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杨凤池焦点咨询对话录读后感锦集


  《杨凤池焦点咨询对话录》是一本由杨凤池著作,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杨凤池焦点咨询对话录》精选点评:
  ●心理咨询师都是傻逼,有空会再看几遍去仔细梳理动机。
  ●大师的咨询手记,受益匪浅!
  ●旁边有批注栏,编的很用心。好书!
  ●毫无疑问杨凤池对我影响要大于李子勋 我的方式被其潜移默化了 对某领域知道了解的越多 就越清楚自己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买不到书,下了个电子版的。最近我最爱的网站除了松鼠会,果壳网,大概就是新浪爱问了,汗。还是很不错的对话体,心理咨询师入门书籍。
  ●希望面询考到一样的
  ●咨询师的主观判断和干预太多。很多时候说的话比来访者说的多。使用干预方法有时有点多。就觉得是一个刚出道的毛头咨询师,东闯西撞,一方面急切想要来访者改变,另一方面也要极力证明自己是可以的。有时候咨询师的自恋和来访者的阻抗碰在一起还蛮有趣。适合泛读,不适合精读。
  ●这本书其实看起来挺矛盾的。初学者一定会觉得这书非常好。当初我自己在学心理咨询的时候也觉得那些技术光说完全理解不了也不知道如何运用,最好有实际案例注明这是什么技术。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案例结合技术解释的书。然而,真的认真仔细去体会去记忆的话,似乎也容易被这样的模式框死。在自己实际做案例时,碰到类似情况会不由自主地考虑同样的假设,会干扰自己的思路并牵强地使用其中的技巧。所以,这书还是光看案例,不看注解为好,或者说看注解莫要生搬硬套。
  ●对话录能学到很多实际操作的技术,跟现实咨询更相近。咨询初学者必看。
  ●杨老师一本不错的案例集
  《杨凤池焦点咨询对话录》读后感(一):值得看
  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个案,咨询师运用了各种不同技术,完成短时咨询。很实用。学到的东西挺多。比较容易看到咨询师在什么时间针对什么内容做出了什么不同的反应,怎样熟练的应用各种咨询技术。实用…
  《杨凤池焦点咨询对话录》读后感(二):我觉得挺好的一本书
  我觉得挺好的一本书,对于初学者,对于有一点基础的人,都有不同的收获.
  而且,中国人写的书,价值体系是我们所熟悉的,这样就很好的可以理解案例中的问题,还有咨询师提问的方式.
  我觉得这一点,比看老外的一些咨询对话实录要好很多.
  《杨凤池焦点咨询对话录》读后感(三):还是可以看看的
  这本书其实看起来挺矛盾的。初学者一定会觉得这书非常好。当初我自己在学心理咨询的时候也觉得那些技术光说完全理解不了也不知道如何运用,最好有实际案例注明这是什么技术。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案例结合技术解释的书。然而,真的认真仔细去体会去记忆的话,似乎也容易被这样的模式框死。在自己实际做案例时,碰到类似情况会不由自主地考虑同样的假设,会干扰自己的思路并牵强地使用其中的技巧。所以,这书还是光看案例,不看注解为好,或者说看注解莫要生搬硬套。
  《杨凤池焦点咨询对话录》读后感(四):咨询对话里我所看到的
  书名中的"焦点咨询"一度让我产生误解,以为是焦点解决技术的实践教材,其实完全不是这个意思。从这本书中还是有蛮多收获的。
  1、杨凤池老师不囿于某一种咨询技术,而是整合多种技术来解决问题。分析情感隔离之时挖掘儿童经历,完全是精神分析取向,后面又带有认知行为主义的指导教育。
  2、书中多个案例涉及到角色转换和角色冲突。由此观之,在心理咨询很多问题上,角色的讨论尤其必要,特别是职场问题,这应该是此领域咨询中应该加以考量的经验性假设。
  3、场景还原与角色扮演的技术是还原问题情境的有效武器。书中甚至喊出来工作人员过来进行配合,这能够识别出来访者所忽略的某些部分,有利于寻找出问题现象。此外角色扮演技术还具有治疗功能。
  4、在很多来访者在过往中都具有相似的经历,挖掘过去相似经历有利于问题探讨。
  5、利用投射测试能够有效避免来访者的阻抗。绘画技术、沙盘或者测试等都是有效开启来访者自我觉察的工具。
  6、书中很多咨询的关键节点都是靠面质来实现的,在即时化反应下,提出来访者冲突的两面如何进行协调,引发来访者思考,并确定咨询目标,进而采用SF的问句和赞美等找出解决方法。
  或许我自身人本主义的色彩较浓或者书中节选等方面的缘故,从对话中比较少看到真正建立关系的过程,倾听和共情较少,因此在实际咨询过程中,以上的咨询影响必须在较完善的治疗联盟已经形成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否则事倍功半。
  《杨凤池焦点咨询对话录》读后感(五):此"焦点"非彼"焦点"
  三星半。
  本书11年的时候和许老师那本《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的应用》一起入的,那时候刚入门SFBT,看到"焦点""短程"的字眼就欣喜若狂,但买回来先把那本看完了,这本翻了两眼就被束之高阁,直到前几天和小伙伴讨论起热线的问题,又重提这本书。
  FBT里译成"焦点"的是solution focused,顾名思义就是聚焦解决途径的治疗方法,所以当我带着这样的焦点定义来看这本书的时候,就有了不少槽点【好啦我知道这样不对啦╮(╯▽╰)╭
  1 我不太理解这本书为何取名为"焦点咨询",因为所用的17个案例显然不是能在一两次咨询中就完成的,追溯了咨客的童年期、原生家庭,暂不说咨访信任关系在每个案例的逐字稿过程中能否良好建立,还大量使用面质,看得我都心惊胆战,生怕一个掀桌咨客就跑了脱落了【自我防御太强我投射了一下╮(╯▽╰)╭
  2 这本书里咨询师的释义和指导都非常之多,甚至会代替咨客去解释一个问题、提出咨询目标,例如案例1中的注释2、注释6的对话,尤其是注释6,谁能确定老板就一定是把咨客当耳线呢?!注释13、14的对话,还好这碰到的是非常买单的咨客,咨询师的推论都照单全收了。但这个案例中角色互换的对话还是值得学习的。
  3 "升职困惑"那个案例中P50最下面,询问咨客之前不做领导的时候做过些什么,这个问题倒是非常焦点,挖掘了咨客过去自身的优势资源。注释27的部分,在SFBT的观点下由咨客亲口说不来效果加倍。这个案例中还使用了沙盘!而且是两次!这个放在一次里面做真的大丈夫么?
  先说到这里吧。总而言之呢,就是案例中的咨客都相当配合,而且两本书放在一起看我更深地理解了不同流派之间的异同。当然我并未系统深入地学过精神分析-心理动力,我也在琢磨可以认真的学一下。三百多种疗法,多涉猎一下才能让工具箱更丰富更充分咯~
  其实杨凤池老师还是挺有意思的~XD
网站目录投稿:青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