售预测失真等。解决方法就是加强生产和销售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要根据收集到的市场信息及时调整销售预测,以便生产计划的及时修改。 2.逆市销售适可而止 行业的销售淡旺季的规律会因为行业本身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市场辽阔,各地市场特点不一样。当某些地方出现淡季时,其他地方的市场不一样处于淡季,企业应该根据行业发展状态,区域市场特点,及时发现淡季中新出现的市场机会,通过在淡季加大销售力度,有时能够获得出人意料的收获。 按照一般规律,每年的寒暑假是家用电脑的销售旺季,两者中间是漫长的淡季,很多厂商已经习惯按照这种节奏发布产品和市场推广。但在2002年初,方正电脑公司市场第一线的统计数据就表明,近年来随着家用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家用电脑用户大多根据需求随时采购,并不仅仅拘泥于寒假或暑假。 2002年第一季度,方正家用电脑春季促销活动涵盖29个省级城市,取得了同比增长55%的优异业绩,这一切得益于方正电脑明辨市场走势,发现了逆市销售的良机。 3.淡旺季价格有所区别 价格是调节购买的重要杠杆,一般在销售淡季采取降低价格,还有一种相反的策略,产品价格在淡季不仅不降反升。2004年11月,正是空调、电风扇等产品销售的淡季,但科龙、春兰等产品却都不同程度上升,平均每台上调了10元至30元不等,按照厂家的解释,涨价的原因是由于原材料涨价所致,但真正的原因是一种寡头市场的默契。 淡季小幅涨价,不会影响想要购买的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厂家却可以增加收入,同时也把整个价格水平抬高,为下一个旺季的降价留出更大的操作余地。 对于有周期性淡旺季的企业来说,其管理的核心是使企业能够弹性、均衡地使用自有资源,一个企业的季节性或周期性太强,经营的风险就会升高,所以管理应该落实在降低风险方面。在具体手段上,可以采取控制成本、改善内部运作秩序等方式。大多数企业在供应链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潜力可挖,立足于此,不仅能够全面、有效降低成本,还能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质量,可以使企业在旺季更加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