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了十年的人力资源工作,我发现比起就业,工作两年后的小伙伴们更关注找到真实的自我:这份工作是我热爱的人生目标吗?我成长为自己期望的样子了吗?我是在做自己还是在"演"自己呢?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涯小故事。 三天前,助理小张说他的好友小D最近情绪低落,工作状态很差……急如星火。于是,我立刻安排小D填写咨询表。 小D的咨询表让很多人看到了那个似曾相识的自己: 28岁,本科学历,就职于一家事业单位,在一份极其稳定且收入较低的合同制岗位上整整呆了六年;本地人,家中独子,双亲是公务员;英语六级,爱看美剧。 最令人不解的是,在"二十八年来最有成就的三件事和记忆最深刻的三件事"这个必填项中,竟是一片无言的空白…… 可以看出,小D迫切地希望自己不要在迷茫中沉沦。 三天后,小D拘谨地坐在了我的面前,猫着腰,眼睛紧盯着水杯,眼睛里满是犹疑、焦虑、无助。我赶紧拍拍他肩头,告诉他不要紧张,利用下午这段时间好好聊聊,一起寻找解决职业生涯问题的方案。 喝了口水,挺直了腰身,小D开始吐槽。 原来,这份安稳的工作并不是小D想要的。小D毕业后,父母安排他进入这家事业单位上班。六年间,小D郁郁寡欢,无数次想辞职,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眼看要到而立之年,小D依然很迷茫,既找不到自我,又不甘心继续为父母苦心孤诣打造的剧本表演。 生命就像自己的房子,你不去布置,却让父母进来布置。不要忘了,在里面住一辈子的是你。如果这一生,"我"不曾觉醒,小D也不失为幸福;但事实上,总有一天,"我"会苏醒,于时,小D不再愿意继续表演父母写好的剧本,不愿听他们在台下的掌声,但却无力喂养那个觉醒的"我"。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我们一起梳理了小D的职业兴趣分布、职业价值观以及能力优劣势,根据研究综合判断出最优的方案。 以下是小D的部分分析报告。 首先是霍兰德代码,字母是CIA,相应的职业兴趣分布是仿真建模工程师、密码学家、加密漏洞分析师、定量研究员、文档设计师、单证员、技术专栏作家、需求分析员、创意总监、艺术总监、图形艺术家、广告助理、音响师。 其次,明确职业价值观。当我要求小D从一大堆价值观中挑出八个,再筛选出三个时,小D无比纠结,最终,小D选出了健康、成就感、家人的认同。 "其实纠结是正常的,人们迷茫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是什么,"我安慰他,"明确了自己的价值观,当然就知道现在的工作是否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喽。" 我请小D用他选出的三个词造句时,他挠了挠头告诉我,希望在健康的情况下,工作取得一定成就并且得到家人的认同。很明显,在事业单位的工作并不能完全满足他的职业价值观——成就感基本为零。 最后,发现能力优势。没做量表之前,我问小D,你觉得你的优势有哪些?他说,这六年熬得信心溃散,真的感觉自己没有任何擅长的技能。然而,研究结果却告诉他,他低估了自己。他熟练掌握英语,擅长沟通。 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我们献给了职业,如何在职业中找到自我,成了决定生活质量的因素。上班不知道图个啥,就这样先干着呗。就像小D一样,轉眼六年时光过去了。 三个小时的深度交流,答案出来了——小D的理想职业是外贸单证员。无论是能力、职业价值还是兴趣,都十分契合。 轻松的下午茶结束后,我们开始讨论如何将目标落地。小D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很想融入外贸圈子,却不知道如何去做。 "这样吧。我们从资源谈起,你现在手上有哪些资源可以用?" 小D挠挠头,"可以阅读专业书籍,或者参加英语俱乐部。" "这是打算考研呢,还是做教师呢?" "难道我不应该通过读书和参加俱乐部快速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吗?" "如果针对职业目标,你认为提升英语水平重要,还是掌握单证员技能更重要?"我笑着说,"不是让你纵向精进优势,而是让你把优势在横向职业系统中去精进。咱们是不是还可以参加外贸行业圈子里的沙龙课程?既结识了圈内人,还能学专业、练英语。当务之急是带着问题学习,让知识内化为技能,而不是没有针对性地进行所谓的碎片化学习。" "是啊,我咋没想到呢?但是——我没这些资源。" "这不是问题,上网找找专业论坛、QQ群,问问周围朋友,就会发现其实资源没有想象的难找。"我鼓励他。 接下来,我们又一鼓作气制订了行动计划。 小D终于在迷茫中发现了自己的目标,只是,他是否能坚守目标呢?我的心里非常担忧。忍不住又多唠叨了几句:"咨询师只能帮助你正确的认识自己并找到职涯方向,但是不能替代你的行动力,接下来你得靠自己去推动计划的实施。我会定时检查你的目标进展,希望看到一个全新的你。" 看到小D如释重负,我想到了一句话:弯路是对生命最大的浪费。 责编/张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