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小一生》最近的热度还挺高的,这本小说之前斩获了多项文学奖,还被评选为年度最佳图书。《渺小一生》的主题有两个关键字,一个是"创伤",一个是"友谊",这两种感受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人生的意义往往离不开他人,在迷茫、焦虑、痛苦中,如果能有一位好朋友能将你重新带上正轨,你们之间的感情也将得到升华。《渺小一生》是一部非常具有生活意义的小说,建议大家可以去读读。 《渺小一生》短评一: 很少看篇幅如此长的小说--还是译本,但这译本读起来非常顺畅。 有人或许不喜欢大段的心理描写,但作者的文笔实在没话说,译者也最大程度地冲破了语言的隔阂,将作者的精妙比喻还原出来。上学时候写作文很喜欢用各种修辞来显示文采,高考之后写文章再也没用过修辞,看这本书的时候又重燃了我对修辞的兴趣,因为作者实在用得恰到好处。 完成这样一本书需要庞大的知识量和极强的同理心。 我不知道内行人,比如法律/建筑/医学/数学从业者看这本书是什么感受,但在我阅读的过程中,能感觉到书中来自不同行业的人物真的存在似的。 我是一个比较悲观的人。 看到裘德经历的种种苦难,我也掉过眼泪,但更多地只是埋怨作者居然这样虐他--我不敢想象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人有这样的命运,但我知道生活中一定存在比裘德更悲惨的生命。结局定然不会定格在皆大欢喜的时刻,心理医生也不能治愈所有的精神创伤,我没想到最终威廉会和裘德在一起,没想到威廉会比裘德先离世,但我知道威廉死后,裘德一定会自杀。 世上真的有这样的感情吗?我不仅怀疑爱情,在那一刻我也怀疑友情。 作者用笔力构建了一个童话世界,一个残酷也温情的世界,友情会相伴到老,也会渐行渐远,还会变质成为爱情?(笑) 这放到美国,也是妥妥大IP,很适合搬上荧幕,期待作品。 作者:似似96(来自豆瓣) 《渺小一生》短评二: 此书大部分内容节奏舒适,但描写裘德的坏状况越往后越叠冗,割伤撞击烧伤绝食,结构上让人产生一种烦闷冗长之感,就如那些心理创伤,永远流脓让人烦躁。这样的处理不知是否作者刻意为之,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从重复的桥段描写中透出,让读者的阅读感受和小说人物的生活感觉有了某种异出又同归的呼应。 越到后面,这些人物的物质条件越富足,几乎没有一个主要人物从物质来讲是倒退的,生活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好"好像一个大家默认的定律,生活越来越坏才是意外,这样的被默认的观点似乎也包括了早年心理所受的伤,有那么一个健康心理的状态,等着人们通过治疗倾诉吃药到达。 但现在,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耐烦,觉得心理咨询有一种阴险的迂腐,暗示人生是可以补救的,而且有一种社会常态存在,要引导病人符合这样的常态。 而这样的社会常态,是可以显而易见地判断出来。快乐与不快乐,阳光与阴沉,开朗和自闭,对比如此明显,就如威廉、马尔科姆、杰比和哈罗德如此自然出乎本能地想让裘德活下去,和裘德到后来视自杀为解脱的对比一样。其他人是常态,裘德是病态。 似乎有一条线是规定好了的,可能不是很精确,但在这个范围内,得到照顾衣食理解尊重等,人就可以成为常态。不在这个范围内,人就会变异,连动物也是这样。 有时他很难说服自己这一点,但是有这么多人,几百几千万人,几十亿人,活在他无法想象的悲惨中,面对种种极其贫困和可怕的疾病。然而他们都继续活下去。所以求生的决心根本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演化出来的本能?在人类的脑子中是否有一连串的神经元,如肌腱般坚韧而饱经折磨,能防止人类做出逻辑上往往应该做的? 生命真是复杂……有那样强健的本能,也会有这样的变异。 裘德生理上有病是治不好的,心理上有病也是治不好的甚至导致他的自杀。但其余三个朋友有或多或少的困扰和性格缺陷,似乎都被岁月抹平了,大家都变成了事业有为更平和更接受自己更关爱他人的人,唯独遗下了裘德依然频繁饱受少时骇人听闻的经历所造成的伤害。这好像又在说,即便超过正常范围之外一点点,在人生的航程中可以慢慢回归航线,但超过太多,就似乎,会被"正常"遗弃,会被这个系统淘汰。 裘德有过回归的机会和经历,真正的亲密关系的建立,威廉像一个塞子塞住了伤口的流脓,但却不是痊愈。威廉逝去后,塞子被拔掉,伤口继续在流脓。 那么这永远流脓的伤口,要怎样的砍刀才能造成,是怎样深入白骨的程度,能更精确一点吗?如果裘德来问这样的问题,他应该是挂着嘲弄的脸色。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正常范围?为什么一些特定的成长环境才是正常的?不好的生存的环境为什么会对心理造成不可愈合的伤害?人的心理到底是什么结构会从一开始求生便是本能,但经过一些糟糕的情况会抛弃这个本能? 此书没说,这也不属于此书的内容,它只是讲了一个事实,永远流脓的伤口会导致死亡。 作者:cyawake(来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