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qsdu075 闲话闲话,顾名思义就是闲的没事神侃瞎聊。所以大可不必当真,一笑了之。最怕就是把闲话当真,到处散播,越说越邪乎,以至于有危害于他人。 前一阵"京温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聚众抗议群情激奋。那几天在微信上传得很厉害,转发的条数也很多,而且把整个事件说的头头是道,分析有理有据,又把各种疑点汇集,况且官方确实没有个可信的解释,人很容易陷入迷雾。人应该对一切抱有怀疑、批判的精神,但可惜的是我们从小到大,习惯了接受、习惯了被灌输各种知识,然后很快地遗忘,头脑空空没有思想。 我也是这样长大的,对很多事情懒得思考,喜欢看各种八卦的新闻,对这次的事情也是深信不疑。和老孟说起来的时候义愤填膺,一副仇恨大天的样子。老孟当时就提出,为什么会有人知道这么详细呢?还知道几个人的?我说也有可能啊,因为一件事,总会有人知道真相的。 但其实有很多事情,永远无法知道真相。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那女孩儿到底为毛儿轻生,就像听到复旦下毒的那人犯罪动机仅仅是发生过口角一样不可思议。很多事情只要没被发现就是没发生,但是很多事情发生了真相却难以揭开。或许真相就是让人难以理解的,因为生活本来就是有各种可能性,而且总是无法预料又充满刺激。 我们习惯了对一件不是自己的事情大加评论,很多时候会陷入人云亦云的俗套。因为不费脑子,又对自己无关紧要,又提不出来反驳的观点,于是也就成了散播传言的一份子。中国人本来就喜欢凭主观下结论,不习惯有理有据的具体分析。基于这种大众心理,容易被一些居心不良或是心怀叵测的人利用。有些人唯恐天下不乱,有些人喜欢另类刺激,有些人则是喜欢暗处搬弄是非的感觉。 但不管怎样,"京温事件"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第一,政府的公信力真的很差,反应和应急都慢得要命;第二,社会真的很乱,人们自然会相信了"编造"出的前因后果;第三,网络传播的力量很强大,而且是即时的;第四,要警惕不法分子的网络犯罪;第五,我们到底该相信谁,这个问题真的很受困扰。 事情的发生绝不仅仅是个例,而且能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一定有各种因素相互促成,一味地指责一方都是不公正的。政府在打击造谣者的同时,是否也能清醒地自我审视,如何才能真正做好分内的事情,能够成为人们信任的有效政府。 最后讲了一个故事: 一艘游轮遭遇海难,船上有对夫妻好不容易来到救生艇前,艇上只剩一个位子,这时,男人把女人推向身后,自己跳上了救生艇。女人站在渐沉的大船上,向男人喊出了一句话…… 讲到这里,老师问学生:"你们猜,女人会喊出什么话?" 学生们群情激愤,都说"我恨你"、"我瞎了眼"…… 这时老师注意到有个学生一直没发言,就向他提问,这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女人会喊——照顾好我们的孩子!" 老师一惊,问:"你听过这个故事?"学生摇头:"没有,但我母亲生病去世前,就是对我父亲这样说的!" 老师感慨道:"回答正确。下面,大家听我把这个故事讲完。" 轮船沉没了,男人回到家乡,独自带大女儿。多年后,男人病故,女儿整理遗物时,发现了父亲的日记。原来,父亲和母亲乘坐游轮时,母亲已患了绝症。关键时刻,父亲冲向了那唯一的生机,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多想和你一起沉入海底,可我不能。为了女儿,我只能让你一个人长眠在深深的海底……" 故事讲完,教室里沉默了,老师知道,学生们已经听懂了这个故事:世间的善与恶,有时错综复杂,难以分辨,但只要心存美好,最终会给出正确答案。 左岸记: 人云亦云,或者说在思想上随波逐流,是因为个体的思想缺乏独立性。在面对问题、现象时,简单、草率做出结论。因此,个人的思想看似独立的:譬如小心求证,或者参照别人观点引领,结论都是你自己的。换个角度来看,个人的思想又不是完全独立的。因为我们的直接经验是有限的,在思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借鉴、参考别人的经验和观点。 重要的不是思想是否"独立",而是思想是否客观、理性。思想客观的最大障碍是自己。对于很多主流、权威的错误观点,我们总会尝试积极面对。真正难以防范的,是那些已经牢牢地盘据在我们思想中,我们认为是天经地义、无可争辩的"原则"、"思路"的东西。这些东西,往往让我们循着思维的模式,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羊群效应"指的就是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自己并不会思考事件的意义。 那我们如何避免人云亦云呢? 可以阅读一些经典的哲学著作(千万不要读那些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标签来解说的哲学史教材),可以帮助你提高思考能力。你也许会觉得哲学家的命题很无聊,他们的答案也未必正确,但他们那种追根问底的精神和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多接触不同角度、不同立场的不同观点,是提高思想正确性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对那些你觉得荒谬不堪,甚至是会让产生无名怒火的观点,要特别当心:你之所以感到愤怒,可能正是因为你找不到有力的证据来反驳它。但也要当心,不要仅仅因为它"不同",而轻易地接受它。 虽然我们现在也能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海外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也是经过筛选的:怎样的信息、观念会流行、会传播,哪些书会被引进、翻译,也都有其原因。因此,对于年轻人,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出国学习几年,扩大自己的视野。如果不能留学的话,也强烈建议学好英文。因为英文信息的渠道相对要广阔许多,很多在国内也能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