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本书里的"大师"消失了,让人看到了心理咨询师的灰色心理地带;有人说书中两人的关系纠结得理不清,让人无法一口气读完又会惦记着他们的进展;也有人说从这本书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被书中来访者激起的情愫会让人开始思考起自己的人生经历…… 当雅罗姆和那个崇拜自己敬仰自己的金妮一起开始单独的个体治疗时,心中是有着他的计划的。他计划着将整个治疗紧紧地围绕着关系这个轴心来开展。"我们的时空领域应该是此时此地,我打算阻拦任何从这个焦点偏离的话题。我们将深入地交往,并分析我们的交往。"雅罗姆的整个治疗有着他所依据的人际关系理论作为背景。心理治疗就是来修正扭曲的人际关系,通过此时此刻来访者和治疗师之间这最直接的关系来帮助来访者重新建立起与人亲近的能力。所以我们会看到书中雅罗姆紧紧地抓着金妮让她谈对治疗师的情感,为了帮助金妮,他使用了他那智慧锦囊里的所有的妙计。但特别有意思的是当雅罗姆医生看到金妮的治疗报告时却发现金妮并非更多的在雅罗姆的每一个可揭示她内在本质的解释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中体验到成长,而是更多的从他那些简单的、人性的行为中获益。比如对她衣着的注意,读她的诗文时的咯咯笑,说她变得更丰满更成熟了。 读到了这些的时候我脑海中会浮现出了与这相反的一幕幕。汶川地震时,来自高校里赫赫有名的心理学者带着自己的学生搬着大箱子的问卷去做心理援助,高高在上,没有关切的询问,只有严格的统计数据。从马来西亚来的陈心洁老师却是带着自己的学生从帮助当地组织分发物资开始,帮助幸存的老人去庙里还愿,蹲下来和孩子们写出给离去的父母的祝愿,并折成一颗颗星星。在那样一个时刻好的绘画治疗师也不是更急于分析儿童画的雨滴、树上几个苹果、房顶的形状,人物在哪个位置的含义,而是先前去问问孩子自己对于画面的理解。心灵是否可以亲近在面对求助者时自然会表现出来。 这些年来,中国的心理治疗事业迅速发展,比这更为迅速的是心理咨询培训的商业化进程。如何学习更多的"技术",如何分析的更专业更为被人关注。然而心理治疗的真正的难处在于,一名咨询师是否有能力和来访者建立起关系,是否能让这种关系在面对他的枪林弹雨,纠结难分时仍变得更为亲近。请不要忘了我们在决定做一行业时的那份诚挚和热情。这来自人性的温度胜过千万个技术与分析。 不同于雅罗姆其它的心理小说,没有随处可见的峰回路转、绝处逢生,却多了一些孜孜以求、坚持不懈。或许在这里我们真的寻不到脑海中的那个大师,但会看到一个心理治疗师和他的来访者工作进程中的"心"。在治疗结束时他写道:"不是边缘性人格障碍,不是无能的人格,不是强迫性的心理神经症,不是潜伏期的精神分裂,或者其他任何一种我们每日所见到的残缺。离开的是金妮,我会想念她。" (文 耳朵心理咨询师 郑微) 【耳朵心理咨询】