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景深 是相机尽可能清晰地聚焦于景物的某一点时,景物延伸而其影像不至于有明显的不清晰的一段距离,超出此清晰聚焦范围,则清晰度逐渐降低。和焦深不同,景深在最清晰聚焦平面前后的距离是不相等的,大多数清是清晰聚焦范围的后面大于前面。较传统的相机镜头上有时会有景深联动指示器,与光圈相关联。焦点主体到景深前界为前景深,焦点主体到景深后界为后景深。前后景深是有不同递增空间的效果。 影响景深的因素: (1)使用焦距相同的镜头,拍摄距离不变,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2)使用同样的光圈,拍摄距离不变,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在同一个镜头光圈不变的情况下,物距越近,景深越小,物距越远,景深越大。 二 焦深 是在不致使平面物体的像产生明显不清晰的前提下胶片可能移动的距离。焦深范围限定了胶片平面所必须的平面性和垂直度公差。使用大孔径短焦距镜头的小画幅相机,其公差格外小。 影响焦深的因素和规律: 1.光圈与焦深成正比。光圈小,焦深大;光圈大,焦深小。 2.摄距与焦深成反比。摄距近,焦深大;摄距远,焦深小。 原因:摄距(物距)减小,像距增大,远、近模糊圈之间的距离增大,所以焦深增大。 3.镜头焦距与焦深成正比。镜头焦距长,焦深大,镜头焦距短,焦深小。 原因:摄距一定时,焦距增大,远、近模糊圈之间的距离增大,所以焦深增大。 4.焦深与模糊圈成正比。允许的模糊圈大,焦深大;允许的模糊圈小,焦深小。 焦深与景深的异同 1.含义不同:景深是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纵长距离;焦深是影像的焦平面可允许移动的距离。 2.当摄距减小时,景深减小,焦深增大;当摄距增大时,景深增大,焦深减小。 3.当景物的成像比例增大时(如使用长焦镜头、缩短摄距等),景深减小,焦深增大;当景物的成像比例减小时(如使用短焦镜头、增大摄距等),景深增大,焦深减小。 4.减小光圈时,景深和焦深都增大;增大光圈时,景深和焦深都减小。 5.当降低对影像的清晰度要求时,景深和焦深都增大;当提高对影像的清晰度要求时,景深和焦深都减小。 6.焦深在很大程度上与相机的制造有关;景深在很大程度上与被摄体的再现有关。 三 最佳光圈 如果镜头孔径从最大逐步缩小,除横向色差和畸变外,各种剩余相差都随之降低,而衍射的影响却变得越来越大。镜头孔径大时,衍射的影响小,但各种相差使镜头的理论性能降低。相差减小,衍射增加。缩小两三档光圈,是大多数镜头都有的一个最佳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