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打过一个很好的比喻。一个歹徒给你打电话,恶狠狠地说:"你们两口子今晚要注意,我要拿刀去砍你的孩子!"我想,如果这个歹徒晚上果真冲进了家门,哪怕你们夫妻是孩子的后爹后妈,也绝不会先躲到床底下,把孩子推出去迎战歹徒。你们会保护孩子,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 但假若这个歹徒是压力呢?众多父母就糊涂了。心理咨询中我发现,当压力这个歹徒冲进家门的时候,好一点的父母会躲起来,让孩子自己与歹徒搏斗;坏一点的父母,是联合歹徒把孩子杀死了!当然,这一切都发生在无意识层面。 母亲成了心理歹徒的帮凶 一位母亲讲到,某一天下午她好不容易在商场中看好了一件风衣,穿在身上非常合适。可就在镜子面前照着自我欣赏时,兜里的手机响了。一看,是条短信,孩子的数学老师发来的,写着"孩子又没完成作业,希望家长督促"之类。母亲一看短信,"腾"就火了,把风衣脱下来一甩气鼓鼓地急忙赶回家去,对着刚放学回家的儿子又骂又打。 从象征的层面上讲,那条短信就是老师传递给这位母亲的压力,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歹徒。如果这位母亲足够优秀的话,她应该先和歹徒斗——处理来自老师的压力,保护儿子。但是她没有。她是联合了压力这个歹徒来攻击儿子,最终势必杀死孩子的学习兴趣。 文/李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