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时评中国读后感字


  《时评中国》是一本由曹林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4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评中国》读后感(一):时评中国,看到的不仅是中国
  这是第一次在豆瓣上写书评,谨以此文献给敬爱的曹林老师。
  我们常常在确定是否要深入去看一本书之前,会大致地翻一篇文章或者一个部分,也会整体地看看这本书的目录。
  曹老的这本书,随意翻开一篇来读,都让人眼前一亮。平常的、我们熟悉的话题,可以写得深刻与标新立异,在自己的阅读及阅历范围内不太了解、甚至从未接触的事物,也可以让人对此事的理解逐渐深入,并且引起深思。
  超出常人的理性和看待事物的温情,全面的功课以及深刻的思考,精准的用词与透彻的解释,极佳的专业基础还有令人敬佩的专业精神。全都流露在字里行间里。
  目录也极尽所能地去概括与总结内容,并且写出了摘要以供大家"预习"或者说预知了解,对接下来的内容更感兴趣。这方面来说,书的排版也是不错的。少了一些神秘感,多了一份信任感。
  文章内容覆盖全面,在这本书里,一定能找到你想了解的内容。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几乎全都围绕着中国的热题展开(可能还不算最新,但也很近。本书收录的是14-15年曹林老师通过官方媒体平台或是个人公众号曾发表过的精选文章)。同时,也包含着一些我们不起眼的新闻,曹老同样也有话要说,并且说得漂亮。
  曹老既在北京大学新闻学院教书,同时又担任中国青年报评论室的主任。可以说既有学界的专业,又不失业界的经验。
  不失新闻之理想,不刻求与众不同。曹老文章已如登山之杖,还愿能登高极目远眺。向前辈看齐。
  《时评中国》读后感(二):曹林《时评中国》
  说来惭愧,这本书我纯粹是当鸡汤集、故事集和新闻集看完的,除了一些具体事例稍加注意之外,但凡大篇幅提到宣传语的段落我都一目十行地跳过。能够在三天内读完接近四百五十页的纯议论性书,显然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诚然,作者不乏一些独到的见解和令人醍醐灌顶、获益匪浅的议论,但文章的段落重复、部分内容的过度正能量化也令人不愿细读。当今世界信息爆炸,无数事件每天如潮水般涌来,我们每天都接收到无数零零碎碎的片段,把我们的心灵割裂,让我们无所适从。请不要忙着回应。"闭嘴感到充实,开口觉得空虚"的告诫并不是空穴来风、无稽之谈。表达观点之前,说出话语之前,一定要审慎再三。这个世界,已经越来越容不下失误。这个世界,节奏也越来越快,如果不慢下来,和这个世界保持同一频率的你,终究只会沦为这个世界的附属品。但你明明是你,你的思想曾独立行走,你的言语曾闪闪发光。为何,为何要让流行的网络语言限制了你的表达能力,为何要让粗俗的习惯用语玷污了你的气质,你本来如此完美,为何自甘堕于凡尘?难道只是因为这凡尘,有所求有所思有所恋?还是那高处,实在不胜寒。或者,你本就属于这凡尘? 总有人说,一个人在网络上和在现实中是不同的。或许这是因为现实面对面,网络隔着线。但我更愿意相信,网络上的人们比现实中匆忙的人们更有心沉下去思考,一排字删了又打打了又删,只是为了让看到这条信息的你享受到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最好的青春。可网络上再怎么美好,到最后,还是在现实中幻灭。毕竟,现实实在太快太残忍,不容许我有一点点失误,不容许我有一点点错误。没有撤回,没有再来。 一时情绪。周末愉快。
  《时评中国》读后感(三):理性的价值更深远
  简评《时评中国》
  在当下的互联网+舆论场中,由于评论主体前所未有的多元化,评论平台前所未有的广阔,评论门槛前所未有的开放,出现了众声喧哗、热闹异常的现象。这并不全是坏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公开、加速了公民言论自觉。然而在这种大环境下,在"四个深刻"转变的社会环境下,不仅仅泥沙俱下,而且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非理性、随意性、投机心理等问题纷纷出现,心平气和的评论、说话成了一种奢侈,用理性的心态解读问题、探究客观成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曹林老师的《时评中国 用理性反抗坏逻辑》一书,是作者近几年来坚持理性评论的合集,涉及到政治观察、媒体变局、改革、文化批判、反腐败等多个领域。翻阅之后,深感文笔酣畅淋漓,观点直陈时弊,特别是作者坚持理性的思辨,对分寸的拿捏,火候的把握,说教的程度,都是恰到好处。
  去年看过一部好评如潮、票房很高的动漫电影后,我一时兴趣写了一篇影评,从"小孩子不适合看"这个角度出发,对电影的价值观等进行了理性的评论。评论被头条网等媒介转载后,很多人进行留言。在这些留言中,大多数不管三七二十一,一看到自己喜爱的电影被"差评",看到喜欢的角色被指出问题,甚至评论都没有看完,就开始"网怒",我看了后心情十分沮丧,甚至有删除那篇评论的想法。但是在这些留言中,也有少部分网友做出了客观公正的分析,也让我有些欣慰。
  在评论的众多作用中,引导舆论方向,传递主流价值,稳定社会情绪和秩序当是其中要义。要实现这些作用和价值,离不开理性的思考,少不了冷静的分析,更需要尖锐的批评,这就难免要得罪一些人,这些都是需要勇气的。正如作者在自序中写到一样:我不想得罪人,但是对不起,我是评论员。从一篇篇评论中,看到了作者坚持理性思考、敢于激浊扬清的拳拳之心。但是在现今的一些评论中,这些可贵的价值正在消减。我们看到的是不疼不痒的评论,绕来绕去的圈子,东拉西扯的"渊博",然后像模像样地安插几句口号。看这种时评,就像啃了半天也没有看到馅的虚胖的大饼。
  本书从"中国政治观察、纵论媒体变局、改革走向何方、从社会公器到商业机器、文化批判、反腐败是场战争"等方面命题,持续关注社会热点、公众焦点、舆论盲点等,从公正、常识的角度出发,深度思考,加以活波多样的语言,来发出理性的、不一样的评论声音。可以说,这些话题我们天天都在接触,有些领域还事关我们日常的切身利益,但是扪心自问,恐怕都没有理性的思考过。在碎片化阅读时代,这些一篇篇包含理性思考的文章,看过后不由得让人接着思考,甚至自动"脑补"某些方面的事情,而不像其他文章一样,迅速消失在非理性的汪洋大海中。
  其实,相对于那些"路怒"、"网怒"式的行为和评论,理性冷静的思考与评论,更像一种对自我高度负责的折腾和完善,因为要言人所未言,要敢于探寻真理,要善于从常识的角度深挖,这就更容易给读者以启发。
  孟人梦言 原创与2016年5月10日 使用转载请豆邮联系。
  《时评中国》读后感(四):优秀的媒体工作者如何炼成的?
  ——《时评中国 用理性反抗坏逻辑》有感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受到了冲击。不管是新闻背景出身的新媒体人还是有多年丰富经验的老媒体人都或多或少收到了冲击。新媒体的快的特点决定了一个新闻可能在你还没彻底证实它的真伪之前就已经举国皆知了,每个人每天面对的新闻可能已经目不暇接,头都晕了。本书《时评中国 用理性反抗坏逻辑》就通过作者的相应的评论性文章来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本书按照评论的内容分为六辑,每一部分基本都是围绕着时下的热点问题展开的评论,让人眼前一亮,其中还不乏一些敏感话题。例如第一辑中的《不要传递"越左越安全"的错觉》一文中对体制内的一种可以说得上是固有观点"越左越安全"展开了反驳。在前几十年间,中国上到政府高官,下到平民百姓,无人敢放言谈右,因为稍不注意可能就自身难保,所以从哪个年代开始流传下来的生存法则——越左越安全——就被继承下来了,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网络上也流行一股与之相反的思潮,那就是"越右越正义",作者在他的评论中不是单单批评其中任一种观点,不是简单的非左即右,而是站在一个客观理性的角度来看待并分析这两种思潮,最终给出自己的建议。我个人感觉这样的评论才能称得上是理性评论,与网络上的有些所谓的慷慨激昂的评论家所写的个人感情倾向严重的评论形成鲜明对比。
  还有一点让我佩服的是作者为了坚持自己而不怕得罪人的性格,例如《"单双号限行能治堵减污"纯粹是废话》一文相信政府单位的人员看到心里是相当不爽的,这其实对一名新闻工作者来说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得罪了政府相当于你的职业生涯也比较艰难,但是作者没有这样,扛住压力勇敢的说出来,虽然言辞比较尖锐但是言之有理,我们现在的社会现在的传统媒体就缺少这样的评论文章。作者在《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中国失败了吗?》一文中就谈得很好,政府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如今政府想要重新树立公信力,其实就是要给与新闻发言人及相应的官方媒体一定的发言自由,不能简单的当传话筒,不然社会舆论是不买账的。作者在文章中的分析是很到位的,一方面说出了很多新闻发言人的苦衷,让我们了解到这里面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地方新闻发言人反而成为阻碍新闻发布的一道障碍。我在这里面感受比较深的一句话就是,作者指出:"两边不是人的发言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旦在某个公共事件上舆论的愤怒到了某个临界点,这些发言人就会成为平息舆论的替罪羊。"这其实也是要求我们作为公众在对待这些公共事件,在新闻发言人无法给出更多有效信息的情况下,我们再愤怒也不能简单地把矛头指向新闻发言人,毕竟真正能够做主的不是他们,他们也只是传话筒而已,我们应该多一些宽容。但另一方面这也是对政府不作为的一种批评,政府应该在这方面更多一些主动,少一些惰性。
  本书的几乎每篇评论都可以称得上精品,例如《延迟退休可能是对一代人的违约》、《别用莫须有罪名烧烤赵本山》、《数数看你被多少条"反转新闻"打过脸》等等都写得相当不错,篇幅虽短但字字珠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媒体工作者可以阅读它,想对媒体有更深入理解研究也可以品读它,想专门来批判审视它更不能错过它,强烈推荐此书给大家。
  《时评中国》读后感(五):优秀的媒体工作者如何炼成的?
  ——《时评中国 用理性反抗坏逻辑》有感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受到了冲击。不管是新闻背景出身的新媒体人还是有多年丰富经验的老媒体人都或多或少收到了冲击。新媒体的快的特点决定了一个新闻可能在你还没彻底证实它的真伪之前就已经举国皆知了,每个人每天面对的新闻可能已经目不暇接,头都晕了。本书《时评中国 用理性反抗坏逻辑》就通过作者的相应的评论性文章来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本书按照评论的内容分为六辑,每一部分基本都是围绕着时下的热点问题展开的评论,让人眼前一亮,其中还不乏一些敏感话题。例如第一辑中的《不要传递"越左越安全"的错觉》一文中对体制内的一种可以说得上是固有观点"越左越安全"展开了反驳。在前几十年间,中国上到政府高官,下到平民百姓,无人敢放言谈右,因为稍不注意可能就自身难保,所以从哪个年代开始流传下来的生存法则——越左越安全——就被继承下来了,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网络上也流行一股与之相反的思潮,那就是"越右越正义",作者在他的评论中不是单单批评其中任一种观点,不是简单的非左即右,而是站在一个客观理性的角度来看待并分析这两种思潮,最终给出自己的建议。我个人感觉这样的评论才能称得上是理性评论,与网络上的有些所谓的慷慨激昂的评论家所写的个人感情倾向严重的评论形成鲜明对比。
  还有一点让我佩服的是作者为了坚持自己而不怕得罪人的性格,例如《"单双号限行能治堵减污"纯粹是废话》一文相信政府单位的人员看到心里是相当不爽的,这其实对一名新闻工作者来说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得罪了政府相当于你的职业生涯也比较艰难,但是作者没有这样,扛住压力勇敢的说出来,虽然言辞比较尖锐但是言之有理,我们现在的社会现在的传统媒体就缺少这样的评论文章。作者在《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中国失败了吗?》一文中就谈得很好,政府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如今政府想要重新树立公信力,其实就是要给与新闻发言人及相应的官方媒体一定的发言自由,不能简单的当传话筒,不然社会舆论是不买账的。作者在文章中的分析是很到位的,一方面说出了很多新闻发言人的苦衷,让我们了解到这里面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地方新闻发言人反而成为阻碍新闻发布的一道障碍。我在这里面感受比较深的一句话就是,作者指出:"两边不是人的发言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旦在某个公共事件上舆论的愤怒到了某个临界点,这些发言人就会成为平息舆论的替罪羊。"这其实也是要求我们作为公众在对待这些公共事件,在新闻发言人无法给出更多有效信息的情况下,我们再愤怒也不能简单地把矛头指向新闻发言人,毕竟真正能够做主的不是他们,他们也只是传话筒而已,我们应该多一些宽容。但另一方面这也是对政府不作为的一种批评,政府应该在这方面更多一些主动,少一些惰性。
  本书的几乎每篇评论都可以称得上精品,例如《延迟退休可能是对一代人的违约》、《别用莫须有罪名烧烤赵本山》、《数数看你被多少条"反转新闻"打过脸》等等都写得相当不错,篇幅虽短但字字珠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媒体工作者可以阅读它,想对媒体有更深入理解研究也可以品读它,想专门来批判审视它更不能错过它,强烈推荐此书给大家。
  《时评中国》读后感(六):别轻易相信"键人"
  曹林不止一次在他的文章中提到,当年的笔者变成现在的"键人"和"鼠辈",新媒体、自媒体日益繁盛强大,引得不少专业媒体人丢失了初心,纷纷踏入这摊理不清的漩涡,记者不再是无冕之王,话语权的分散扰乱了所有人的视野,也扰乱媒体人的世界。
  在这个人人都能说上几句,并可能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开来的时代,网络监管的缺失、思维逻辑的混乱、利益的诱惑……使得真假新闻满天飞扬,花式评论轮番登场。哄哄闹闹的热点、人云亦云的时评背后,是当代新闻人夹缝求生的尴尬,是普罗大众的狂欢场,也是一个时代思想与理性的缺失。《时评中国》一书收录的是曹林近年来的评论文章,以社会关注的热点切入,以理性逻辑的思维分析,以清晰鲜明的观点做结,读者读来即能体会到他冷静、犀利的文字中蕴藏的理性,也能感受到他包容、耐心的文字中饱满的感性。
  《时评中国》的封面选用黑灰白三色,有一种庄重的美,和曹林的评论风格一脉相承,大气但不呆板,严肃却不严苛。极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交叠的嘴巴和耳朵,寓意沟通的两端——听与说,同样在本书中,作者没有简单的指责当前混乱的情况是由听还是说的那一方造成,只有双方都持有理性,能够在热点、舆论、关注量之前稳住阵脚,说之前"慢一拍",听之后多思量,才能避免被坏逻辑带入深坑。
  纵论媒体变局一章中从新闻人的角度出发,谈新闻业界、学界、新闻人、新闻事。话语权以及其它权利随着互联网、智能终端开始转移分散,传统媒体面临变革的阵痛,新兴媒体顺应而上的强势,学子们的浮夸和迷惘情绪,老新闻人的坚守和无奈,被作者刻画的入木三分。这些文章中的描写和评论与我们的日常息息相关,电脑网页上的各种弹窗,手机上的信息推送等有着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覆盖率广、送达率高、目标受众明确,但也正因为新媒体的低门槛,让它们自己变成了现在这幅流于表面、纯标题党、乱贴标签、情色点多的畸形模样。
  没事看看网页,刷刷手机,获取大量同质的、碎片化的信息,但是在真正想要学习知识,写写文章的时候,还是会习惯于去查询纸质资料。正是因为我们在心底都清楚网络信息的精准性很成问题,而纸质的、官方的出版物在我们心中仍牢占正宫娘娘之位,为什么?就是因为有一批默默坚守在传统媒体的人在为读者去伪存真,严把质量关。所以曹林说有志从事新闻业的学子第一站应该去传统媒体锻炼,对此我深表赞同,如果说传统媒体是深思熟虑后细说,那么网络媒体只算得上是不经脑子之说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网络信息都是没有经由大脑的胡说,这还需要读者听来之后通过自己的逻辑进行剖析,判断可信不可信,有没有偏颇之处。书中也多次谈到过,当一个大热点铺天盖地的砸过来的时候,曹林第一时间不是动一下手指转发,而是先让这个消息过一遍脑子,看看有没有漏洞,有没有疑点。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思考模式,不过在朋友圈公众号信息轰炸的今天,很少人还能记得原来我们应该这样思考。不思考,很容易被各类文章洗脑,进而变成别人手里的一根棍子,把原本就混乱的世界搅的更加污浊混乱。流氓逻辑、道德绑架、偷换概念,中招的人还少吗?
  《时评中国》,或者说曹林,是乱世之中的一股清流,他的文章珍贵在观点鲜明,也珍贵在内容多而不乱。除了关于听和说,书中还有许多论点犀利有力,例如警惕高级黑、正能量谣言、沉默的天津;也有许多展现新闻人包容的观点,例如高逼格的提问、大学生的文风等。这本书在提醒我们,站在前所未有的发达科技之上,要时刻记住自己脖子上还有一个叫做脑袋的东西。
  文|团团花哚 2016.05.04
  非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授权可豆邮或联系fionado@qq.com
  《时评中国》读后感(七):犀利哥的评论倚天剑之指向
  犀利哥的评论倚天剑之指向
  ——小评曹林《时评中国:用理性反抗坏逻辑》
  □曹辉
  评论相对来说算是冷门,爱看的人不多,凭心而论,读者更倾向于感性的文学。没想到,曹林这本锋棱有致的《时评中国:用理性反抗坏逻辑》,以理性取胜,竟然很受读者待见。
  感性泛滥而理性思考日益缺位的今天,曹林这本书的精彩赫然可见。整本书思想内核散发着由内及外的熠熠光彩,洋溢着的满满的正能量,没有模棱两可,把脉清楚,非常直接的语言表述,不掖不藏,不拖泥带水惹人烦厌。内容多为生活中百姓广泛关注或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见解独到,角度新颖,不拾人牙慧。譬如第一辑的中国政治观察,用新闻人的慧眼和深邃的洞察力,透彻说明批评政府与抹黑中国的差异,如何限定西方价值观、避免不必要的纷争,怎样用法治语言替代"阶级斗争语言",不要轻言战争等某个时期的热门话题,将小我与大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严格区分开来,以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使中国加速引擎,善道常新。
  将枯燥的评论诙谐化,以接地气的语言,将问题消化到位,评论不再有官腔,不再高高在上,这是曹林《时评中国:用理性反抗坏逻辑》最显著的特点。改革走向何方,这个问题可以说人心所向。但真正的未来其实是每个人内心的憧憬和期待,到底会怎样,也是悬而未决的果。以付出抛出努力因,以收获结个如意果,这就是曹林评论的"标的"。诸如动辄"中国很复杂"是不讲逻辑的表现,在解放思想中释放被压抑的个性官员,延迟退休可能是对一代人的违约,不学会慢就永远走不出垃圾处理困境……尖锐的问题以语言的春风化雨进行解锁,成为评论的新模式。
  穴位点得准而狠,才会收到想要的效果,新闻眼找得准,才会有说服力。批评不是蜻蜓点水,不疼不痒,而是下猛药,去沉疴,这样的评论,自然有存在的空间和生命力。由此,不禁想起鲁迅来,他老人家弃医从文的本意,也是因认识到思想救国救民比之身体上的治疗更有意义。显然,曹林就是当今社会文艺评论界的"医生",他以评论为手术刀,毫不留情地冶病救人,写出带辣味令人出汗的评论,其实曹林评论的潜台词是——讳者不来,那就不妨等死。不少读者看了曹林的评论,都觉着盘结的经络豁然疏通,这也是曹林评论值得瞩目的地方。
  语言犀利辛辣是曹林评论的鲜明艺术特色。每一篇评论都直指要害,有的放矢。曹林在纵论媒体变局辑中,有出彩的表现。他评:有一种让你泪流满面的报道叫"中青体",媒体精英仍多在体制内,但在加速度流失,大学生的文风为何缺乏阳刚之气,手机附体时代人们应何去何从,灾难文艺腔之所以被大众排斥的原因在哪里,"党报风向标"在中国已渐渐弱化,当然,从社会公器到商业机器,反腐败是场战争两辑也很捉人眼球……这些读来酣畅淋漓的评论,有种爆炸力,有种威慑,还有种丈夫气,特别受用,也特别引人深思,这也是书生曹林以评论为利器给人劈面带来的森森剑气,着实惬意。
  文学修养和丰富底蕴是曹林高水平评论的基本要素。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正是这个意思。文化批判值得世人思考,公共论争中的"棍棒文风"的前世今生,从《人民日报》的逻辑硬伤谈逻辑,拒绝与精鄙化同流合污,微博微信哄抬着"开撕"的情绪,在学霸身上重新发现久违的学生气,这些令人感动的独到视觉,带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这不单是曹林个人评论的成功,也是他以评论为礼物发给读者的社会福利。
  其实,依曹林的水平,不需要吹捧和托举,但马立诚的序不仅真诚,也实在很有托力。评论因立场和视角而异,当下中国社会戾气蛮重,反映在评论中,就是情绪化、污名化和妖魔化。有些污言秽语都上了台面,可谓煮鹤焚琴,斯文扫地。人们从曹林的评论中看到的希望,正是理性。
  评论人理所当然应具有评论素养,避免被情绪和谬误绑架。曹林呢,他从文化批评到重申常识,尝试剖析热点事件焦点问题以之外,亦致力于传达耐心说理,理性评论的舆情氛围,让人们在快得窒息的时代,仍能留存思考的能力,这是他评论的思想绽放。白岩松说,翻开曹林这本书,也许你先读到的是感性,然后才是理性,再然后该是理想,因为真正用心书写的新闻评论都会是忧心忡忡的理想主义!如此,李培根院士,敬一丹、十年砍柴等名人的联名荐书,亦很打眼,大有摇旗呐喊助威之意,可谓锦上添花。
  严格说来,书是人的另一张脸,脸上的表情等同于书中的文字。手写其心是文人本性,曹林正是持着这一本性,把他的评论以佳酿的形式带给大家,读来醉了,也是读者的福份,又值得三思,当然不是左耳进右耳出地走个过场,这就是曹林评论最大的成功。
  2016.4.23
  曹林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5第1版
  D609.9-53
  2016.5第1版
网站目录投稿:春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