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能够服众就是靠自己的一颗仁义之心,不管是对自己的部下还是百姓都是如此。刘备携民渡江的故事就非常有名,百姓怕曹操大军屠城,所以宁愿跟着刘备活命,而刘备也是不忍心这些百姓。可能当时刘备心里也在打着小算盘,到底是带这些人还是不带,肯定也是权衡后才做出的决定。从这方面来看的话,刘备的"仁义"也是有前提和条件的。 关于曹操南征荆州时,有多达十万的荆州官员和百姓拖家带口跟随刘备逃窜的事情,至今有很多朋友都不解,不但质疑荆州百姓的愚蠢做法,认为曹操南征荆州,刘琮投降,刘备逃窜,荆州百姓仍旧可以过着自己的平凡小日子,没理由要跟着刘备浪迹天涯的啊?同时更是质疑刘备的动机,说刘备是把这些人当挡箭牌了。 那么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刘备在南逃过程中存在的几点疑问,疑问解决了,真相也就出来了。 一来,刘备的驻扎地为何从新野后撤到了樊城?二来,刘琮为何不告诉刘备,他投降曹操了?三来,刘备到底和刘琮说了什么,吓得他竟然都站不起来?四来,为何之前跟随刘琮的官员,后来都要跟着刘备跑? 我们先来看第一点。 我们知道,刘备从袁绍那逃到荆州刘表处以后,曹操并没有放过他,而刘表也预感到曹操南征是早晚的事,于是就派刘备屯驻新野,成为抵抗曹操的第一线。曹操在彻底解决了北方问题之后,遂决定开始南征,派大将夏侯惇和于禁征讨新野的刘备,结果大败。 对此,刘表很是欣慰,准许刘备屯驻沔水北岸的重镇樊城,也就是说,在新野和襄阳之间建立了一定的防御纵深。但随后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曹操震怒于夏侯惇的大败,率大军亲征来了。恰在此时,刘表死了,留下了三大矛盾:刘琦和刘琮的矛盾、荆州蔡氏等大族和刘备的矛盾、战还是降的矛盾。 接着来看第二点。由于刘备是个抗曹死硬派分子,所以在刘表一死之后,立马就和荆州土著势力的理念发生了矛盾,荆州立马分裂为了两大势力,即刘琮派和刘备、刘琦派。刘琦因为立嗣之争,只能是倒向刘备,诸葛亮出于布局的想法,建议他出镇江夏。这也就是刘琮为何不告诉刘备,他已投降了曹操。 再看第三点,刘备路过襄阳时,和城楼上的刘琮到底说了什么,吓得对方半死? 我们来大胆猜测下,刘备说:"你是汉室宗亲,就连汉献帝都被曹操折磨得生不如死,你投降他能有啥好果子吃?"此话一出,刘琮想必定然肝胆俱裂,蔡瑁等人在一旁奸笑不语。 最后看第四点,刘琮身边的官员为何要跟着刘备跑?因为他们压根就不知道刘琮投降曹操的事。 蔡氏等大族策划投降曹操,就连一水之隔的樊城刘备都不知道,这就意味着,不但迎立刘琮是秘密策划的,投降曹操这么大的事情也是一样,只有荆州大族的几个核心人物才知晓。这样一来,我们就好理解为何大批中下层官员,会蜂拥出城逃窜了。 因为大批中下层官员,很多都是流亡北士,他们很多都来自兖州、徐州、豫州等地,曹操在以上三州大肆屠杀名士和屠城的壮举,大家可都是清楚的很。 所以,刘备携民渡江的历史真相就是,根本不存在这件事。怎么说? 刘表死时,蔡氏等大族封锁消息,立刘琮为荆州牧后,拒绝刘备和刘琦前来襄阳吊唁。曹操大军到达宛城后,蔡氏等大族力劝刘琮降曹,刘琮被迫同意,希望曹操出兵打败,至少是打跑刘备,好断了荆州抗曹势力的念想,然后无障碍降曹,并希望曹操在拿下刘备之前,暂时不要公开自己已投降的消息。 曹操对此欣然同意,但消息还是在小范围内泄漏了,这个途径,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为伊籍。此人是荆州上层核心人物之一,且私下早就向刘备表达了依附的想法。 刘备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大吃一惊,为防止腹背受敌,只好放弃樊城,一路向南。樊城的百姓是不需要逃跑的,因为刘备这个抗曹顽固分子已经走了。也就是说,刘备从樊城出发的时候,除了高层家属之外,就是部队,并没有多少樊城百姓跟随。 在途径襄阳的时候,刘备对刘琮说的那番话,普通的荆州官员仍旧一头雾水,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刘琮已经投降了曹操,还以为他是羞愧于夺了大哥刘琦的继承权。他们只知道,刘备放弃了在樊城的防御,那么襄阳也不好守了,既然刘备准备南逃,大家都知道江陵物资粮草充足,为何不随刘备一起,而要在襄阳等着曹操来屠城呢? 至此,我们终于民百,跟随刘备逃跑的群众,其实基本上都只是襄阳城的基层官员和百姓,而樊城的百姓根本就没必要跟着跑。既然如此,哪襄阳的群众也根本不需要渡过沔水,直接从陆地跑就是了,所以说,压根就不存在刘备携民渡江一说。 大批群众打开襄阳城门出逃时,正是刘备趁乱混进城,一举拿下襄阳的良机。 我们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诸葛亮建议拿下襄阳是十拿九稳的事,只需要张飞、赵云、陈到三人带着愣头青刘封,控制住刘琮,墙头草蔡瑁根本就毫无办法,襄阳名将文聘更是羞愧的闭门不出。 可刘备认为,好端端的襄阳城下,突然发生两大刘姓火并,感情上实在太突兀了,转不过这个弯;而且大批襄阳百姓居然抛弃刘琮跟着自己,也极大地感动了他。可他根本不知道蔡瑁已经建议曹操急速追杀自己,所以在当徐庶建议急速南进确保江陵时,刘备完全不以为然,嘴里客气地说:"襄阳百姓既然追随我,我怎能忍心将他们抛下?" 徒留徐庶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