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中道华夏九轮回


  中道华夏九轮回(3)
  第三章 五帝时代的"协和万邦"(上)
  第一节 史籍与考古
  《五帝本纪》中,司马迁并没有记载五帝时代及其中的各个帝王的起止时代。
  不过,据360百科介绍,黄帝是生活在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
  公元前2697年,他在20岁的时候即位称帝。道家把这一年作为道历元年。
  那么,考古学的发现,支不支持这一说法呢?
  根据目前的考古数据,距今4300年,龙山文化陕西地区类型开始形成;距今4500年,龙山文化山西地区类型开始形成;距今4600年,河南地区龙山文化开始形成,这就距黄帝即位的公元前2697年,不远了。
  也就是说,按照这个考古数据看,黄帝,应该是在公元前2697年于河南地区即位,然后,经过97年左右的时间,恢复河南秩序,又经过100年左右,才使山西恢复秩序,再经过两百年左右,才使陕西恢复秩序,至于山东,也是在黄帝即位100多年之后的距今4500年,才结束大汶口文化,转变为龙山文化。
  所以,史籍记载的黄帝"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是正确的;黄帝死后葬桥山(今陕西黄陵县)也是正确的。
  只是,"居轩辕之丘",在河南新郑即位的黄帝,和死后葬于陕西桥山的黄帝,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族中,相隔了几代人的两个人。
  正如秦始皇和他的先祖秦襄公,他们都是一个家族,都在历史上做了一些事,可是,如果后来的人们,模糊了他们这个家族的历史,就会将他们这个家族的几代人,都当成一个人。
  可想而知,黄帝不可能在陕西即位,然后花几十年的时间,先去平定河南地区,再花几百年的时间,回头去平定山西和陕西地区,然后死后葬在桥山。
  他肯定是先在河南地区即位,先平定河南地区,再去平定山西和陕西地区,这中间经历了几百年。
  这和司马迁《史记》记载的"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和"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的情况,是相符合的。
  那么,在黄帝即位的公元前2697年,以及这个年代之前,天下,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在这之前,长江以北,主要是三大文化,即庙底沟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
  而庙底沟文化,分为距今6000年-距今4900年和距今4900年-距今4800年两个阶段,也就是说,在黄帝还没有即位,河南地区龙山文化还没有形成的一百多年之前,庙底沟文化,就发生了两次巨大变化,然后,消失了。
  庙底沟文化的巨大变化与消失,无疑地是意味着,神龙时代结束了,天下进入一个新时代了。
  比庙底沟文化还要复杂,大汶口文化,分为距今6500年-距今5500年;和距今5500年-距今4800年;和距今4800年-距今4500年三期。
  这三期的变化,也可以在史籍中找到印记。
  神农氏炎帝"初都陈,后居曲阜",这大概就是发生在距今5500年之前。
  "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炎帝退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营都于鲁,"
  这个事件,绝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突然的事件。
  这个事件意味着,经济的发展,或气候的变化,导致部落与部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所以,社会的政治、文化方面,都会发生大的变化。
  那么,炎帝从"初都陈"到"后居曲阜",可不可能阻止这种变化的发展蔓延呢?
  大概是阻止不了的。
  所以,《三皇本纪》记载,神农氏八代炎帝的名号是:"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牦,牦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管子·地数篇》说:"葛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二十。"
  《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
  可以判断,"神农氏世衰",就是发生在距今5500年左右。
  这时候,蚩尤氏将炎帝从山东赶走,导致社会局面彻底失控。
  所以,大汶口文化就发生转型。
  而在大汶口文化发生转型的同时,也是距今5500年,红山文化也发生了转型。
  那么,这两个文化的同时转型,意味着什么呢?
  到距今4800年,大汶口文化就再次发生转型,而与此同时,庙底沟文化消失。
  大汶口文化的再次转型,和庙底沟文化的消失,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就是意味着,距今5500年,红山文化的主人们,看到中原地区再次发生了动乱,他们有机可乘了,于是,他们就继承他们先辈的遗志,开始了再次向中原地区发动进攻。
  与红山文化之主人们的南下遥相呼应,凌家滩文化的主人飞龙朱襄氏,也从巢湖地区誓师北伐。
  这场战争,首先是从山西北部的夸父氏,抵抗红山文化之主人的南下进攻而展开。
  夸父氏从山西北部,节节抵抗,一直到山西南部,然后,与炎帝合力,在山西南部,跟红山文化的主人展开阪泉之战。
  在炎帝和夸父与红山文化的主人展开阪泉之战的同时,蚩尤氏在河北,与红山文化的主人展开涿鹿之战。
  蚩尤氏,无疑是大汶口文化的主人,他们的居地,是在山东地区。
  他们怎么会跑到河北,去与红山文化的主人展开涿鹿之战呢?
  显然,蚩尤氏,是为了支援山西南部的炎帝和夸父,与他们进行战略协同,是从河北策应山西南部的炎帝与夸父,对来自于北方的红山文化之主人的后方,进行战略威胁。
  但是,当蚩尤氏举全力前往河北威胁山西北部时,他自己的后方,却被来自巢湖流域的飞龙朱襄氏所攻陷。
  更要命的是,内乱,不仅导致外患,最后,更是直接要了蚩尤氏的命。
  张守节撰《史记正义》引《龙鱼图》记载:"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
  这个"授黄帝兵信神符"的"天遣玄女",到底是什么来历呢?
  《黄帝玄女战法》曰:"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归于太山,三日三夜,雾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问?’黄帝曰:‘小子欲万战胜’。遂得战法焉。"
  显然,这个"天遣玄女",其实就是一个仍然处在母系社会的、以鸟为图腾的原始部落。
  那么,这个还处在母系社会的以鸟为图腾的原始部落,为什么要"授黄帝兵信神符",使黄帝"遂得战法"呢?她们又是授给黄帝以什么样的战法呢?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昆:愿意为"在烈日下一起劳役的奴隶们",实际上就是指共工氏部族。昆之山,就是共工氏部族的山。乡,同享。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
  这个意思就是说,共工氏部族霸占了这个地方,猎户们不敢到这个地方打猎。
  "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这不就是"天遣玄女"吗?玄女,不就是"衣青衣"的女人吗?她为黄帝效劳,不就是"黄帝女魃"吗?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这是描述蚩尤与应龙作战的情形,就是大风大雨阻碍了应龙的作战计划。
  "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这就是"天遣玄女"给黄帝所授的战法,其实就是在风雨之中,为应龙引路,使应龙不受风雨阻碍,实现了对蚩尤氏突然袭击、出奇制胜的打击,从而打败了蚩尤氏。
  "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这是说明,这个女魃部落,是一个不事农业生产的狩猎性部落。黄帝后来给她们安排地方,让她们放弃狩猎生活,从事种地。她们时不时地丢下田地逃跑。
  那么,这个不事农业生产的狩猎性部落,为什么要帮助黄帝应龙,去打击蚩尤氏呢?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
  原来,是她们受到了共工氏部族的欺压,共工氏部族不让她们到共工氏部族所控制的山上打猎,而蚩尤氏是共工氏部族的盟军,所以,她们才会帮助应龙打击蚩尤氏。
  这就是炎帝、夸父、蚩尤三方联合,也打不赢黄帝和应龙的原因。
  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那么,黄帝和应龙战胜了蚩尤氏之后,又怎么样呢?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这个记载,就与距今5300的凌家滩文化突然消失,以及良渚文化突然兴起的现象相吻合。
  就是说,应龙就是凌家滩文化的主人,他们本来是号称飞龙朱襄氏,因为在与蚩尤氏部族的战争中,他们策应了作为主力部队的黄帝部族,所以,就被黄帝部族称为应龙。
  当然,这只是黄帝部族的一面之词。
  飞龙朱襄氏他们自己,肯定不会承认他们只是策应。他们也不会自称应龙。
  明明是他们打败了蚩尤和夸父,他们怎么是策应呢?他们应该是主力军好不好?
  但是,事实上,飞龙朱襄氏的力量,确实是相对单薄,所以,他们虽然也曾效仿太昊庖犧氏"都于陈,东封泰山",却终因掌控不住局面,而不得不黯然离开。
  《柘城县志》记载:"有巢氏没,数阅世而朱襄氏立,于是多风,群阴閟遏,诸阳不成,百物散解,而果蓏草木不遂,迟春而黄落,盛夏而痁痎,乃令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令曰来阴,都于朱,故号曰朱襄氏,传三世没。"
  这就是说,朱襄氏确实是曾经自立为王,但是,却没有天时地利人和,传了三世就没了。
  为什么他们没有天时地利人和呢?
  《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不得复上"是什么意思?
  就是他们本来是庖犧氏部族当然的王,但是,由于他们和其他几大支系相隔日久,其他几大支系有了自己的领导中心,不服他们的领导了,他们就当不成大家的王。
  那么,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云笈七签·纪传部》:"蚩尤率魑魅魍魉,请风伯雨师,从天大风而来,命应龙蓄水以攻黄帝。黄帝请风伯雨师及天下女袄,以止雨于东荒之地,北隅诸山,黎土羌兵,驱应龙以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
  这就是黄帝和应龙在打败了蚩尤氏和夸父之后,他们自己也打了起来,黄帝将应龙赶到南方去了。
  这个时候,是距今5300年。
  而在应龙南下去开创良渚文化之后,中原地区是否就消停了呢?
  没有,直到距今4900年,庙底沟文化才发生了一次大变化,也就是,战争的效果,才在庙底沟文化所分布的区域显现出来;再过100年,到距今4800年,大汶口文化,才再次发生转型,而与此同时,庙底沟文化消失,就是,庙底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了。
  也就是说,应龙南下之后,黄帝部族继续征战,直到距今4800年,才基本上平定天下。
  但是,这时候的黄帝,和公元前2697年即位的黄帝,是同一个黄帝吗?
  他们,肯定都是庖犧氏部族的后裔。
  但是,他们,是同一个支系吗?
  如果他们是同一个支系,那么,为什么黄帝在公元前2697年即位,这个时间,史籍会记得这么清楚?而其它的时间,史籍却都记得不清不楚呢?
  《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很显然,少典氏是生活在陕西,这样才能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
  所以,黄帝的祖籍在陕西,黄帝,不是来自于东北辽西。
  可是,在公元前2697年之前,先与炎帝、夸父、蚩尤氏作战,后与应龙作战的那个所谓的黄帝,是来自陕西的吗?
  他们显然不是来自陕西,而是来自东北辽西,他们是红山文化的主人。
  也就是说,公元前2697年即位的黄帝,与之前的那些黄帝,不是一回事。
  之前的那些黄帝,根本就不是黄帝,而是红山文化的主人,只是后来的人,把他们所做的事,安插到黄帝的头上去了而已。
  那么,黄帝为什么会在公元前2697年即位,然后逐步统一天下,协和万邦,使天下形成统一的龙山文化呢?
  显然,由于从东北辽西南下的红山文化的主人们,对中原地区的原居民们,会继续采取他们祖先所采取的霸权奴役政策,会遭到中原地区原居民们的持续反抗,而他们的同胞兄弟,在中原地区生活久了的少典氏部族,也会对他们不满,于是,公元前2697年,黄帝在大家的拥戴下即位,带领大家,打倒执行霸权统治的红山文化的主人,建立不分部族,各个部落一律平等的协和万邦的政治体系。
  第二节 少典氏和黄帝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从"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这两个水名看,少典氏是生活在陕西;黄帝后来"葬桥山",应该是叶落归根。
  那么,少典氏是何来历?他怎么会生活在陕西呢?
  这就不得不令我们想到女娲氏"杀黑龙以及冀州"了。
  "杀黑龙以及冀州",是把黑龙氏部落的人,都杀光了吗?
  以女娲氏"断鳌足以立四极"的战略目标来看,他们肯定不会把黑龙氏部落的人全部杀光。
  他们对黑龙氏部落只能是歼灭、俘虏。
  包括祝融氏逃往湖南后,留在中原地区带不走的一些老弱病残,女娲氏部族,也会把他们收容起来。
  那么,收容了这些人,要怎么处理呢?
  放他们回辽西,或者去湖南,无疑是恢复祝融氏部族的实力,于实现天下和平的目标,没有好处。
  把他们留在河北、河南,那又会让共工氏部族眼红,为共工氏部族所不容。
  所以,把这些人送往陕西安置,就是不二之选。
  《三皇本纪》曰:黄帝"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
  云若变浓,会是什么颜色?
  不就是黑色吗?
  所以,黄帝"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其实,是暗含着,他们就是黑龙氏部落之后裔的意思。
  那么,黑龙氏到了陕西,怎么会变成少典氏呢?
  第一个,他们打了败仗,在这种环境下,他们不能继续崇拜龙,他们这时候就转为崇拜蛇。
  伏犧氏在湖南,就是崇拜蛇的。
  所以,在武汉长江大桥的两头,才有龟山和蛇山相对。
  龟,是共工氏部族的图腾;蛇,就是伏犧氏部族的图腾。
  第二个原因,就是他们有一个特别的发明创造——他们创造出了典。
  《三皇本纪》曰:庖犧氏"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的这个人,在庖犧氏这个部族中,具体会是谁呢?
  就是少典氏。
  少典氏之"少",就是与太皞之"太"相对,表示其在宗族牌位中的地位;少典氏之"典",就是表明他的历史功绩,是造出了"典"。
  那么,少典氏为什么能够造出"典"?为什么能够"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呢?
  这就要看书契与结绳,有些什么区别了。
  书契与结绳,如果都是放在房子里妥善保管,他们应该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
  但是,如果是在一个风餐露宿、日晒雨淋的环境中呢?
  那么,书契的优势,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书契不容易损坏,而结绳就容易腐烂。
  所以,如果是要通过长途旅行来传递信息,那么,以书契为信息载体,比以结绳为信息载体,就要好得多。
  那么,少典氏为什么要造书契呢?他为什么要长途旅行呢?他要向谁传递信息呢?
  庖犧氏部族被分成了辽西、湖南和陕西三大块。
  在这三大块中,湖南与辽西之间的联系,是非常不方便的。
  不仅是路途遥远,更加上中间一个共工氏部族,是他们的敌人,他们之间,怎么联系?
  只有是陕西的这一部分,能够在两者之间,起到信息转递的作用。
  而陕西的这一部分,要承担起这个任务,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他们要克服长途旅行中的日晒雨淋对于信息载体的影响,就不能不想到,"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那么,造书契的文字,从何而来呢?
  其实,在这个时候,文字早已产生。
  只不过,不是后来的象形文字罢了。
  女娲时代的半坡文化遗址,就出土了许多文字符号。
  半坡文化遗址陶器上的刻符
  还有比半坡文化更早的贾湖文化遗址,也出土了许多文字符号。
  贾湖文化契刻符号
  所以,少典氏创造典册刻写文字,在文字储备方面,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少典氏是生活在陕西。
  而黄帝,是在河南新郑即位,这说明,他们经历过长途的迁移。
  而他们,为什么会长途迁移呢?
  这就是因为,社会很不安定,社会是在剧烈的变化之中。
  那么,在这个剧烈的社会变化之中,黄帝部族,面对这个剧烈的社会变化,是什么态度呢?
  第一,黄帝部族作为少典氏的后裔,他们的出身,其实是十分不好的,相对另外两支庖犧氏的后裔,他们的俘虏后裔的身份,会被另外两支庖犧氏的后裔看不起。
  第二,相对神农氏部族和共工氏部族,他们也是"客家人",也是有意无意地会受到挤兑。
  所以,在这种不论面向谁,自己都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情况下,他们就更容易呈现出弱者的心态,也就是更加渴望平等,反对霸道。
  也就是说,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接受女娲氏的中道思想。
  《国语·周语》说:"我姬氏出自天鼋"。
  《国语·周语》还说,"天鼋之分,我之皇妣。太姜之侄,伯陵之后,逄公之所凭"。
  那么,"天鼋"是什么?
  它就是一个"龟化龙"的图腾。
  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陵园内的天鼋神慧像,就证实了这一点。
  天鼋神慧像
  而龟,原本是共工氏部族的图腾。
  由龟演化为"龟龙",这实际上就和"蛙化龙"、"鱼化龙"一样,是大势所趋之下,其她的图腾文化向龙图腾文化的折服与皈依。
  只不过,"蛙化龙"、"鱼化龙",是神农氏部族的图腾文化,向龙图腾文化的折服与皈依;而"龟化龙",是共工氏部族的图腾文化,向龙图腾文化的折服与皈依。
  "天鼋之分,我之皇妣"。
  这就是说:"我的皇考,是黄帝,他来自少典氏部族;我的皇妣,是姬氏,他来自以天鼋为图腾的共工氏部族"。
  这里所吐露的信息是什么呢?
  是庖犧氏部族的后裔,和共工氏部族的后裔,打破部族界限,实行了联合,共同反对霸权统治。
  显然,他们的这种联合,表现的是一种中道思想。
  但是,他们的这种中道思想,与炎帝榆罔的中道思想,又大不相同。
  炎帝榆罔,是机械性地讲求中道,还是死抱着四大部族"以立四极"的老观念不放。
  而黄帝他们,则面对现实,要打破部族界限,实现天下所有部落的平等自主,就是协和万邦。
  结果,黄帝战胜炎帝,天下,归于黄帝的领导之下。
  正是因为,黄帝的领导模式是协和万邦,各个部落独立自主,所以,社会力量分散,各个部落都没有太大的力量,了显示出很大的成就。
  这比同时期的良渚文化,就似乎是差得很远。
  然而,良渚文化,是霸道体制,是通过残酷的压迫和剥削,造就出辉煌,这与龙山文化的万邦协和,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相对女娲氏的"断鳌足以立四极",黄帝的"协和万邦",是又开创了一个和平的时代,所以,这就又会造就一个文化上的大发展。
  黄帝之前的文字,是符号化的文字,那是一种自我交流性的文字。
  意思就是说,写那些字的人,不是写给别人看的,而是写给他们自己看的。
  因为自己跟自己交流,没有理解障碍,所以,就信马由缰,随便乱画一个符号,只要是能够给自己留个印象就行了。
  而到黄帝时代,文字的用途大大扩展,由自我交流变成了别人也必须看得懂,这就不能再信马由缰了,就必须讲究规范,讲究共同经验和共同理解了,于是,就产生了象形文字。
  《淮南子》曰:"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除了造字之外,《天干地支》也创作出来。
  《五行大义》曰:"支干者。因五行而立之。昔轩辕之时。大挠之所制也。蔡邕月令章句云: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也;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支;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辰;阴阳之别,故有支干名也。"
  "天干",就是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按顺序组成的一个次序。
  "地支",就是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按顺序组成的一个次序。
  这两个次序两两合并,就组成了如"甲子"、"乙丑"之类的六十个组合。
  然后,这些组合按顺序,就能标注为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的时间,来作为许多事物、事件发生的时间位置的参照。
  那么,为什么要专门作出这六十个干支组合,来作为事物和事件的位置参照呢?
  我们且来看看这个《天干地支》中,各个字以及它们组合起来后的含意。
  一 天干
  甲 是古代士兵作战时手持的蔽护身体的硬牌,装有握柄,可以抵御矛枪进攻。
  乙 是用来捆绑东西的绳子。
  丙 是装在石器孔洞里的手柄。
  丁 原是竹木或金属制成的顶宽足尖的契子,即钉子,后来又称从事建筑劳役者为丁。
  戊 是戈、斧组合的威猛长柄武器。
  已 是在绳子上系圈、打结,用以记数和记事,或标明物品的归属者;用绳子捆绑,也叫己。
  庚 是逆风扬箕,扬去或筛去谷物、粮食中的碎屑或糙壳。
  辛 是用锋利的刀斧将原木劈成两半,备作柴薪。
  壬 是善于使用巧具,胜任事务。
  癸 是用仪器手工测量精确方位。
  了解了每个字的基本含义,我们再联想到,这十个字是组成了一个次序。
  那么,按照这个次序,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十个字连接起来,能够形成一个什么意思呢?
  开始是防御;然后拿绳子来捆绑;再然后,有一个手柄好拿捏;再然后,又有钉子,又成为从事建筑的劳役者;再然后,又有威猛的长柄武器戈与斧;再然后,就结绳记事,用绳子捆绑。
  细细分析以上的每个次序,她是不是在记录一个人,从小到大的相对能力、性格、智慧,以及他在一个家庭中的相对地位,等各方面的发展过程?
  开始,他对他父母的管制进行反抗、防御(甲);然后,他又开始给父母制造麻烦,束缚父母的手脚(乙);再然后,他小有能力,能够被父母支配着干活(丙);再然后,他有了特长,正式成为劳动力(丁);再然后,他威猛无比,成为领导者(戊);再然后,他就细数自己的功劳,开始作茧自缚了(己)!
  接下来,逆风扬箕,扬去或筛去谷物、粮食中的碎屑或糙壳;然后,锋利的刀斧将原木劈成两半,备作柴薪;再然后,善于使用巧具,胜任事务;最后,用仪器测量精确的方位。
  这不是表明,这个人相对又走了下坡路,然后被取代了吗?
  开始,他被吹毛索疵(庚);然后,他干脆被肢解(辛);接下来,又有能够使用新技巧的有为之人,来顶替他了(壬);最后,他所确定的前进方向,被重新修正(癸)!
  而将前后十个次序连接起来看,这不就是一个人站在他自己的立场上,来观察他自己的一生,相对他的父母和儿女之关系的变迁过程吗?
  他先是被父母养育,在父母的养育中,反抗父母、发展自己的能力与个性,最后取代父母,当家立志;然后,他养育儿女,又在儿女的反抗中,被一步步地剥夺权力,直至完全被取代!
  我们再来看看《地支》。
  二 地支
  子 是包裹在襁褓中挥动两臂、尚不能独立的幼儿。
  丑 是用手指拧、扭、搓、转。
  寅 是对着箭靶射箭、练兵。
  卯 是用来穿门栓的"匚"形双头钉。
  辰 是手持石锄,日出而作。
  巳 是新生儿。
  午 是有横结的舂米棒。
  未 是夏季果树枝叶正茂,还没结果。
  申 是雨天的闪电。
  酉 是酿在大缸里的酒。
  戌 是,战斧,比戊更大的武器。
  亥 幼儿在未学会语言之前,从喉部发出清亮的"呵呵"笑声。
  了解了每个字的基本含义,我们再联想到,这十二个字是组成了一个次序。
  那么,按照这个次序,我们再看一看,这十二个字连接起来,能够形成一种什么意思呢?
  开始是一个幼儿;然后是拧、扭、搓、转;再然后练兵;再然后是穿门栓的双头钉;再然后是日出而作;再然后是新生儿;再然后是有横结的舂米棒;再然后是枝叶正茂;再然后是雨天的闪电;再然后是大缸里的酒;再然后是比戊更大的武器;再然后是幼儿的笑声。
  分析以上的每个次序,她不是从一个人的家庭之外的角度,来看这个人,与他的父母、儿女之间之关系状态的演变过程吗?
  最开始,他是他父母的儿子(子);然后,他跟他的父母闹别扭(丑);再然后,他对父母显示实力(寅);再然后,他与父母相互团结(卯);再然后,他对家庭负起责任(辰);再然后,新的生命诞生了(巳);再然后,被成了容易拿捏的工具(午);再然后,枝繁叶茂(未);再然后,变天了(申);再然后,像酒缸里的酒,挥发成气(酉);再然后,被人当成武器,没有自己的立场了(戌);再然后,又见新生命,孙辈们欢欢喜喜地来了(亥)。
  所以,《天干地支》,是从两种角度,分别描述一个人在同一时刻的状态。
  "天干",是从这个人自身的角度,来观察和描述这个人相对其父母儿女的状态。
  "地支",是从这个人外部环境的角度,来观察和描述这个人相对其父母儿女之间的状态。
  以这样的内容去标注时间,当然就有预测这个时间的环境特性,对于当时的事物有何影响的目的。
  "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天干",就是像太阳一样、近距离的、显著的环境影响;"地支",就是像月亮一样、远距离、隐晦的环境影响。
  预测大事,急事,就比照"天干";预测小事、缓事,就比照"地支"。
  如果我们单纯地从《天干地支》外观上的顺序循环来讲,我们很容易将其与庖犧氏部族的星宿文化联系起来,认为她是在星宿文化基础上的发展。
  但是,仔细地分析其内涵,我们则又发现,她的世界观,也是来自于"四象",是来自于《太极图》、《五行图》、《洛书》、《河图》。
  也就是说,《天干地支》,是将庖犧氏部族的星宿文化,和女娲氏部族的阴阳文化,进行了很好的融合,然后,形成的一种新文化。
  黄帝时代,不是由一个人创造的,而是由几代人创造的。
  她有辉煌,也有没落。
  辉煌的时候,"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没落的时候,"黄帝崩,葬桥山。"
  "黄帝崩,葬桥山",这不仅仅是一个帝王死去而已,而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是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第三节 朱襄氏与应龙
  元郑杓《衍极》卷一《至朴篇》刘有定注云:"太吴之时,龙马负图出于荥河。帝则之,画八卦,以龙纪官,乃命飞龙朱襄氏造六书,于是始有龙书。"
  这句话中,有很多错误。
  但是,它至少指出了太皞伏犧氏、飞龙氏、朱襄氏之间的联系,并且,还指出六书型的文字,是由朱襄氏创造的。
  这就让我们对于仓颉造字,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仓颉,是属于黄帝和朱襄氏时代的人,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但是,仓颉,到底是属于黄帝系统呢?还是属于朱襄氏系统?
  这个,就还得好好地思量了。
  这句话中,"太吴",明显是由太昊所误;"荥河",就是指龙马负图而出的那条黄河支流。
  太昊就是太皞,就是曾经东封泰山的庖犧氏和伏犧氏。
  龙马负图,是出在庖犧氏时代,也就是祝融氏时代。
  到祝融氏打了败仗,逃到湖南变成伏犧氏之后,他们,才想到龙马负图的警示,于是根据《河图》《洛书》创作出《八卦》。
  庖犧氏以龙记官,所以,就有飞龙氏。
  飞龙氏的后裔,就自命为朱襄氏。
  朱,本义为树木的主干;襄,本义为手揽布袋,撒籽播种。
  朱襄氏这个名号的含意,明显是表明他们为伏犧氏的直系后裔,为部族撒籽播种。
  但是,由于朱襄氏系统的势力,并没有红山文化系统的势力壮大,所以,他们的正统地位,受到了蔑视。
  鉴于他们在与蚩尤氏、夸父氏的战争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他们就被称为应龙。
  应龙这个名号,很明显地是在贬低他们的地位,视他们为战争中的偏师、起到的仅仅是辅助作用的意思。
  《广雅》曰:"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
  应龙有翼,显然就是飞龙氏,也就是朱襄氏。
  应龙朱襄氏在中原站不住脚,就只好南下,去征服了太湖流域的松泽文化,从而创造出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看来比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辉煌、耀眼得多。
  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们总体上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就比龙山文化要大。
  因为,龙山文化中,各个部落或邦国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的财富,分散于各个部落或邦国之中。
  而良渚文化,是霸权与奴隶性的统治;他们的财富,是集中在一个霸主性的城邦集团手中。
  良渚文化,在距今4300年,或距今4000年左右消失。
  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消失,与海侵性的洪涝灾害有关。
  那么,他们这些人,都上哪里去了呢?
  《山海经广注》引《岳渎经》记载:"尧九年,无支祁为孽,应龙驱之龟山足下,其后水平。"
  《太平广记》记载:"禹治水,应龙以尾画地,导决水之所出。"
  同是庖犧氏的后裔,在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候,良渚文化的主人们,迁往内陆,投靠他们的同胞兄弟黄帝部族,似乎是必然的选择。
  然而,问题是,他们的地位,向来就是与黄帝部族平等的。
  那么,此番来投靠,他们是要屈居于黄帝部族之下呢?还是要与黄帝部族同为"一字并肩王"呢?
  关键是,他们的政治体制,与黄帝部族的政治体制,也不一样。
  黄帝部族是万邦协和,而他们是霸权统治。
  所以,应龙与云龙互不相容,他们各自为政,就是必然的。
  这也就是历史上,不见良渚文化之记载的原因。
  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不属于一个政治系统,我们现在的历史,是由龙山文化所在的政治系统记载下来的,这个历史所记载的,是龙山文化所在的政治系统的历史,她不会、也不可能记载其他政治系统的历史。所以,现在的历史中,就没有良渚文化的记载。
  与良渚文化同样不见历史记载的,还有陶寺遗址和石峁城遗址,以及齐家文化遗址。
  陶寺遗址,特别是石峁城遗址,很明显具有王城的性质,而且,她们绝对不是属于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而是属于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
  但是,作为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这么大的王城,却也是在史籍上没有丝毫记载。
  为什么呢?
  唯一的解释,这两个王城,不是属于黄帝部族所建造的王城,所以,黄帝部族的历史中,就不会有关于它们的记载。
  那么,这两个王城,既是属于龙山文化,又不属于黄帝部族系统,那它们属于哪个部族系统呢?
  它们是属于良渚文化的內迁,是属于应龙朱襄氏部族系统。
  良渚文化被洪涝灾害所灭亡之后,应龙朱襄氏部族,只有向内陆迁移。
  但是,在政治上,他们又不可能融入黄帝部族系统。
  于是,他们到山西汾河流域,重新建立起自己的独立政权,面对北方游牧民族,与黄帝部族形成相互依靠的关系。
  陶寺遗址和石峁城遗址的工程量浩大,以黄帝部族协和万邦、实际上就是相互独立的社会组织结构,他们很难有这么大的工程动员能力,关键是,他们的价值观,也不会允许他们这么做。
  但是,工程建造,却是朱襄氏部族的偏好。
  拥有大量的奴隶,不搞工程,让他们白吃饭吗?
  从凌家滩文化的城址,到良渚文化的城址,再到良渚文化水利工程,朱襄氏部族,是太能搞工程建设了。
  所以,再建造一个陶寺城和石峁城,也是不在话下。
  还有,玉琮,其寓意从《河图》《洛书》而来,内圆外方,象征宇宙时空,是良渚文化的特色礼器。
  江苏阜宁陆庄遗址出土有玉琮,这个遗址中的陶器等器具,就具有良渚文化的特征。
  在其他的龙山文化遗址中,是很难见到玉琮的,但是,在陶寺遗址中,却出土了大量的玉琮。
  鼍鼓,是用鳄鱼骨和皮制成的,其他的龙山文化中也少有,而陶寺遗址远离江湖,并不是鳄鱼的产地,为何会有鼍鼓呢?
  想一想曾经的祝融氏,以鳄鱼和马组合而成的龙马为图腾,显示着他们的霸气,而这些鼍鼓,以鳄鱼的皮骨制成的器物来发声,是否也是传递着其主人的一股霸气呢?
  但是,以霸业兴,也必然以霸业亡。
  石峁城和陶寺城,还有远在甘肃的齐家文化,也就是他们最后的辉煌。
  应龙朱襄氏,在南方所向无敌,但是,他们到了北方,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手,就没有那么多的好运了。
  他们的霸道体制,决定了他们的潜力,是有限的。
  所以,面对长期的战争消耗,他们必然会被拖垮。
  应龙朱襄氏,作为伏犧氏的直系后裔,他们虽然灭亡了,但是,他们这个系统的文化,却还是通过与黄帝部族的交流,而由黄帝部族流传下来。
  由伏犧氏所创作的《八卦》,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贯通四象理论与卜筮操作之间的《易经》之核心。
  先天伏羲八卦图
  《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就是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存在;两仪就是事物所具有的两种现象——事和物,用现代语言描述,就是变化与存在;四象就是《太极图》、《五行图》、《洛书》、《河图》。
  四象,分别象征了低级的存在与变化,和高级的存在与变化。
  而《八卦》,则用她的八个卦象,将四象的内容,全部概括进一个象阵之中。
  她既象征低级的,也象征高级的,既象征存在的,也象征变化的。
  而且,她不是理论,而是公式,可以作为人们预测事物发展走向的模型。
  《八卦》里的八个卦象,以及由这八个卦象所组成的《先天图》与《后天图》,都表达了一些什么呢?
  《八卦》里的每一个卦象,其实就是一个《太极图》,但是,《太极图》中,没有形而下的协调者,卦象里面,却有形而下的协调者。
  《八卦》里的每一个卦象,其实就是一个《五行图》,但是,《五行图》象征的是一个运动的闭环,而卦象只是象征一个运动的瞬时状态。
  《八卦》里的每一个卦象,其实就是一个《洛书》,但是,《洛书》非常复杂,而卦象十分简单。
  《八卦》里的每一个卦象,其实就是一个《河图》,但是,《河图》波澜起伏,卦象却一象一景。
  按照事物的一般发展顺序,八个卦象的顺序,应该是:坤、艮、坎、巽、乾、兑、离、震。
  坤卦的卦象,是三爻皆阴。
  这就是说,天、地、人三方,都保持相对不变的状态,世界是相对静止的。
  这说明什么呢?
  老子有言:"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有,气聚而可见;无,气散而不可见"。
  这里的聚和散,都是一种变化,都是一种秩序。
  只是,聚,是一种阳性的秩序,是一种正向的秩序,它能够创造出形,从而创造出有!散,则是一种阴性的秩序,是一种负向的秩序,它能够打散形式,从而创造出无!
  而在坤卦之中,三方皆为阴,就是三方都相对静止,三方都没有相对变化!
  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相对既没有聚,也没有散!
  这不就是没有变化、没有秩序么?
  要是已经有了秩序,要是已经有了对立统一关系的话,那总有一方,会要相对满意或者不满意,总会要发生一点相对变化吧?怎么会无动于衷呢?
  所以,坤卦的卦象,就是表现一种虚无,表现一种没有秩序、没有建立对立统一关系的状态。
  坤字本身的含意,就是"土"与"申",就是意见和申述还隐藏在土中,没有表达出来的意思。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奴隶社会之前的农业社会。
  这个阶段,奴隶和奴隶主还没有产生,但是,农业生产的特点,已经具备了产生奴隶和奴隶主的条件。
  所以,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就在酝酿之中。
  这就是坤卦的状态。
  艮卦的卦象,是上爻阳,中爻和下爻阴。
  这就是说,天——相对强势的一方发生了相对变化,而人和地——协调者与弱势者都没有发生相对变化。
  这里的人——协调者没有发生相对变化,是她还没有产生。
  而地——弱势者没有发生相对变化,就是"死去的魂灵无须再死"!
  因为,它本来就是在风中凌乱,现在,不过是加多了点凌乱,或减少了点凌乱而已!
  相对于从前,死人的身上再加一鞭,他不会感到更多的痛!抹上一点药,他也不会活过来!
  但是,因为强势者相对发生了变化,就是它相对弱势者,建立起了自己的秩序!
  所以,一个对立统一关系,是因此就建立起来了!
  但是,因为是由单方面规定的秩序所建立起的一个对立统一关系,所以,这个关系,自然是强制性的!是不很和谐的!
  艮字的意思,就是有头无脑!就是愣头青,方脑壳,不灵光!
  就是说,这时候的统治者,有资本,无智慧!没有统治方法,不能够协调好内部关系!
  奴隶社会的早期阶段,奴隶主通过战争与债务的方式制造奴隶,形成两极的绝对对立。
  这种现象,就是艮卦所表现的状态。
  坎卦的卦象,是上爻和下爻阴、中爻阳。
  这就是说,天和地相对不变,人——协调者发生了变化。
  上爻阴,就是表明,天——强势者相对的既定状态没有改变,没有发生相对变化,它相对还是强势者。
  下爻阴,就是表明,地——弱势者相对的既定状态没有改变,没有发生相对变化,它相对还是弱势者。
  那么,人——协调者发生了变化,这是发生的什么变化呢?
  这个相对变化,就是人已经出生,就是协调者已经出现!
  而人的出生,协调者的出现,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没有起到改变对立统一关系状态的作用。
  但是,至少,这个对立统一关系中,不再只有本能,不再只有惯性!
  她是出现了一种新的倾向与趋势!
  她是出现了一种能动性的东西!
  她是出现了智慧、出现了理、出现了形而上的东西!
  只是,这个倾向与趋势,这个能动性,这个智慧,这个理,这个形而上,还要更多的气,来使它由虚向实,由态成形,由形而成为秩序,成为实力!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三国时代徐整的话:"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当天和地统一在一起时,神,就从中产生!
  天和地,因为实力的变化而分出上下高低,神,就在其中一日九变!
  她比天要高明,她比地要伟大——她"神于天,圣于地"!
  那么,神到底是什么?
  神,就是经验、就是倾向、就是合作与升华、就是道德、就是图纸,就是一种形而上!
  形而上,可以指导形而下,却又必须依托于形而下!
  所以,就"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天、地有实力,神,才有实力!
  天、地没有实力,神,就是无源之水,就是无本之木!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图纸已经产生,要想目标实现,就得拿材料来!
  材料越好,图纸就会越好!
  只有石头,没有钢铁,我就只能画出赵州桥的图纸!
  有了钢铁,有了水泥,我就可以画出长江大桥的图纸!
  所以说,人已经出现,协调者已经出现,可是,对立统一关系的状态,不能发生改变,这不是人没有发挥作用,不是协调者没有发挥作用,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坎字的意思,就是地面不平,有凹陷,有欠缺!
  这就是说,架子已经搭起来了,可是,实力不济,需要补充啊!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奴隶社会的发展,社会财富越来越多,社会分层就越来越多,这时候,就在奴隶和奴隶主之间,出现了一个地主阶级。
  地主阶级是一个没有特权的阶级,他们当中,有些人有少量的奴隶,有些人没有奴隶。
  即使有少量奴隶的地主,他们也不能像奴隶主那样对奴隶实行高压政策,他们没有那样的本钱。
  这就使得地主阶级产生了和奴隶主阶级不一样的对待奴隶的方式,产生了和奴隶主阶级不一样的生产方式。
  这样的状态,就是坎卦的状态。
  巽卦的卦象,是上爻和中爻阳,下爻阴。
  这就是说,天在变,人在变,地不变!
  地不变,就是弱势者的状态相对没有变化,它还是相对处在弱势者的地位。
  就像是奴隶变成了农民,虽然被剥削程度减轻了,但还是处在被支配者地位。
  那么,强势者的地位发生相对变化,又是怎么回事呢?
  那当然就是跟中间协调者的相对变化有关了!
  就是说,对立统一关系总体的实力变强,导致协调者的协调能力增强,从而,协调者就相对强势者的地位关系,发生变化!
  原来的协调者,是只能处在依附于强势者的地位。
  而现在,协调者就可以通过对弱势者的领导,来与强势者分庭抗礼,逼迫强势者接受自己的主张了!
  所以,巽卦中,中爻——人的相对变化,是地位相对上升;上爻——天的相对变化,是地位相对下降。
  巽字的意思,就是共同举行祭祀。
  而古代举行祭祀,在国为君,在家为长。
  一个部族压迫另一个部族的最高形式,就是只许我祭祀,不许你祭祀;只许我有信仰,不许你有信仰!
  祭祀,是一种权力!
  所以,共同举行祭祀,就是说,天下共和。大家都团结在一个共同的信仰之下,和平共处!
  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代,地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进行激烈的斗争。
  而地主阶级能够最终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们代表着真理,代表着社会前进的方向;是因为,他们能够整合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两方面的积极因素,同时剔除两方面的消极因素,使社会生产,更上一层楼。
  乾卦的卦象,是上、中、下,三爻皆阳。
  就是说,天在变,地在变,中间的协调者——人,也在变。
  天——强势者相对变化,只能是地位越变越低。
  地——弱势者相对变化,只能是地位越变越高。
  所以,这个卦象中的天地相对变化,就是表示一种天翻地覆!
  而人——协调者的相对变化,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来仔细地分析一下。
  天翻地覆,原来的强势者,现在相对变成了弱势者;原来的弱势者,现在相对变成了强势者。
  而协调者,本是领导原来的弱势者的。
  可是,现在,原来的弱势者,相对变成了强势者,它当然就不会再接受协调者的领导了。
  所以,协调者相对的变化,就是相对原来的弱势者——现在的强势者的变化,就是从原来的弱势者的领导者,变化为和原来的弱势者——现在的强势者之间的民主共和。
  但是,原来是强势者,也不是说垮就垮,所以,协调者,还是可以通过它们新、旧势力的两强相遇,而来玩一个"三国演义"!
  在这个"三国演义"中,协调者通过一个超然的地位,是可以发挥出自己的神奇魅力的!
  乾字,字形表示出的意思就是,一方面朝气蓬勃,一方面心虚气短。
  为什么呢?
  在两大实力派之间搞操纵,玩平衡,那可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啊!
  这游戏,是不好玩的!
  我们可以看到,奴隶社会垮台之后,在地主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贵族特权阶级始终是存在,她实际上就是奴隶主阶级的孑遗。
  而在农民阶级中,又分化出一种新的成份——手工业者。
  这些手工业逐渐向城市聚集,形成市民阶级。
  市民阶级不但创造新的生产方式,更加创造新的思想。
  他们带动农民阶级,就对整个地主阶级和贵族阶级形成强大的反抗力量,从而导致贵族阶级和地主阶级双双走向没落。
  兑卦的卦象,是上爻阴,中爻和下爻阳。
  就是说,天相对不变,人和地,相对都在变。
  地,本来是弱势者,它相对在变,只能是实力相对越变越强,地位相对越变越高。
  可是,在天相对不变的态势下,什么情况,才能使地的实力相对越变越强,地位越变越高呢?
  首先,地的这个变化,显然不是相对天在变,而是相对协调者在变。
  作为弱势者,地是应该在协调者的领导下,去与强势者做斗争,促进它与强势者之间的关系的改善的。
  而现在,在它与协调者都在相对变化的情况下,强势者——天却相对没有变化,可见,强势者现在是已经处在弱势者的地位,是变无可变了。
  所以,现在的弱势者与协调者之间的相对变化,就是协调者的领导地位发生了动摇!
  协调者,现在是没有能力和资格,领导弱势者了!
  为什么呢?
  显然,是因为地——弱势者的内部状态也在变!
  这就是说,地——弱势者本身,也是一个对立统一关系,现在,它的内部,也发生了某种变化!
  这种变化,是什么样的变化呢?
  就是,地——弱势者的实力增强之后,它内部的协调者,就要开始显示价值,发挥作用,使得弱势者内部的状态,由坎卦的状态,变化到巽卦的状态!
  那么,这个地——弱势者内部的协调者的价值,当然就会取代整个对立统一关系中,天、地之间的协调者的大部分价值!
  所以,整个对立统一关系中,天、地之间的协调者,现在,就相对整个对立统一关系,失去了协调作用,失去了价值!
  它现在,只能站在天——原来的强势者的立场上,来单纯地捍卫天——原来的强势者的利益,从而显示自己的价值了!
  这就是,这个协调者的整个身份地位,相对它的从前,是发生了一个对换!
  它最初是站在地——原来是弱势者的立场上,帮助原来的弱势者捍卫利益,从而促进整个对立统一关系的和谐稳固的;可是,现在,它要站在天——原来的强势者的立场上,帮助原来的强势者捍卫利益,从而维护整个对立统一关系的和谐!
  兑字,是祝祷颂神,为祈求而许诺!
  可见它这时候是没有实力,唯有祈祷神灵保佑了!
  我们可以看到,资本阶级,作为一个新的阶级,她就是继地主阶级之后的又一个社会协调者。
  而她现在要协调的,却不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关系,而是要协调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关系。
  资本阶级将农民阶级转变成工人阶级,构建了一个新的社会系统,形成了一个新的对立统一关系,她们这个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没有奴隶主贵族阶级和地主阶级的位置。
  离卦的卦象,是上爻和下爻阳,中爻阴。
  就是天和地在相对变化,中间的协调者没有相对变化。
  天——强势者相对变化,只能是地位越变越低。
  地——弱势者相对变化,只能是地位越变越高。
  可是,在天和地相对变化的情况下,中间的协调者有没有发生变化。
  为什么中间的协调者没有相对变化呢?
  这只能是,"死去的无须再死",中间的协调者,早已丧失了它的协调能力。
  所以,这里的天地之间的变化,就不是相对的地位变化问题,而是对立统一关系瓦解!
  天和地,强势者和弱势者,分道扬镳了!
  或者是,原来的强势者,成为了原来的弱势者所组建的新的对立统一关系的一部分。但是,它不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失去了与原来的弱势者形成对立统一关系的资格!
  离字的本意,是鸟儿被罩住,与它的伙伴分开,骨肉分离了!
  在农业生产方式被工业生产方式取代之后,贵族阶级仍然存在。
  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贵族阶级,却不是依靠特权形成贵族阶级,而是依靠资本形成贵族阶级。
  所以,贵族阶级虽然惺惺相惜,从前的贵族阶级,却不得不和后来的贵族阶级,含泪分别。
  震卦的卦象是上爻和中爻阴,下爻阳。
  就是天和协调者相对不变,而地相对变化。
  地是弱势者,它相对变化,只能是实力相对越变越强,地位相对越变越高。
  可是,它相对变化时,天也没变,协调者也没变。
  这只能是说,这个对立统一关系已经瓦解,这个地——原来的弱势者,它现在是自身内部发生了变化!
  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震字的本意,就是天雷震撼天地,令人恐惧发抖!
  为什么恐惧发抖?
  现在所听到的声音,以前也听到过,心有余悸啊!
  这就是说,天和协调人,曾经被抛弃!
  如今,又有人,和它们当初一样,被人抛弃了!
  这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啊!
  它的这种状态,就是爷爷奶奶曾经被他们的儿女呵斥、嫌弃、分家!如今,他们又看到他们的儿女,被他们的孙儿孙女们呵斥、嫌弃、分家!
  那一份震惊和难过啊!无法形容!
  从坤、艮、坎、巽、乾、兑、离、震的发展顺序和发展状态来看,坤、艮、坎、巽为一个对立统一关系的出生到少年时期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这个事物,是处在其它事物的支配之下,就像一个孩子需要父母的保护与教养一样。
  所以,它在这个阶段的表现,就是不引人注目的。
  它的这个阶段,就是相对为阴性。
  乾、兑、离、震,为一个对立统一关系的壮年到暮亡时期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这个事物承担责任,却又被后来者居上,做了儿女们的垫脚石与阶梯。
  所以,它在这个阶段的表现,就是引人注目的,就是相对为阳性。
  而《先天伏羲八卦图》,就是按照这样的视角,从最阳的乾卦,一直看到最阴的坤卦。
  这就有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的顺序。
  这个顺序正好是一种逆向思维,是与事物的发展顺序正好相反的。
  而这样的一个图案布局,就又正好与《太极图》的阴阳布局相配。
  这也是提示我们,事物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她的存在,是与其它事物阴阳相辅、相反相成的!它的存在与发展,正是与其它事物互动互转、相互影响的结果。
  而《后天文王八卦图》,则又是取了另外一种视角,按照另外一种顺序来布局八卦中的各个单卦。
  后天文王八卦图
  《后天文王八卦图》的顺序,是一坎、二坤、三震、四巽、空五、六乾、七兑、八艮、九离。
  她的布局,就正好是各卦的卦序之数,与《洛书》中相应点数的位置相对。
  这样的一种顺序,这样的一种布局,是一种什么意图呢?
  这就要我们知道,《洛书》是表达一个事物、一个对立统一关系的高级存在状态。
  而《后天文王八卦图》中的卦序,就是一种变化顺序。
  这种变化顺序,要与《洛书》中的各个点数相对,就是说明,这个卦象产生时,这个事物中,正好是《洛书》中的这个点数,所代表的角色结构,在起关键作用。
网站目录投稿: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