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农村学校图书馆建设要重数量更要重质量


  5月16日,由长江教育研究院和教育治理与智库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0长江教育论坛举行。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出席论坛并呼吁:"十四五"期间应该出台国家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工程,像过去抓营养午餐那样,对农村中小学的图书馆进行一次标准化改造,出台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标准。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逐步加大,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图书数量作为硬性要求,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条件的重要指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体系将生均图书数量作为差异系数测算的指标之一,明确要求小学生均图书不低于15册,初中生均图书不低于25册。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图书数量又有所提高。
  通过一系列措施,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图书保障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巨大成效。大部分中小学图书总量已经达到要求,生均图书能够满足学生正常阅读的需要。
  但是,数量不等于质量。在走访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图书馆的过程中发现,学校图书馆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图书虽多,但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却少之又少。图书馆的大门紧闭,书上落满灰尘,这不仅仅是学校管理不善的问题,更是图书不对学生胃口、学生不愿阅读的问题。在图书配备过程中,学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没有照顾到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图书应有的阅读力与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存在一定差距。
  学校图书馆建设,关键不在硬件,也不在数量,而在图书的质量。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许多地方学校的图书都是地方政府统一采购的,学校、教师、学生没有选购权。图书采购与读者需求不统一,直接导致了图书数量充足、可读图书却偏少的现实问题。
  推进学校图书馆建设工程,对学校图书馆进行标准化改造,应将图书的采购权交给学校、交给老师、还给学生,不能为了采购程序的方便与统一,不顾师生的阅读需求与图书的实际功用。
  就宏观层面而言,国家、省级教育部门可召集相关专家,研究制定不同学段学生的阅读目录,按照学校类别,列出建议书目,并对图书的复本数量、图书质量作出明确要求。同时,地方教育部门还应给予义务教育学校一定的图书采购自主权,让师生根据实际需要列出个性化图书目录,并将其列入采购范畴,实行一校一案的菜单化图书采购管理。这样的图书采购方式或许较为复杂,但更能发挥图书潜在的作用,更能体现图书馆建设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网站目录投稿:书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